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01篇
  免费   3126篇
  国内免费   1669篇
电工技术   458篇
综合类   2207篇
化学工业   12841篇
金属工艺   1569篇
机械仪表   367篇
建筑科学   2279篇
矿业工程   557篇
能源动力   3364篇
轻工业   3376篇
水利工程   482篇
石油天然气   1782篇
武器工业   251篇
无线电   1034篇
一般工业技术   3250篇
冶金工业   1434篇
原子能技术   610篇
自动化技术   635篇
  2024年   153篇
  2023年   947篇
  2022年   1339篇
  2021年   1417篇
  2020年   1450篇
  2019年   1268篇
  2018年   1182篇
  2017年   1275篇
  2016年   1183篇
  2015年   1108篇
  2014年   1611篇
  2013年   1869篇
  2012年   1882篇
  2011年   2050篇
  2010年   1523篇
  2009年   1634篇
  2008年   1422篇
  2007年   1833篇
  2006年   1632篇
  2005年   1382篇
  2004年   1196篇
  2003年   1077篇
  2002年   930篇
  2001年   830篇
  2000年   738篇
  1999年   623篇
  1998年   483篇
  1997年   411篇
  1996年   364篇
  1995年   312篇
  1994年   312篇
  1993年   222篇
  1992年   166篇
  1991年   126篇
  1990年   106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61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3篇
  1964年   9篇
  1961年   5篇
  1957年   8篇
  1955年   8篇
  1951年   2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运用示差扫描量热(DSC)法研究了邻苯二甲酸二烯丙基酯(DAP)树脂的固化反应历程。讨论了引发剂对DAP固化特性的影响,并由DSC曲线得到了DAP树脂的固化工艺和动力学参数。通过固化度、FT-IR的测试对DAP树脂在中温条件下的固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固化体系中引入BPO可以使DAP树脂在更低温度下引发固化;在BPO、DCP用量均为2%的条件下,确定了体系的凝胶温度、固化温度、后处理温度分别为:100.5℃,124.3℃,137.8℃,表观活化能为129.3 kJ/mol,反应级数为0.950。固化度、FTIR的测试结果表明:DAP树脂在中温条件下可以固化得较完全。  相似文献   
172.
齐洪涛 《山西冶金》2007,30(2):9-10
重点论述了焦炭反应性在高炉碱金属循环富集条件下的变化,并根据国内外研究提出的反应性会发生逆转的概念,分析了太钢高炉生产的实际情况,明确了现行焦炭强度指标对太钢高炉生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3.
磷酸酯化淀粉的高效湿法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选用磷酸盐组合物,进行在低温下的淀粉高效磷酸酯化反应。结果表明,在湿法的低温条件下,采用适当的复合磷酸盐及反应促进体系,体系中淀粉浓度在40%~42%,磷酸氢二钠和磷酸二氢钠的比例为0.5,复合盐用量15%,pH保持在5~6之间,50℃反应5 h,Gx16在1%~5%的用量,可以显著提高淀粉的磷酸酯化程度(以结合磷含量表示),同时由于反应效率的提高,使湿法的反应均匀性,残留磷酸盐含量可控性,流程简洁、方便等优势得以突出,对比现实的生产工艺,该方法在稳定质量、节能降耗、减少污染排放等方面都极具优势,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4.
采用热熔法制备了杂萘联苯聚醚砜酮(PPESK)/环氧树脂(E-51)共混物,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共混物的固化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借助Ozawa和Kissinger等方法确定了PPESK增韧E-51体系的固化动力学参数,包括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指前因子A和反应级数n;结果表明,采用新型高性能热塑性树脂PPESK增韧环氧树脂不仅在工艺上具有可行性,而且PPESK的加入降低了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促进了固化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175.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3D MAX三维动画设计软件、Photoshop二维绘图功能软件、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语言软件,对卤代烃亲核取代反应机理,设计制作CAI课件的过程、特点及其应用。该课件形象模拟卤代烃的SN1反应机理、SN2反应机理、离子对机理和邻近基团参与机理等,生动活泼、惟妙惟肖。用于教学中,教学效果极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6.
以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丙烯酸羟乙酯(HEA)、2,4-甲苯二异氰酸酯、对甲酚为原料,制备含硅聚氨酯。用红外光谱对反应合成过程进行跟踪测定,发现端-NCO的聚氨酯预聚物和对甲基苯酚的封端反应在无催化剂条件下为二级反应,当加入催化剂三乙胺后该反应在发生初期为一级反应。无催化剂条件下该反应的活化能为46.96 kJ/mol,催化剂加入量为0.1%时反应的活化能为30.28 kJ/mol,催化剂加入量为0.3%时反应的活化能为18.16 kJ/mol,反应的活化能随催化剂加入量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77.
煤矸石是我国目前排放量较大的固体废弃物之一,利用煤矸石部分或全部代替混凝土粗骨料生产煤矸石基混凝土是其高效利用的途径。通过实验室开展不同煤矸石粗骨料替代率、水胶比、添加剂等条件下的煤矸石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试验,探究煤矸石基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确定煤矸石基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研究结果表明:煤矸石基混凝土抗压强度随着煤矸石粗骨料替代率的增大而减小;在胶凝材料中加入质量比为5%的硅灰、0.3%的减水剂有助于迅速提高煤矸石基混凝土的前期强度。在山西李村煤矿二采区胶带巷5#辅运联巷开展了煤矸石基混凝土的井下硬化试验,验证了煤矸石基混凝土在井下硬化工程中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8.
以Li2CO3和V2O5为原料,用中热固相法制备了掺杂Ti4+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1.1V3―yTiyO8(y=0.05、0.1、0.2),并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掺杂Ti能够很好地改善中热固相法产品的电化学性能,且当y=0.1时,Li1.1V3―yTiyO8循环性能最好,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250.9 mAh/g。  相似文献   
179.
O2,金属电极/YSZ界面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交流阻抗和直流极化的电化学方法,比较了200~500℃氧在Pt、Ag、Au、Ag-Pd四种化学镀电极上的扩散,350~600℃氧在金属电极/YSZ界面的电化学反应速度以及阴阳电荷传递系数;计算了350~600℃四种电极的界面阻抗;研究了400℃时O2在Ag-Pd电极界面的交换电流密度Io与氧分压Po2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180.
Al-TiB2 master alloys have received much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owing to their potential as efficient grain refiners for aluminum foundry alloys. In this study,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of master alloys was investigated to develop a low cost method, namely, slag-metal reaction. This method can be used to fabricate Al-TiB2 master alloy in situ from the TiO2-H3BO3-Na3AlF6 and Al system. Since the price of the raw materials is low and the technology is simple, the processing technique appears to reduce the cost of the master alloy. Because of exothermic reactions, not much energy is needed to melt materials. In this process, Titanium diboride particles were formed in situ through the reactions of TiO2, H3BO3 and Na3AlF6.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the aluminum melted, the condensed TiB2 particles that formed in situ were spherical with an average diameter of 1 μm. Furthermore, these TiB2 particles were distributed uniformly through the master allo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