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263篇
  免费   5979篇
  国内免费   2029篇
电工技术   2264篇
综合类   5847篇
化学工业   35490篇
金属工艺   2675篇
机械仪表   2442篇
建筑科学   2075篇
矿业工程   2418篇
能源动力   1867篇
轻工业   21072篇
水利工程   441篇
石油天然气   6306篇
武器工业   230篇
无线电   2028篇
一般工业技术   4016篇
冶金工业   3954篇
原子能技术   721篇
自动化技术   2425篇
  2024年   319篇
  2023年   920篇
  2022年   2041篇
  2021年   2572篇
  2020年   2243篇
  2019年   2081篇
  2018年   2005篇
  2017年   2578篇
  2016年   2620篇
  2015年   2577篇
  2014年   4840篇
  2013年   5010篇
  2012年   6220篇
  2011年   5614篇
  2010年   4374篇
  2009年   4735篇
  2008年   4343篇
  2007年   6160篇
  2006年   6137篇
  2005年   4882篇
  2004年   3473篇
  2003年   3419篇
  2002年   2811篇
  2001年   2433篇
  2000年   2232篇
  1999年   1951篇
  1998年   1501篇
  1997年   1135篇
  1996年   951篇
  1995年   778篇
  1994年   671篇
  1993年   537篇
  1992年   410篇
  1991年   328篇
  1990年   242篇
  1989年   165篇
  1988年   134篇
  1987年   141篇
  1986年   103篇
  1985年   136篇
  1984年   120篇
  1983年   60篇
  1982年   54篇
  1981年   35篇
  1980年   55篇
  1979年   32篇
  1978年   24篇
  1977年   18篇
  1975年   12篇
  1974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在一台小型流化床燃烧试验台上对新疆石煤料团进行了焙烧特性的试验,着重考察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流化风速、添加剂种类对焙烧成球率的影响,并对飞灰、底渣、床料进行收集采样,利用水浸、质量分数为2%的Na2CO3溶液、6%的H2SO4溶液、10%的H2SO4溶液对各种样品浸取提钒,研究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浸取方式对转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水泥为添加剂,温度为930℃,焙烧时间为90min,采用质量分数为10%的H2SO4溶液酸浸,可得较高焙烧成球率和转浸率,钒总回收率约为55.1%,同时可有效回收石煤热能,用于产汽发电.  相似文献   
992.
为了研究16MnR钢板及其焊接接头在高温环烷酸介质中的腐蚀性能,采用实验测试和金相分析方法开展静态腐蚀试验.设计并搭建高温环烷酸静态腐蚀专用实验装置,围绕环烷酸总酸值(TAN)变化及温度变化2种试验情况进行多组浸泡腐蚀实验.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揭示16MnR钢板及其焊接接头在高温环烷酸环境中的腐蚀特性变化规律,并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SEM)和X线能量色散谱仪(EDX)技术对腐蚀后试件进行金相分析.结果表明,高温环烷酸介质对16MnR钢材的年均腐蚀速率很大,焊接接头的耐蚀能力普遍低于母材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993.
针对商品化聚乳酸微球粒径分布较宽难于适用气溶胶给药要求的不足,采用水力空化混合强化超临界流体辅助雾化技术(SAA-HCM)制备聚乳酸(PLA)超细微粒.该技术主要特点是通过在超临界流体和液相进料处引入水力空化混合器,强化两相间的混合.考察SAA-HCM过程混合器压力、温度、沉淀器温度、进料中CO2与液体溶液质量流量比和溶液质量浓度等操作参数对微粒形态和粒径分布的影响,成功制备出球形度较好,粒径分布较窄(1~3μm)的PLA微球.经X射线衍射(XRD)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显示,与原料PLA相比,微球晶型及热曲线变化不大,但结晶度下降.同时把操作参数与相行为进行关联,探讨了影响颗粒形貌的机理.对比超临界流体辅助雾化法(SAA)的实验结果表明:水力空化的引入能有效强化混合器内的两相传质,混合更好,能制备出适用于气溶胶给药要求的超细微粒.  相似文献   
994.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高纯度4-甲基邻苯二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用高效液相色谱-反相色谱内标法测定由4-甲酚与低浓度过氧化氢水溶液反应生成的高纯度4-甲基邻苯二酚。色谱条件为:C18反相柱,流动相为V(甲醇)∶V(质量分数为0.2%的乙酸水溶液)=50∶50,紫外检测波长为282 nm,流速0.8 mL/min。4-甲基邻苯二酚的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0.04μg/mL,在0.1~100μg/mL范围内4-甲基邻苯二酚的峰面积与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以对苯二酚为内标物,用内标法检测由4-甲酚与低浓度过氧化氢水溶液反应生成的高纯度4-甲基邻苯二酚含量,用此方法4-甲基邻苯二酚回收率为99.9%~100.2%。  相似文献   
995.
