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6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55篇
电工技术   20篇
综合类   134篇
化学工业   367篇
金属工艺   7篇
机械仪表   21篇
建筑科学   213篇
矿业工程   47篇
能源动力   19篇
轻工业   88篇
水利工程   152篇
石油天然气   36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篇
冶金工业   17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理论,将自回归各态历经(ARX)模型与模糊神经网络模型(FNNM)相结合,设计一套具有自适应能力的前馈-反馈精确曝气控制系统,解决目前污水处理曝气过程中冗余曝气能源浪费、溶解氧波动大的问题.以污水厂处理PID控制生物池数据作为训练样本,以模糊神经网络自适应精确曝气模型仿真与传统PID控制比较,发现该系统...  相似文献   
12.
气浮塔处理含油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单级气浮技术和多级板式塔理论,开发出两级气浮塔处理含油废水的新工艺,实现了塔釜一次曝气、多级气浮的分离。实验研究了气浮塔板的流体力学性能、布气性能及操作条件对废水处理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二级气浮塔处理效果很好,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新型含油废水处理装置。  相似文献   
13.
间羟基二乙基苯胺是一种染料中间体,其生产废水CODCr高,成分复杂。应用曝气吹脱 电解法对其高盐废水预处理工艺进行了可行性的研究,建立了曝气吹脱 电解法预处理方案。曝气吹脱与电解法的CODCr去除率分别可达20%与80%,提高了可生化性,便于后接生化处理。经实验优选最佳工艺参数为:曝气吹脱pH值4 0,曝气吹脱时间90min;电解进水pH值7 0左右,电解外加电压7V,电解停留时间120min,电极板间距3cm。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取水泵站预沉池内水流流态紊乱、曝气池及前池存在大面积回流区及旋涡等问题, 针对某一具体水源 地取水泵站, 基于三维不可压缩流体的有限体积法和标准 k2E 湍流模型, 采用 ANSYS CFX 软件对该泵站预沉池、 曝气池及前池进行数值模拟计算。通过对计算结果进行后处理, 分析了取水泵站所选横断面水流流态、流速云图以 及压力云图。在原方案基础上通过对曝气池廊道转角处设置倒圆角、廊道转角内设置/ U0 形导流墙与 1/ 4 弧形导 流墙、前池内设置八字形导流墩及泵机组间设隔墩来对泵站进行优化。优化后改进方案与原方案相比, 廊道转角处 脱流、回流现象得到改善, 曝气池及前池内大范围回流区域消失, 泵站整体水流不存在明显的不良流态。该研究成 果对于优化内水流流态, 预防泥沙沉淀, 提高泵站运行稳定性、高效性、安全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采用轮流搅拌-曝气SBR系统模拟两种不同曝气方式(分点曝气和分段曝气),研究其形成的污泥絮体特性.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运行条件下,分点曝气形成的污泥絮体尺度大、沉降性能好,两者的SVI平均值分别为133mL/g和202mL/g,平均粒径分别为74.26μm和53.46μm,而且分点曝气中拥有更多的大颗粒絮体;分点曝气形成的污泥絮体稳定性优于分段曝气,在连续曝气条件下,两种污泥絮体均受到剪切破碎,不仅初始粒子被剥离,而且絮体也被打碎变小,但分段曝气被破碎的程度更大;分点曝气和分段曝气所形成的污泥絮体的EPS含量分别为31.21mg/gVSS和21.6mg/gVSS,且前者EPS中的多糖、蛋白质和DNA组分均比后者多,两者EPS的主要组分以蛋白质为主.两种污泥经连续曝气3h后,EPS皆增大,且多糖含量增加较多;分点曝气和分段曝气形成的污泥比阻分别为5.21×1012 m/kg和7.94×1012 m/kg,前者污泥的脱水性能较好.经连续曝气3h后,两种污泥的比阻明显增大,脱水性能变差.  相似文献   
16.
文章用木薯为原料,以酿酒活性干酵母FY—05为出发菌株,进行发酵中,采用了不同的通气策略,研究对菌体生长以及乙醇产生量的影响,优先出最佳的通气策略运用于乙醇的发酵生产。结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7.
某水源地地下水四氯化碳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某水源地地下水的四氯化碳污染调查和日常监测数据分析,研究了该水源地四氯化碳污染晕的形态和变化特征,并选取典型水源井对其四氯化碳动态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污染发现初期,污染面积为2.73 km2,最高污染浓度为249.7μg/L,随着后期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展,污染面积减小到1.24 km2,最高污染浓度下降到3.62μg/L。分析认为,污染晕形态在空间分布上主要受地下水流场的控制,同时受降水量、地下水位标高及开采量等多种因素控制,污染物由北区井群向南区井群扩散。单井四氯化碳含量动态则呈现出南北区的相反特征:在北区,四氯化碳含量随着地下水位的上升而上升,并随地下水流向南扩散;在南区,四氯化碳含量随着地下水位的上升而下降,并随地下水流向地下水漏斗中心汇集。这是由于赋存于SD1井附近包气带中的四氯化碳尚未清除造成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好氧生物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出现许多高效的、可处理难降解甚至有毒废水的好氧生物技术。本文主要综述了3种从不同方面实现高效降解有机废水的好氧生物处理技术: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加压曝气技术以及膜生物反应器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并概括了各自的优缺点,最后对这3种生物工艺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SBBR与SBR氧传质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试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了序批式膜生物反应器SBBR与SBR的清水充氧试验,氧传质特性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当曝气强度为0.3m3/h时,SBBR的(KLa)20和Eo2值均为SBR的1.59倍。SBBR具有更好的氧传质能力和更高的氧转移效率。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平原地区城市内河溶解氧过低问题,在数学模型推演的基础上,以常州市典型内河为例进行计算,比较调水增氧与曝气增氧的效果和成本差异,为投资与管理决策提供技术支撑。分析结果表明,在平原地区城市内河,调水增氧与曝气增氧的效果与成本主要受上游可调入河水溶解氧水平、河道自由流量、调水水泵动力效率、曝气设备增氧动力效率等因素影响。当上游河道溶解氧水平较高、河道自由流量较小时,调水增氧较为适宜,否则应考虑采取曝气增氧。在常州市内河河道,曝气增氧的溶解氧达标率、运行电耗和总体成本等指标均优于调水增氧,是更为适宜的河道增氧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