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93篇
  免费   1313篇
  国内免费   476篇
电工技术   332篇
综合类   745篇
化学工业   5691篇
金属工艺   1759篇
机械仪表   487篇
建筑科学   734篇
矿业工程   458篇
能源动力   836篇
轻工业   3741篇
水利工程   126篇
石油天然气   309篇
武器工业   94篇
无线电   27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36篇
冶金工业   815篇
原子能技术   84篇
自动化技术   157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272篇
  2023年   286篇
  2022年   405篇
  2021年   504篇
  2020年   597篇
  2019年   517篇
  2018年   530篇
  2017年   692篇
  2016年   618篇
  2015年   521篇
  2014年   833篇
  2013年   1937篇
  2012年   959篇
  2011年   1070篇
  2010年   736篇
  2009年   770篇
  2008年   645篇
  2007年   861篇
  2006年   903篇
  2005年   701篇
  2004年   603篇
  2003年   486篇
  2002年   450篇
  2001年   428篇
  2000年   351篇
  1999年   303篇
  1998年   248篇
  1997年   222篇
  1996年   168篇
  1995年   132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使用燃气涡轮机可使鱼雷航速大幅度提高,但由于涡轮机后废气温度较高,对密封、轴承、润滑系统及航迹产生不利影响,必须采取措施对废气进行冷却.本文详述了涡轮机废气喷水冷却的原理,并基于工程热力学及流体力学基本理论,建立了废气喷水冷却计算模型,对不同工况下涡轮机废气冷却进行了计算,得到了满足要求的最优喷水量和冷却后废气热力参数.计算结果为燃气涡轮机动力装置冷却系统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2.
为了获得良好的混合气,保证燃烧室形状、喷雾特性及缸内气体流动之间有良好的匹配,针对对置活塞二冲程柴油机燃烧室的喷雾特性,使用纹影法结合图像处理技术分析了喷油器布置方案、喷射压力、定容弹弹体压力和喷油持续期对油束贯穿距离及喷雾空间扩散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喷射压力75 MPa、弹体压力2 MPa、喷油持续期1.5 ms的工况下,双喷油器布置方案与单喷油器布置方案相比,空间扩散率更高,更有利于燃油的雾化;喷射压力的提高有利于燃油在空间的扩散,但近壁区内分布的燃油会随着喷射压力的提高而增加,造成“湿壁”现象;弹体压力过小会使油雾在壁面附近形成浓混合气区域,过大的弹体压力又会使燃油更多集中在中心区域;随着喷油持续期的增加,油束贯穿距离和空间扩散率的增加越来越不明显。  相似文献   
73.
74.
在定容弹中进行了柴油机喷油器冷态喷雾特性试验,对比分析了积碳喷油器和新喷油器在不同喷射条件下的喷雾贯穿距和喷雾锥角。试验结果表明:喷油器喷孔积碳后,喷雾贯穿距和喷雾锥角减小,喷射初期差距较大,喷射后期差距缩小;喷射压力越大,喷雾贯穿距和喷雾锥角下降越明显。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喷孔出口积碳发现,喷孔出口积碳分布在喷孔外沿,改变了原有的出口结构。利用流体体积方法,对喷孔内部流动进行数值仿真计算,分析了孔内积碳、出口积碳以及喷孔增长对喷孔内部流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孔内积碳、出口积碳、喷孔增长导致喷孔内部空化效应减弱,出口质量流量、速度、湍动能下降,油束雾化质量变差,出口积碳影响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75.
等离子喷涂过程中飞行颗粒熔化状态的数值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群波  王鲁  王富耻 《兵工学报》2005,26(4):510-514
利用数值仿真方法,针对2r02陶瓷颗粒,分析讨论了等离子喷涂过程中飞行颗粒的表面温度变化过程,以及不同直径颗粒内部的受热状态、温度梯度变化以及相变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喷涂距离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在何种情况下,才能达到理想的喷涂效果。研究方法与结果对于实际的喷涂工艺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6.
超音速火焰喷涂燃烧室燃气成分与温度的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液体火箭发动机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超音速火焰喷涂燃气成分与温度的计算方法,对KY-HVO(A)F多功能超音速火焰喷涂系统进行了计算,得到了不同混合分数下燃气成分与温度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喷枪内外燃气流场分析,结果表明,燃气温度分布、速度分布与实际焰流有较好的一致性。在喷枪出口处,HVOF与HVAF两种状态下燃气都得到了超音速,不同的参数比可以调节焰流温度与速度,实现了HVOF与HVAF之间的连续可调。  相似文献   
77.
进入90年代以来,黄河下游河道连续发生断流,且有初始时间提前、时段延长、河段向上延伸的趋势。黄河断流给下游及沿黄地区带来不利影响,对黄河下游防洪和生态环境也造成威胁。要避免和缓解断流发生,必须大力开展节约用水,实现国务院批准的分水方案以法管水;在枯水年、枯水季节对水资源实行统一调度;积极兴建干流调蓄工程,提高黄河水资源利用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78.
喷雾热解法制备功能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评述了喷雾热解技术在超导陶瓷、介质材料、固体燃料电池电极、催化剂、磁性材料、人工骨材料以及气体传感器薄膜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9.
In this work, undoped and Zn-doped copper oxide films were deposited on glass substrates at a substrate temperature of 250 ± 5°C by using an ultrasonic spray pyrolysis technique. Electrical, optical, and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the films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effect of Zn incorporation on these properties are presented. The variations of electrical conductivities and electrical conduction mechanisms of all films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dark and in the light.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produced films were analyzed by transmission, linear absorption coefficient, and reflection spectra. The band gaps of the films were determined by an optical method. The film structures were studied by x-ray diffraction. To obtain information about structural properties in detail, the grain size (D), dislocation density (δ), and lattice parameters for preferential orientations were calculated. The elemental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using energy-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 It was concluded that Zn has a strong effect, especially on the electrical and structural properties, and the undoped and Zn-doped copper oxide (at 3%) films may be used as absorbing layers in solar cells due to their low resistivities and suitable linear absorption coefficient values.  相似文献   
80.
研究了泡沫陶瓷过滤网对球铁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通过泡沫陶瓷过滤网可提高球铁的机械性能,特别是延伸率和韧性,还可脱硫并提高流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