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28篇
  免费   398篇
  国内免费   421篇
电工技术   41篇
综合类   380篇
化学工业   537篇
金属工艺   201篇
机械仪表   302篇
建筑科学   301篇
矿业工程   266篇
能源动力   88篇
轻工业   71篇
水利工程   32篇
石油天然气   3542篇
武器工业   34篇
无线电   93篇
一般工业技术   932篇
冶金工业   308篇
原子能技术   92篇
自动化技术   22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287篇
  2021年   266篇
  2020年   279篇
  2019年   253篇
  2018年   227篇
  2017年   221篇
  2016年   284篇
  2015年   333篇
  2014年   343篇
  2013年   336篇
  2012年   352篇
  2011年   541篇
  2010年   426篇
  2009年   410篇
  2008年   312篇
  2007年   327篇
  2006年   273篇
  2005年   274篇
  2004年   240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134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9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71.
雾霾天气多次袭击我国的大部分地区,空气质量指数长期处在重度和严重污染的级别,目前雾霾天气已经成为我国一种普遍的城市气象灾害,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给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在国际上,给我国的国际形象带来了很大的不良营养。针对河北省多个城市发生的大规模雾霾天气现象,着重阐述了雾霾的组成、形成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为河北省频发的雾霾天气的防治提供参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2.
热作模具钢热疲劳损伤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由于Uddeholm标准图谱评定热疲劳程度尚不够完善,无法精确地评定热疲劳裂纹的级别,因此编制了一套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对热疲劳裂纹进行定量分析,并完善了热疲劳损伤因子,用它定量地分析了进口8407和国产4C45MoSiV1热作模具钢的热疲劳性能,揭示了热模钢的热疲劳性能的变化规律,实现了热疲劳裂纹的计算机辅助评定。  相似文献   
73.
随着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中国石化大牛地区块一系列深井的钻探成功,发现乌审旗古隆起对奥陶系马家沟组的成藏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在充分利用盆地北部钻井、地震和分析化验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乌审旗古隆起的形成与演化对下古生界成储和成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1)乌审旗古隆起形成于新元古代,一直持续活动到奥陶纪末,具有“水上、水下交替发育”的特点,可分为5个演化阶段;(2)乌审旗古隆起在早古生代的持续活动造成了其东侧断裂系统发育,这些断裂为加里东期—海西期马家沟组岩溶作用提供了通道,形成深层岩溶储层;(3)乌审旗古隆起上沉积水体较浅,利于微生物岩的形成和准同生白云石化,可以形成白云岩孔隙型储层;(4)乌审旗古隆起东侧的断裂是成藏期天然气运移的主要通道,断裂沟通了多套储层,具有“三向供烃、断裂控储、立体成藏”的特征。该研究为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奥陶系的立体勘探提供了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74.
历经十余年探索实践,四川盆地海相页岩气勘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锁定五峰组—龙马溪组为最有利产层,提出了一批页岩气富集高产理论,形成了集地质评价、开发优化、优快钻井、体积压裂、工厂化作业、清洁开发等为一体的勘探开发技术,探明了万亿立方米级储量的页岩气大气田。时值中国页岩气勘探发展的重要节点,回顾四川盆地海相页岩气勘探开发历程、梳理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在地质条件与富集规律上的成果认识、展望四川盆地海相页岩气勘探的重点接替领域,对推进盆地海相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有积极意义。(1)四川盆地海相页岩气勘探开发经历了4个阶段:评层选区找目标阶段;浅层至中—深层先导试验阶段;浅层至中—深层示范区建设阶段;浅层至中—深层上产、深层评价、常压页岩气评价、立体开发评价、超深层和新层系探索阶段。(2)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的沉积条件优越,深水陆棚相高有机质含量页岩呈连续稳定分布;页岩气主要赋存在有机孔隙中,页岩储层在纵向上集中发育,连续厚度大;川南地区和川东南涪陵区块的构造相对简单,气源持续补给、远离古/今剥蚀区和大型断裂逸散区是页岩气富集保存的有利区;目前,五峰组—龙马溪组的页岩气资源量为33.19×10<...  相似文献   
75.