利用NH3-(NH4)2SO4体系,对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s,PCB)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含铜污泥中的铜进行浸析。对PCB污泥中重金属的质量分数进行了测定,其中铜在污泥中的质量分数为33.500%,其余金属质量分数较小。重点探讨了氨-硫酸铵浓度及pH、浸析时间、液固比、温度等条件对浸析率的影响。NH3-(NH4)2SO4体系对PCB污泥中铜浸析的最优条件为氨、硫酸铵浓度分别为3.0mol/L和1.5mol/L,液固比为20mL/g,浸析时间为180min,浸析温度为25℃。在最优条件下进行了浸析应用试验,结果表明铜的浸析率可达到97.5%,此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0.63%。  相似文献   
996.
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衣康酸(IA)和亚硫酸钠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和磺化反应成功合成了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衣康酸单酯磺酸二钠盐。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物料物质的量比对反应体系的影响,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OP-10与IA的物质的量比为1∶1.05,酯化温度120℃,酯化时间4 h;酯化产物与亚硫酸钠物质的量比为1∶1.05,磺化温度90℃,磺化时间4 h。并通过红外光谱(IR)对产品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产物结构。  相似文献   
997.
针对常规型防风网庇护范围有限等缺点,采用导流、整流措施,设计了导流板型防风网。应用CFD模拟软件FLUENT 6.2提供的标准κ-ε模型,以流场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导流板型防风网结构及其网后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导流板型防风网对物料堆表面速度、压力和湍流强度变化的影响,并与常规防风网的挡风抑尘作用进行了比较。模拟结果表明:导流板具有导向作用,使渗流风以一定角度上扬,减小了渗流风对防风网后物料堆表面的直接作用,同时延缓了绕流风对料堆顶部的影响;与常规防风网后料堆表面性质相比,导流板型防风网后料堆表面速度较小,压力变化较小,顶部附近湍流强度变化较小;综合分析各因素,导流板型防风网挡风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98.
马来酸酐与饱和脂肪醇酯化反应得到马来酸酐单酯羧酸;聚乙二醇和丙烯酸反应得到聚乙二醇丙烯酸单酯;二者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得到马来酸酐-丙烯酸型的非离子型反应性乳化剂。进行提纯后,经红外鉴定目标产物,结构正确。将合成的反应性乳化剂用于St/MMA/BA的乳液聚合中,得到的苯丙乳液单体转化率为95.8%,凝胶率0.09%,固含量42.5%,粒径为80~100 nm。作为对比,将传统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应用到该聚合中,结果发现,由反应性乳化剂制的苯丙乳液的耐电解质稳定性和储存稳定性等得到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999.
酸奶在储藏过程中酸度、pH值、细菌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酸奶储藏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通过测得其酸度、pH值和乳酸菌活菌数,得出使酸奶的品质变化最小、货架期较长的最佳储藏条件和酸奶的最佳饮用期.先将同批酸奶分别置于常温、4℃和-18℃下,在储藏期不同时间点进行观察,测定其pH值、酸度,观察其感官变化.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计算活菌数.研究表明,常温储藏5 d的酸奶菌含量最高达到4.6×108cfu/mL,酸度为85.7°T,pH=4.08,有少量乳清析出,口感适宜;4℃储藏13 d的酸奶菌含量最高达到4.6×108cfu/mL,酸度为85.5°T,pH=4.05,口感适宜;-18℃储藏19 d的酸奶菌含量最高达到4.5×108cfu/mL,酸度为85.5°T,pH=4.06,但组织结构已发生改变.故4℃储藏的酸奶13 d内饮用最好.  相似文献   
1000.
以三氟乙酸为显色剂,对芝麻香油、二级棉籽油、三级棉籽油、一级菜籽油、菜籽毛油5种植物油进行显色反应,并在350~700 nm波长进行紫外-可见光谱扫描.结果显示用三氟乙酸做显色剂能够很明显地将这5种植物油区分开来,所显示的颜色分别为:黄绿色、黄橙色、暗红橙色、红紫色、暗红橙色;并且上述5种植物油显色反应后的紫外-可见光谱扫描曲线差别很大,容易区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