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7篇
  免费   398篇
  国内免费   156篇
电工技术   205篇
综合类   225篇
化学工业   1213篇
金属工艺   57篇
机械仪表   119篇
建筑科学   130篇
矿业工程   80篇
能源动力   62篇
轻工业   31篇
水利工程   27篇
石油天然气   47篇
武器工业   17篇
无线电   318篇
一般工业技术   319篇
冶金工业   64篇
原子能技术   19篇
自动化技术   31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191篇
  2013年   220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199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针对深部岩巷掘进支护后表现出的非对称变形破坏的现象,采用力学理论分析结合计算机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其变形破坏的原因及支护控制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巷道周边围岩一侧肩角及对应的底角出现不同程度的应力集中,且这些应力集中点围岩发生塑性变形,是产生非对称变形破坏的关键部位;周边工作面回采后,侧向支承应力拱垂直于覆岩形成应力扰动,造成巷道非对称受力,与模拟结果相同。基于上述研究,提出了"关键变形部位补偿加强支护"的控制对策。工程应用结果表明,采用非对称加强支护形式,可以有效控制巷道非对称变形,巷道围岩稳定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32.
脂肪酶不对称立体选择性能改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聂尧  徐岩  王栋 《过程工程学报》2002,2(6):570-576
脂肪酶已广泛用于制备光学纯手性化合物的不对称反应中,但大多数酶催化拆分外消旋化合物的立体选择性不很理想. 目前,改善脂肪酶立体选择性的研究主要从改造脂肪酶酶蛋白结构、优化体系的反应条件、改善反应过程以及对映选择性抑制等方面进行. 通过微波照射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脂肪酶催化反应的立体选择性. 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改善脂肪酶催化不对称反应的立体选择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3.
微细电火花加工中,因电极损耗引起的电极尺寸和形状的变化严重影响被加工工件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在实验基础上分析了电极损耗的变化过程,并借助有限元方法和电磁理论研究了产生电极损耗的机理。研究表明:电场集中是棱边损耗的根本原因,一定阶段后电极形状趋于稳定;击穿放电产生的超高频电流使电极横截面上的电流在边缘的集中是发生二次放电的主要根源。  相似文献   
134.
介绍了一种应用于轮式起重机臂的直驱式容积控制系统,分析了在驱动竖直负载情况下该系统独特的节能优势。该系统通过使用双联泵控制非对称缸,使得非对称缸表现出对称缸的运动特性,克服了非对称缸的一些不足之处,并通过仿真和实验对所得结论进行了验证。   相似文献   
135.
液压驱动是目前船用舵机的主要驱动方式,其振动噪声不仅会影响系统的平稳运行、人员的健康舒适,还会对设备和元件的寿命产生影响,因此,振动噪声水平是现代船舶装备设计的关键指标之一。针对双柱塞缸对称驱动及单柱塞缸非对称驱动典型船用舵机,通过容积控制和节流控制两种方式,进行了两种舵机系统振动噪声的对比试验,探讨了不同驱动方式、不同驱动速度等因素对船用舵机振动噪声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阀控双柱塞缸对称驱动可有效降低舵机系统的振动噪声。  相似文献   
136.
输送带托辊的研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输送带托辊的工作原理、系统结构及特点,介绍了输送带托辊的加工工艺流程以及技术应用情况,分析了制作工艺和使用效果。采用此工艺制造出来的输送带托辊,具有较高的同心度,密封性好,旋转轻快,经济耐用,很好地解决了现有托辊同心度不高,密封不严,容易进水、泥浆和灰尘,使托辊内的轴承磨损加快,托辊过早报废的缺陷,达到了降本增效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7.
采用理论分析方法,建立了深部倾斜煤层沿空掘巷上覆结构力学模型,分析了回采期间上覆关键块体稳定性与煤层埋深、倾角间的关系,发现沿空掘巷回采期间关键块体主要以发生转动失稳为主,控制关键块体转动失稳是维护巷道整体稳定的前提条件;并通过巷内支护阻力对关键块体转动失稳系数作用规律分析,得知关键块体转动失稳系数对窄煤柱与顶板承载能力的敏感性远大于实煤体帮,提高二者承载能力可有效抑制关键块体转动下沉。基于高强锚杆支护体系,提出以顶板高阻让压支护和倾斜穿层锚索加固窄煤柱为核心的深部倾斜煤层沿空掘巷非对称耦合控制技术,采用系统信息设计方法确定了试验巷道锚杆支护参数,成功地应用于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38.
There is a growing interest in the use of both asymmetric and composite membranes for microfiltration and ultrafiltration processes. This includes particle removal applications in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and virus clearance in biopharmaceutical applications. Filter foul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se processes. Although flux decline models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homogeneous membranes, the effects of asymmetric membrane structure on flux decline behavior remain poorly understood on a fundamental level. Here, we develop a theoretical model to describe the effects of asymmetric membrane structure on flux decline. The asymmetric structure was described by the spatial variation in Darcy permeability in the directions normal to and parallel to the membrane surface. The velocity profile and flux decline because of pore blockage were described using Darcy's law and a pore blockage and cake filtration model. Flux decline data were obtained using pseudocomposite membranes with highly interconnected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membranes (PVDF) and straight through pore polycarbonate track‐etched membranes (PCTE). Model composite membranes were formed by layering PCTE or PVDF membranes with different pore sizes on top of each other. Flux decline data for the composite membrane we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model calculations. The results provide important insights into the effects of asymmetric membrane pore structures on flux decline. © 2009 Americ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s AIChE J, 2009  相似文献   
139.
D 氨基酸作为医药、农药和食品等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着重介绍了经构型转换与拆分技术制备D 氨基酸的工艺方法,尤其是通过不对称转换法及化学拆分法制备D 氨基酸,并具体例举了D 脯氨酸、D 苯甘氨酸、D 缬氨酸、D 对羟基苯甘氨酸的制备过程。  相似文献   
140.
闫婕  陈五岭  秦蓉 《现代化工》2004,24(4):46-48
研究了酵母细胞催化4-氯-乙酰乙酸乙酯还原为手性化合物4-氯-(S)-3-羟基丁酸乙酯反应的工艺条件,讨论反应条件对产物得率及对映体过量(e.e.值)的影响。将质量分数5%的酵母加入培养基中静置培养12h后,加入20%质量分数的蔗糖、2.5%质量分数的底物,在30℃、pH值7.2、200r/min振荡培养8h,最大产率和产物e.e.值分别可达91.7%和97.8%。而手性助剂L-谷氨酰胺和L-半胱氨酸并未对实验结果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