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05篇 |
免费 | 221篇 |
国内免费 | 106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80篇 |
综合类 | 401篇 |
化学工业 | 73篇 |
金属工艺 | 94篇 |
机械仪表 | 473篇 |
建筑科学 | 86篇 |
矿业工程 | 138篇 |
能源动力 | 86篇 |
轻工业 | 38篇 |
水利工程 | 45篇 |
石油天然气 | 20篇 |
武器工业 | 88篇 |
无线电 | 69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25篇 |
冶金工业 | 16篇 |
原子能技术 | 14篇 |
自动化技术 | 86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30篇 |
2020年 | 44篇 |
2019年 | 44篇 |
2018年 | 41篇 |
2017年 | 61篇 |
2016年 | 108篇 |
2015年 | 115篇 |
2014年 | 246篇 |
2013年 | 179篇 |
2012年 | 317篇 |
2011年 | 382篇 |
2010年 | 320篇 |
2009年 | 382篇 |
2008年 | 294篇 |
2007年 | 328篇 |
2006年 | 268篇 |
2005年 | 195篇 |
2004年 | 136篇 |
2003年 | 109篇 |
2002年 | 59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8篇 |
199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43.
44.
针对激光导航轮式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路径规划原始算法存在路径较长和收敛速度较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蚁群算法。在实际算法中,先利用MAKLINK图论建立AGV运行环境的空间模型,接着用Dijkstra算法搜索优化路径;然后,在Dijkstra算法的基础上采用蚁群算法搜索最优路径;紧接着,在改进蚁群算法中,优先选择搜索前后两节点同起点到终点夹角一致或相差不大的后一个搜索节点,获取新的信息素更新策略,并进行角度的初始化和信息素计算;最后,在Matlab上完成算法的编写并得到仿真结果。结果表明,改进蚁群算法路径优化性能更好,对实际环境中机器人的路径规划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5.
基于FF现场总线实现双容液位对象的动态矩阵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FF现场总线中监控软件实现DMC算法的困难,提出利用Matlab7.0 OPC工具包实现与OPC服务器间通讯并实现DMC控制的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在很大程度上缩短监控程序的开发周期,并达到了预期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46.
三维电极反应器氧化降解苯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经吸附处理的活性炭粒子构成的三维电极反应器为研究对象,对模拟含酚废水进行了静态条件试验和连续动态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苯酚的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反应速率常数为0.010 3 min-1;使用Matlab软件对不同影响因素所产生的变化趋势进行数据的采集和拟合分析,结果说明酸性条件下有利于苯酚的去除;在动态实验中考察了三维电极连续处理模拟含酚废水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证明,三维电极反应器在连续运行过程中,出水水质稳定,苯酚和COD的去除率均保持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47.
从连铸结晶器振动技术的发展需求出发,为实现在高振频、小振幅的要求下系统能保持较高的精确度和稳定性,系统设计采用了电液伺服控制的非正弦振动技术。首先对结晶器机械振动装置进行了动力学分析,根据得到的数据结合设计要求进行液压系统计算,并建立了数学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系统仿真,检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符合设计要求,并可显著提高铸坯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48.
针对时域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的成像速度较慢的问题,采用VC++与Matlab混合编程技术开发了二维频域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实现了对被测样品进行内部快速成像;搭建二维频域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代替一维频域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利用计算机驱动面阵CCD相机对干涉信号进行采集得到干涉信号;采用计算机驱动NI卡对压电陶瓷(PZT)移相器进行相移控制以达到频域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对移相的需求,利用计算机驱动线性电动移动平台实现检测样品进行横向扫描以达到对样品进行三维成像。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集成度高,开发的软件功能齐全、界面友好、便于维护和升级;该二维系统相比一维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而言减少了一维的扫描采集次数,大大提高了成像速度。 相似文献
49.
50.
为了能更安全高效地测试介电弹性体的变形和应变,建立了一种介电弹性体机电性能测试系统。首先设计双向材料预拉伸机构,实现对介电弹性体薄膜进行精确的双向预拉伸,接着使用AVR单片机编写的PWM程序给介电弹性体中心的圆形电极区域逐步施加高电压,再使用高性能工业数字摄像机对介电弹性体薄膜的变化进行实时采集。最后用MATLAB编写的程序分别打开各次采集的图像,对所采集图像进行诸如灰度图、二值化、边缘提取、形态学处理等加工,获得介电弹性体中心的圆形电极区域图像面积的变化量,从而得到介电弹性体的机电特性曲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