贵州温水村剖面发育有一套完整的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富有机质黑色页岩,为厘清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岩相类型,明确不同岩相形成环境特征,通过采集25块该剖面页岩样品,进行岩石薄片观察、X射线衍射(全岩)分析、总有机碳含量(TOC)测定及主微量和稀土元素分析,划分出温水村剖面下寒武统页岩的岩相类型,并明确了该层位页岩的沉积环境和有机质富集特征,建立了沉积模式。根据TOC值、沉积构造和矿物组成,同时考虑岩石脆性特征,共划分出9类页岩岩相:①富有机质块状强脆性硅质细粒岩;②富有机质纹层状强脆性硅质页岩;③高有机质块状强脆性硅质细粒岩;④高有机质纹层状强脆性硅质页岩;⑤高有机质块状中等脆性硅/黏土混合质细粒岩;⑥中有机质块状强脆性硅质细粒岩;⑦中有机质纹层状强脆性硅质页岩;⑧低有机质块状强脆性硅质细粒岩;⑨低有机质纹层状中脆性硅/黏土混合质页岩。其中,前5类页岩相形成于深水缺氧、暖湿型气候和以低温热水沉积作用为主的环境,初级生产力和古盐度较高,有机质富集受控于古氧化还原条件、古生产力、古盐度、古水深、暖湿型气候和热液活动,而其他岩相有机质富集则不受热液活动影响,沉积环境初级生产力和古盐度有所下降;建立了一个受氧化还原条件、古生产力、古盐度、热液活动及暖湿型气候影响的深水陆棚相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76.
利用薄片鉴定、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及碳氧同位素分析等手段,对莺歌海盆地LD10区新近系梅山组-黄流组高温-超压-高CO2背景下的储层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孔隙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①莺歌海盆地LD10区新近系梅山组-黄流组储层发育重力流沉积,岩性以中-细粒长石岩屑石英砂岩为主,储层物性以特低-低孔、特低渗特征为主。②压实、胶结和溶蚀作用是研究区主要的成岩作用类型。超压对黏土矿物的转化及石英次生加大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原生孔隙。富含CO2的高温流体不仅造成了黏土矿物的异常转化,同时促进了溶蚀作用发生,增加了次生孔隙。③研究区黄二段储层的成岩演化序列为: 菱铁矿胶结→石英次生加大→绿泥石胶结→长石淋滤溶蚀→高岭石形成→早期方解石胶结→早期白云石胶结→长石溶蚀→方解石溶蚀→伊利石大量生成→晚期铁方解石、铁白云石形成。④总体上,压实作用使孔隙度减少了45.30%~62.93%,胶结作用使孔隙度减少了1.65%~35.01%,溶蚀作用使孔隙度增加了0.72%~8.00%。其中,黄流组中下部砂岩储层受到了超压保护和CO2溶蚀作用的双重影响,物性较好,钻井过程中应考虑高CO2风险。  相似文献   
77.
动态法桥梁损伤检测与识别技术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利平 《无损检测》2005,27(5):252-255
动态法桥梁损伤检测与识别技术是近年来国际土木工程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在系统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和总结了该项技术在研究与应用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对其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8.
雷阿利  唐文浩 《铸造技术》2007,28(7):965-967
采用棒材等离子喷涂法制备Fe72Cr8P13C7非晶态合金涂层,分析了涂层的组织,测定了晶化温度、显微硬度和结合强度,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涂层的微观形貌和截面形貌,能谱分析涂层正面和截面的成分变化。结果表明,涂层组织致密,均匀,Cr、P在涂层中片状结构表面有富集现象,涂层与基材之间有冶金结合、机械结合的成型特征。  相似文献   
79.
铸钢件气孔形成机理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晋  张友寿  夏露  李四年 《铸造技术》2006,27(7):665-667
通过对气孔缺陷实例进行理论分析与探讨,得出铸钢件气孔产生原因主要分3种类型:脱氧不良及二次氧化,使钢液含氧量过高,在凝固降温过程中,碳氧平衡被破坏,发生碳氧反应,生成CO反应性气孔;炼钢氧化期后和浇注过程中,水蒸气对钢液的二次氧化,使钢液大量吸氢。在钢液凝固期间,氢因溶解度急剧降低而析出,形成析出性H2气孔;石灰石砂芯在高温下分解产生大量CO2气体不能及时排出,产生侵入性气孔。针对不同气孔形成机理提出了防止措施,有效地消除了气孔缺陷。  相似文献   
80.
基于行为法队形保持中的队形反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研究多移动机器人保持队形的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一种实现多移动机器人保持队形和控制的协调体系结构;将基于行为的方法和队形反馈应用于该结构上,提出了控制策略,并从理论上证明了系统是渐进稳定的,仿真实验表明控制策略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