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8篇
  免费   369篇
  国内免费   96篇
电工技术   119篇
综合类   543篇
化学工业   38篇
金属工艺   23篇
机械仪表   58篇
建筑科学   3747篇
矿业工程   184篇
能源动力   243篇
轻工业   14篇
水利工程   66篇
石油天然气   37篇
武器工业   7篇
无线电   130篇
一般工业技术   264篇
冶金工业   40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23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75篇
  2015年   230篇
  2014年   545篇
  2013年   429篇
  2012年   459篇
  2011年   547篇
  2010年   382篇
  2009年   378篇
  2008年   374篇
  2007年   287篇
  2006年   230篇
  2005年   197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21.
本文通过介绍北欧现代木建筑形式语言、空间界面肌理、建筑结构以及技术理念,来阐述北欧现代木建筑明显的自然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2.
赵志祥 《城市建筑》2013,(14):17-17,24
高层建筑是缓解城市用地紧张的主要途径,但不合理的高层建筑设计会带给城市空间发展带来种种问题。如何处理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关系,十分值得我们研究。本文研究了如何处理高层建筑设计,才能使得城市空间环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3.
在推动英国医疗建筑设计理性发展的诸多研究方法中,观察法因其简单有效而被广泛采用。为此,英国医疗建筑研究所(MARU)在研究生课程中特别设置了针对性的观察法练习。本文介绍观察法在英国医疗建筑设计研究与教学中的应用,希望对中国医疗建筑实践的理性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24.
刘峰 《城市建筑》2013,(22):126-126
高层建筑作为城市当前建筑行业发展的主体,施工中的安全质量一直是关注的重点内容。本文基于高层建筑施工为工程背景,对该项目施工环节的安全管理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技术安全控制与管理监控手段,从而实现了高层建筑的安全、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5.
本文以连云港移动通信大楼与太仓传媒中心两个建成项目的设计为例,阐述了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具象性与抽象性。对于前者而言,即建筑如何与城市发生积极的关联与回应;对于后者,则为建筑的抽象人文价值如何在设计中体现。  相似文献   
126.
江涛 《城市建筑》2013,(24):130-130,131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由于土建工程是高层建筑施工工程中主要部分,因此加强土建施工管理能够有效的改善工程施工质量。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笔者针对高层建筑土建工程施工管理进行了相关探究。  相似文献   
127.
浅谈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辉 《城市建筑》2013,(24):179-179
高层建筑因受楼层多、结构复杂等条件的限制,使得其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相比其他建筑来讲都要严格,这需要广大的设计人员根据新情况进行不断的探索优化,研究出适应高层建筑需求的给水排水系统。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的相关经验,对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相关设计方法做浅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8.
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走访的方式,了解郑州市既有居住建筑节能现状,重点调研建造年代和层数、建筑朝向、建造结构形式、采暖降温方式、居民能接受的节能方式和建筑外围护结构情况等。在调研的基础上,考虑郑州市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提出适合郑州市既有居住建筑外墙、外窗、屋面和采暖系统的节能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129.
A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earth-contact heat transfer adjacent to an experimental structure is presented. In particular, a comparison is made between a two- and a three-dimensional simulation.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directly with data measured from a purpose-built full-scale experiment. Indirect methods of estimating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volumetric heat capacity are described and employed. The results show reasonabl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imulated and measured thermal responses. The three-dimensional simulation appears to provide an improved representation of the field problem. Some of the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simulating a full-scale field problem are considered.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representative boundary and initial conditions is shown to be important.

Cet article présente l'analyse numérique d'un système de transfert thermique par contact avec la terre installé à proximité d'une structure expérimentale. On y compare, notamment, une simulation bidimensionnelle et une simulation tridimensionnelle. Les résultats sont comparés directement à des données mesurées dans le cas d'une expérience grandeur nature conçue spécifiquement dans ce but. L'auteur décrit les méthodes indirectes d'estimation de la conductivité thermique et de la capacité thermique volumétrique utilisées. Les résultats montrent une corrélation raisonnable entre les réponses simulées et les réponses thermiques mesurées. La simulation 3D semble être une représentation améliorée du problème de terrain. Certaines des difficultés associées à la simulation d'un problème de terrain à grande échelle sont prises en considération. La détermination de la limite de représentation et des conditions initiales est jugée importante.

Mots-clés: bâtiments, contact avec la terre, efficacité énergétique, mesures sur le terrain, transfert de chaleur, simulation  相似文献   
130.
In our January/February issue last year, Jim Smith described the insights he had gained as the human expert being ‘mined’ by the knowledge engineers for an expert system to aid diagnosis of the causes of dampness in buildings. An overview of that BREDAMP project is presented here, explaining the background to the project and its objectives, and the way the expert system was created, discussing in detail the methods used to capture the depth of knowledge availab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