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917篇 |
免费 | 1421篇 |
国内免费 | 560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6254篇 |
综合类 | 840篇 |
化学工业 | 446篇 |
金属工艺 | 350篇 |
机械仪表 | 1168篇 |
建筑科学 | 221篇 |
矿业工程 | 120篇 |
能源动力 | 1156篇 |
轻工业 | 71篇 |
水利工程 | 470篇 |
石油天然气 | 210篇 |
武器工业 | 118篇 |
无线电 | 107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473篇 |
冶金工业 | 178篇 |
原子能技术 | 539篇 |
自动化技术 | 12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1篇 |
2023年 | 185篇 |
2022年 | 272篇 |
2021年 | 321篇 |
2020年 | 376篇 |
2019年 | 276篇 |
2018年 | 276篇 |
2017年 | 407篇 |
2016年 | 509篇 |
2015年 | 535篇 |
2014年 | 854篇 |
2013年 | 729篇 |
2012年 | 1003篇 |
2011年 | 1041篇 |
2010年 | 780篇 |
2009年 | 774篇 |
2008年 | 783篇 |
2007年 | 948篇 |
2006年 | 778篇 |
2005年 | 664篇 |
2004年 | 533篇 |
2003年 | 457篇 |
2002年 | 404篇 |
2001年 | 358篇 |
2000年 | 301篇 |
1999年 | 225篇 |
1998年 | 173篇 |
1997年 | 146篇 |
1996年 | 116篇 |
1995年 | 94篇 |
1994年 | 68篇 |
1993年 | 60篇 |
1992年 | 57篇 |
1991年 | 34篇 |
1990年 | 27篇 |
1989年 | 32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59年 | 4篇 |
195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91.
考虑影响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方案评价的因素复杂多样,建立了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方案评价模型。设计了6项评价指标并根据层次分析法得出了各项指标的权重,最后应用模糊评价法对各种方案进行了评价,得出了最优方案,从而提高了方案优选工作的科学性、智能性。 相似文献
92.
常方奎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06,(6):77-79
讲述了目前世界上生化能源的储存现状及面临的能源危机。从提高行驶效率、原动机高性能化、能量合理化等各个方面较为详细的论述了目前世界上节能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3.
94.
按照微型热电发电器输出功率的理论模型,对内阻、塞贝克系数和热导率等热电性能参数在不同温度范围内进行了测量和拟合。实验测试了不同电偶臂对数、电偶臂高度以及不同冷热端温度时微型热电发电器的最大输出功率,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的最大输出功率随电偶臂高度的减小而增大,对电偶臂高度面积的比值进行适当选取,可使最大输出功率达到最优值;一定范围内的最大输出功率随电偶臂对数的增多而增大;温差和平均温度达到一定值时,最大输出功率可得到最优。根据测试分析结果,研制了微小型热电转换装置。 相似文献
95.
分析了广西汽配行业的现状以及信息化需求,根据广西汽配企业的实际需要。提出了面向广西汽配行业信息化建设ASP服务平台总体结构和功能模块。并对平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最后。介绍了平台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6.
97.
98.
汽车质量特征与管理集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揭示了汽车质量的客户性、社会性与集成性特征,提出汽车质量形成的“球体斜坡”:汽车质量形成四阶段是“斜坡”,汽车质量四模块是“球体”,而质量体系是“楔块”。并且运用管理集成理论去研究汽车质量管理,包括汽车质量管理集成组织矩阵、汽车质量规划管理集成、汽车质量战略与目标管理集成、汽车质量形成过程管理集成。本文创新了汽车质量管理理论,丰富了管理集成理论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
便携式汽油发电机逆变电源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中频汽油发电机逆变电源的基本工作原理、控制系统组成及软硬件实现方案,通过降压、逆变以及对汽油发电机油门的模糊控制实现了逆变电源的稳定输出,并研制成2kW的样机一台。试验表明,该设计方案简洁可靠、易于控制,达到了较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00.
针对采用JIT生产方式的主机厂要求配套厂送货及时,以及配套厂拉动单管理不科学的现状,提出了拉动单管理系统的模型结构,对功能模块进行划分,并设计实现了拉动单管理系统,较好地解决了主机厂与配套厂数据对接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