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篇
  免费   10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21篇
化学工业   10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35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将黄酒活性干酵母应用于黑米酒生产中,以替代人工培养酵母,可提高黑米酒出酒率,降低发酵酸度,增强发酵力,防止杂菌感染;还可延长黑米酒生产期,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及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在食品、饮料等方面的消费上,纯天然、营养、保健、安全产品愈来愈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这类纯天然制品不仅具有传统产品充饥、解渴的作用,而且具有不同的营养保健功能.笔者就我省目前已开发出的部分天然营养保健制品向广大读者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03.
本文将黑米粉碎,过筛处理后,添加到月饼,饼干,桃酥等焙烤食品中,通过对黑焙烤食品的色,香味,形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了黑米在桃酥,月饼,饼干等焙烤食品加工中的最佳粒度和最佳添加量。  相似文献   
104.
黑米天然黑紫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4  
特种稻黑米品种的糙米果皮中,含有大量的天然黑(紫)色素。本文研究了这种色素的提取与分离方法、化学结构及其稳定性,并对其药理作用和应用前景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5.
黑米黄酒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惠芳 《酿酒科技》2007,(6):98-100
研究以贵州优质黑米为原料,低温高压膨化、加工黑米黄酒工艺.结果表明,最适工艺条件为:温度100℃,时间10 min,膨化压力差为0.3 Mpa.该工艺能充分保持原料中的色素及其他营养成分,解决传统黄酒生产中因浸米工序使得黑米色素等有效成分大量损失的技术难题;新工艺能使黑米淀粉彻底糊化,明显缩短糖化发酵周期,出酒率提高8%以上,降低生产成本,产品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106.
黑米为主,配以籼米、芝麻、土豆等辅料研制成功一种营养丰富、入口化渣的速食米片,称为黑香酥片。本文研究了黑香酥片的工艺条件,并提出了最佳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107.
响应面法优化发酵型黑米蜂蜜酒加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米、蜂蜜和纯净水为主要原料,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考察原料比、酒曲添加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对发酵型黑米蜂蜜酒品质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黑米蜂蜜酒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黑米蜂蜜酒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蜂蜜与黑米质量比6∶100、酒曲添加量0.6%、发酵温度33 ℃、发酵时间78 h。在此优化条件下,黑米蜂蜜酒的感官评分最高,为86分,酒精度为12.7%vol,总酸(以乙酸计)为4.5 g/L,挥发性酸(以乙酸计)为0.8 g/L,总糖为57.2 g/L。黑米蜂蜜酒颜色亮红,具有蜂蜜和黑米的独特风味,酒体协调,色泽均匀,底部无明显沉淀物,酒味浓郁,口感醇甜爽口。  相似文献   
108.
以吸光度值作为试验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法优化黑米色素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黑米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水为提取剂、提取时间120 min、温度30℃、液料体积质量比25 mL/g,其黑米色素的吸光度平均为0.545,各因素对试验影响的主次顺序是提取时间温度液料比。  相似文献   
109.
目的:研究黑米对小鼠血脂以及肝脏中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以玉米淀粉为碳水化合物来源的高脂高胆固醇膳食组为对照,实验组分别在高脂饲料中添加白米(精)和黑米(低剂量C+BL和高剂量C+BH)代替玉米淀粉。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Real-time PCR(RT-PCR)法检测肝脏中胆固醇代谢调控相关基因HMG-Co A-R、LXR-α、SREBP-2、LDL-R、CYP7A1等的m 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LDL-R和CYP7A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白米组血清中TC、TG、HDL-C含量较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但黑米组血清中TC和TG含量较对照组降低,且HDL-C显著升高(P0.05)。RT-PCR结果显示,与高脂组相比,黑米添加组LXR-α、SREBP-2、CYP7A1 m RNA表达水平均上调(P0.05)。与高脂组相比,C+BH组小鼠CYP7A1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结论:黑米调节机体胆固醇代谢平衡可能是通过升高血清中HDL-C含量,上调肝脏中胆固醇向胆汁酸转化酶CYP7A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0.
为提高黑米色素的稳定性,用草酸对黑米花色苷进行辅色处理,并应用动力学参数分析辅色对热降解特性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草酸后,花色苷的吸光度明显增大,说明有辅色作用;当黑米花色苷原始吸光度与草酸摩尔浓度之比为291时,辅色效果最佳。草酸辅色黑米花色苷的热降解及抗氧化活性变化均符合动力学一级反应规律,线性关系良好(R0.95),两者的动力学参数分析结果也极为相似。pH 3.0环境下,相对未辅色黑米花色苷,相应的活化能显著增大,半衰期显著延长。草酸辅色对黑米花色苷热降解及抗氧化活性的温度系数Q_(10)的变化规律影响不大,在70~80℃花色苷降解速率较快,在80~90℃花色苷抗氧化活性降低速率较快。抗氧化活性降低的程度较相同条件下花色苷含量降低的程度小。草酸辅色处理能提高黑米花色苷热降解和抗氧化活性的稳定性,有利于在热处理条件下的应用及保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