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761篇 |
免费 | 1422篇 |
国内免费 | 350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56篇 |
技术理论 | 9篇 |
综合类 | 989篇 |
化学工业 | 1256篇 |
金属工艺 | 216篇 |
机械仪表 | 102篇 |
建筑科学 | 2006篇 |
矿业工程 | 176篇 |
能源动力 | 295篇 |
轻工业 | 5307篇 |
水利工程 | 300篇 |
石油天然气 | 362篇 |
武器工业 | 8篇 |
无线电 | 279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455篇 |
冶金工业 | 362篇 |
原子能技术 | 29篇 |
自动化技术 | 122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32篇 |
2024年 | 366篇 |
2023年 | 357篇 |
2022年 | 543篇 |
2021年 | 644篇 |
2020年 | 688篇 |
2019年 | 584篇 |
2018年 | 492篇 |
2017年 | 542篇 |
2016年 | 492篇 |
2015年 | 525篇 |
2014年 | 708篇 |
2013年 | 815篇 |
2012年 | 842篇 |
2011年 | 817篇 |
2010年 | 616篇 |
2009年 | 577篇 |
2008年 | 553篇 |
2007年 | 555篇 |
2006年 | 490篇 |
2005年 | 429篇 |
2004年 | 343篇 |
2003年 | 281篇 |
2002年 | 246篇 |
2001年 | 163篇 |
2000年 | 117篇 |
1999年 | 92篇 |
1998年 | 68篇 |
1997年 | 52篇 |
1996年 | 52篇 |
1995年 | 30篇 |
1994年 | 34篇 |
1993年 | 37篇 |
1992年 | 23篇 |
1991年 | 16篇 |
1990年 | 20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20篇 |
1986年 | 18篇 |
1985年 | 19篇 |
1984年 | 17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16篇 |
1975年 | 8篇 |
1974年 | 9篇 |
1973年 | 6篇 |
1966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73.
为了确定庆阳豆豉的主要作用微生物,获得优势发酵菌株,以甘肃庆阳7个县区农户所制的发酵豆豉为材料,采用不同培养基分离纯化,通过平板透明圈法初筛,发酵液蛋白酶、纤维素酶和淀粉酶活性测定,对传统豆豉发酵微生物进行了分离筛选,最后对优势菌株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共分离出22株细菌菌株,初筛获得10株均可分解蛋白质、淀粉和纤维素能力的菌株,其中QY2b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活性最高,分别达到了25.37 U/mL和6.015 U/mL。通过对QY2b的形态观察及生理生化试验,结合16S rDNA鉴定手段,确定该优势发酵菌种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相似文献
74.
75.
从陈化烟叶中分离到具有降解纤维素活性的菌群,分析了温度、pH和纤维素材料对菌群酶活性的影响,采用16SrDNA片段的PCR-DGGE(变形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分析菌群组成。结果显示,菌群主要由5种细菌组成。20℃时菌群纤维素酶活性很低,随着温度升高酶活性升高,在60℃时纤维素酶活性达到最高值,继续升温则酶活性下降。pH从3升高到8时,菌群纤维素酶活性不断增大,pH为8时酶活性达到最大,pH继续升高到9时则酶活性下降。菌群对烟叶、滤纸和烟梗中的纤维素都有降解作用,在以烟叶作为纤维素材料培养菌群时,纤维素酶活性明显高于滤纸和烟梗。陈化过程中微生物可能对烟叶纤维素有降解作用,从而影响烟叶的陈化效果;可以利用分离到的菌群在烟叶或烟梗发酵中降解纤维素,改善烟叶或烟梗的品质。 相似文献
76.
两种兔耳草提取物的体外抑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管兔耳草(Lagotis brevituba Maxim)和短穗兔耳草(Lagotis brachystachy Maxim)在传统藏药中具有抑菌消炎的功效。采用琼脂孔扩散法和96孔培养板对倍稀释法测定了这两种植物不同极性溶剂逐级提取物对4种采后真菌和4种腐败细菌的体外抑菌率和最低抑制浓度。结果表明:在供试真菌中,短管兔耳草提取物对F.semitectum和P.expansum具有抑菌活性,短穗兔耳草提取物对P.expansum和A.alternate具有抑菌活性。两种植物的提取物对供试细菌的抑菌活性整体上较强,短管兔耳草提取物对S.aureus和P.fluorescence有抑菌活性,而短穗兔耳草提取物对S.aureus,E.coli,B.subtilis和P.fluorescence都有抑菌活性。提取物对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最低可达0.05g/mL。结论:这两种植物的提取物具有较广的体外抑菌谱和较强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77.
建立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Multiplex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PCR)同时检测食品中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方法。以沙门氏菌的gyrB基因、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gyrB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coa基因作为目的基因,分别设计3对引物,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建立3种致病菌的多重PCR检测体系。采用单重PCR检测时,灵敏度可达0.423ng/mL(沙门氏菌)、2.5ng/mL(金黄色葡萄球菌)和0.36ng/mL(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而采用三重PCR检测时,灵敏度较单重PCR有所下降,分别为2.43ng/mL(沙门氏菌)、2.5ng/mL(金黄色葡萄球菌)、3.6ng/mL(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初步建立能同时、快速、灵敏地检测食品中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三重PCR方法。 相似文献
78.
烟草野火病拮抗生防菌的筛选、鉴定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烟草野火病拮抗生防菌,开发防治烟草野火病的新型生物农药,降低烟叶农药残留,提高烟叶的安全性,从烟田采集的健康烟草叶片经平板划线法分离和纯化后得到287个细菌分离物,从中筛选到14个对烟草细菌性野火病有抑制作用的拮抗生防菌,测得其中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菌株抑菌带宽度为9.3 mm,经16S rDNA序列鉴定,该菌属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烟草叶片经该拮抗菌液诱导后接种,叶片内主要防御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均显著增强。防效测定表明:施用生防剂后接种野火病菌的处理,拮抗菌株防治效果达97.54%,对照农用链霉素防治效果为41.44%。先接种野火病菌后施生防剂的处理,拮抗菌株防治效果达51.40%,对照农用链霉素防治效果为50.69%。说明该拮抗菌株的预防效果高于当前生产上使用的农用链霉素,且其预防效果优于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9.
80.
清香型小曲白酒中微生物组成及功能微生物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PCR-DGGE技术和传统微生物培养方法相结合,分析清香型小曲白酒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微生物。小曲和酒醅中优势微生物种属基本一致。不同季节酒醅中微生物组成无明显变化,但微生物生长和消亡规律存在差异。小曲酒中细菌的种类较多,主要以乳酸菌和芽孢杆菌属为主,但对小曲白酒风味特征影响很小。酵母类主要包括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Pichia anomala、Issatchenkia orientalis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cerevisiae的作用是酒精发酵产生乙醇,Sp.fibuligera、P.anomala和I.orientalis是产酯酵母,增加酒体酯香味。霉菌种类相对较少,Rhizopus oryzae是主要糖化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