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904篇 |
免费 | 913篇 |
国内免费 | 460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691篇 |
综合类 | 708篇 |
化学工业 | 490篇 |
金属工艺 | 148篇 |
机械仪表 | 287篇 |
建筑科学 | 347篇 |
矿业工程 | 120篇 |
能源动力 | 200篇 |
轻工业 | 302篇 |
水利工程 | 173篇 |
石油天然气 | 193篇 |
武器工业 | 50篇 |
无线电 | 100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863篇 |
冶金工业 | 158篇 |
原子能技术 | 62篇 |
自动化技术 | 148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5篇 |
2023年 | 141篇 |
2022年 | 177篇 |
2021年 | 236篇 |
2020年 | 277篇 |
2019年 | 237篇 |
2018年 | 222篇 |
2017年 | 266篇 |
2016年 | 312篇 |
2015年 | 289篇 |
2014年 | 377篇 |
2013年 | 476篇 |
2012年 | 501篇 |
2011年 | 452篇 |
2010年 | 326篇 |
2009年 | 357篇 |
2008年 | 277篇 |
2007年 | 365篇 |
2006年 | 290篇 |
2005年 | 247篇 |
2004年 | 226篇 |
2003年 | 200篇 |
2002年 | 145篇 |
2001年 | 123篇 |
2000年 | 88篇 |
1999年 | 86篇 |
1998年 | 76篇 |
1997年 | 77篇 |
1996年 | 47篇 |
1995年 | 43篇 |
1994年 | 33篇 |
1993年 | 31篇 |
1992年 | 26篇 |
1991年 | 24篇 |
1990年 | 22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64年 | 4篇 |
1959年 | 4篇 |
1957年 | 3篇 |
1954年 | 1篇 |
195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51.
52.
大功率白光LED封装技术对器件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功率LED器件封装工艺技术的改进来降低芯片结温,从而减缓器件光衰速率,延长其预期的工作寿命时间。对用于封装的关键原材料的选取进行了对比实验,指出了采用纳米级材料改进导热可降低热阻,论述了正确选用混胶材料和工艺,可以减缓器件光衰速率,达到在较高的环境温度条件下,器件使用寿命大于50 000 h。论述了器件芯片的结温对光、电、色性能的影响和不同结温其预期工作寿命时间也不同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53.
为提高光学相干层析术(OCT)系统成像速度,借助成像光谱仪,以钨灯为非相干光源,采用柱面镜聚焦,搭建了迈克耳孙干涉仪结构的无扫描装置谱域OCT系统。介绍了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对待测样品进行了层析成像实验,分析了系统的成像特性,利用中值滤波的方法消除背景噪声,获得了样品的二维层析图像,与点扫描光纤型OCT的成像速度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无扫描装置谱域OCT系统在8mm宽度范围成像时,其数据采集速度比传统点扫描方式约快2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54.
天地波组合传播模式高频外辐射源雷达受电离层和海洋表面环境、短波段电磁环境及收发配置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针对该新体制外辐射源雷达的定位问题,研究了天地波组合传播模式下的目标定位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直达波到达仰角的定位新方法,并分别从测量误差理论和几何精度因子(Geometric Dilution Of Precision,GDOP)两方面分析了定位精度与目标方位的关系. 仿真结果表明,在简化定位模型的情况下,利用该方法的定位结果在一定区域内仍然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根据研究结果有针对性地提供了改善定位精度的工程方案. 相似文献
55.
介绍了图像增强技术中,空间域处理方法中的邻域平均法的原理、算法,及该原理在windows平台上以C++ Builder为开发工具的具体程序实现。 相似文献
56.
57.
58.
59.
大功率激光二极管高亮度、高功率密度光纤耦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条宽为 10 0μm ,有源区厚度为 1μm的大功率激光二极管 (L D)的输出光束高效地耦合到芯径是 5 0μm的多模光纤中 ,得到了高亮度、高功率密度的光纤输出 .功率密度高达 3.6× 10 4W/cm2 ,耦合效率为 70 % . L D输出光束的发散角较大并且存在较大的像散 ,因此耦合系统中需要结构复杂、性能可靠的微透镜 .采用在一个玻璃衬底上 ,具有两个不同曲率半径的双曲面透镜实现 L D与多模光纤的耦合 . 相似文献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