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4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26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264篇
化学工业   48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289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56篇
水利工程   2篇
无线电   1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5篇
冶金工业   34篇
自动化技术   14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51.
刘滨谊 《风景园林》2022,29(9):12-17
基于笔者40年来的研究与实践,回顾了景观感知及视觉评价在风景园林学科专业中的重要影响及其60年来引领风景园林美学走向科学理性的积极作用。以生命体的视角,提出应从时空、能量、信息三维度重新审视风景园林,进而依据人类2 000年来走过的风景园林景观-感知“五阶段”,重新认识、定义景观感知及视觉评价的关键作用;重温景观感知领域研究的缘起、初心及早期的科学研究观与创新成就,借以分析目前该领域研究的关键问题成因:重复性的应用研究有余而开创性的理论探索不足,分析、分解思维方法有余而综合、整合体系的思维方法缺失。论证了以“交叉、综合、体系”理念发展景观感知理论的必要性,提出了景观感应理论的基本思想,阐述了涵盖全景观感应五方面的5个“元素体”及其组成的“三元耦合”ד二元互动”ד主客合一”的哲学主张,由此构建起了一个全面、综合、一体的景观感应体系化框架,旨在推进景观感知及视觉评价研究与应用走向体系化,让景观感应在风景园林学科及其美学领域中发挥更大的引领理论研究与指导规划设计实践的作用。  相似文献   
52.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经济转型和生态城市建设备受关注,工业时期遗留下的棕地具有闲置性、污染性、难再开发性、潜在危害性及景观风貌差等特征,成为城市建设过程亟待解决的难题。通过对美国普罗维登斯的一处后工业用地钢铁厂庭院再生为城市公共空间项目的研究,探索出这块废弃的工业用地采取基于原址的整治、积极的再利用策略、“精细化”的修复方式以及融入景观美学等策略,扩宽美的定义,将已然荒废的钢铁厂再生为可持续发展的公园。棕地治理不再是单纯的废弃地修复,而是通过发现场地之美,以此加以再生治理,实现棕地再生。以实例了解棕地问题与棕地再生策略,进一步研究城市棕地的修复与再利用,探索新的棕地再生策略,对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3.
2012伦敦奥林匹克公园的生态种植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詹姆斯·希契莫夫(James Hitehmough)和奈杰尔·邓内特(Nigel Dunnett)教授为2012年伦敦奥林匹克公园设计和营造草本植物群落景观的相关工作.伦敦奥林匹克公园可能是奥运会发展至今最具可持续发展观的,这一理念在250hm2的绿地景观中得到了充分展示.场地种植设计的亮点,是营建生态结构合理的植物群落以最大尺度的实现稳定可持续性.形态和季相色彩丰富的绿地景观不仅为奥运会期间的游人服务,之后大部分的景观会得以保留,进而成为伦敦东部的一个新的地区公园.描述和讨论了公园和自然式的种植设计在当前追求更加持续稳定的城市环境设计中的实践和理论哲学地位.  相似文献   
54.
张曼  刘松茯 《新建筑》2013,(4):96-100
通过对文脉主义建筑的概念辨析,以自然组织符号、都市组织符号以及群体组织符号的体系划分,强调对建筑创作中有关自然环境、城市文化,以及建筑系统指涉信息的"原初性"识别,并以此分析当代西方建筑符号所具备的新兴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55.
传承与创新的当代陶瓷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当代陶瓷艺术的剖析,概述了传统陶瓷艺术与当代陶瓷艺术的审美特征,探究了当代陶瓷艺术状况与未来发展,认为当代陶瓷艺术是对传统陶瓷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而创新是当代陶瓷艺术发展内存根本动力,这对指导当代陶瓷艺术的新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6.
论建筑审美与艺术的共通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孝祥 《新建筑》2004,(6):37-39
建筑艺术具有书法之势、音乐之韵、绘画之境、诗词之意……建筑艺术与其他艺术之间的广泛的共通性不仅丰富了建筑艺术的美学内涵和审美属性,而且也为不同审美主体在建筑审美活动中感发审美情思、驰骋审美想像提供了多样化的条件和契机。  相似文献   
57.
现代玻璃建筑是一种钢和玻璃的艺术,其独特表现手法具有强烈的审美表现力,表达了一种信息时代的审美情趣,同时也给了建筑师更多的表现空间。  相似文献   
58.
目的 可回溯感是艺术欣赏和临摹时产生的一种审美感受,即在审美过程中想象地再现原作的创作行为,是书法艺术凸显的审美心理现象。在计算机书法的研究中,鲜有研究以动画效果增强书法可回溯感,且缺少关于可回溯感的量化评估方法。因此,本文结合心理感知实验提出可回溯感的测评方法,并探究动态墨迹效果对书法作品可回溯感的影响。方法 首先将可回溯感分解为两种心理因素:顺序感和运动感。然后针对动态书法形式应用粒子动画制作7种不同墨迹效果,并设计心理感知实验对书法作品的可回溯感进行测量,即对选定标记点的运笔顺序进行排列以及对其运笔方向和相对速率进行估计。最后比较原作和动态书法可回溯感的差异,分析动态墨迹对书法作品可回溯感的影响。结果 实验结果证明测评方法是可行的,并发现恰当运用动态墨迹效果,即沿笔迹流动的墨迹动画,可以改进作品的运动感、显著增强顺序感以及提升可回溯感,反之则不能。若混入逆向流动墨迹效果,会削弱其提升顺序感的效用,但减弱的程度与正逆向墨迹的比例并非线性关系。结论 运笔顺序和笔触运动感知的评测方法可以有效量化视觉艺术品的可回溯感,为书法欣赏和临摹过程的研究提供实证方法。动态墨迹的设计也可用于增进书法...  相似文献   
59.
图像美学评价方法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图像美学评价分为大众化和个性化两种。大众化图像美学评价主要研究大多数人对图像共同的审美感知评估,而个性化图像美学评价可以针对用户的个性化审美感知进行评估。现有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大众化图像美学评价上,但是由于人们对图像的审美体验具有高度主观性,研究针对特定用户的个性化图像美学评价方法更加符合现实意义。目前研究人员针对个性化图像美学评价展开了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但是现有的文献中缺少对个性化图像美学评价方法的综述,本文针对个性化图像美学评价的研究进展与趋势进行概述。首先分析图像美学评价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然后针对现阶段的个性化图像美学评价模型进行概述,将现有的个性化图像美学评价模型总结为基于协同过滤的模型、基于用户交互的模型和基于审美差异的模型,并分析这3类模型主要的设计思路以及优缺点;最后介绍个性化图像美学评价在精准营销、个性化推荐系统、个性化视觉增强和个性化艺术设计上的应用前景,并指出未来研究工作在主观特性分析和知识驱动建模等方面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0.
We examined the individual and combined effects of contrast, sharpness, and grain degradations on the aesthetic judgments of photographs depicting natural and human-made scenes. Our systematic approach demonstrated that certain degradations, and their combinations, had more impact on aesthetic judgments than others, and that the effects varied depending on the type of scene. We also showed that the degradations were additive in that the more degradations to which an image was subjected, the less it was liked. Finally, we found evidence for a contrast effect in which the aesthetic judgments of high-quality images were more positive as the images they were presented with were more degraded. (PsycINFO Database Record (c) 2011 APA,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