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198篇
  免费   6250篇
  国内免费   2820篇
电工技术   3943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3506篇
化学工业   13220篇
金属工艺   2037篇
机械仪表   2434篇
建筑科学   4192篇
矿业工程   6067篇
能源动力   5820篇
轻工业   4962篇
水利工程   301篇
石油天然气   18544篇
武器工业   288篇
无线电   1409篇
一般工业技术   3543篇
冶金工业   3359篇
原子能技术   674篇
自动化技术   1967篇
  2025年   14篇
  2024年   975篇
  2023年   1124篇
  2022年   1838篇
  2021年   2408篇
  2020年   2556篇
  2019年   2147篇
  2018年   1825篇
  2017年   1946篇
  2016年   2420篇
  2015年   2302篇
  2014年   4121篇
  2013年   3934篇
  2012年   5120篇
  2011年   5259篇
  2010年   3534篇
  2009年   3475篇
  2008年   2948篇
  2007年   3708篇
  2006年   3952篇
  2005年   3262篇
  2004年   2800篇
  2003年   2489篇
  2002年   2121篇
  2001年   1928篇
  2000年   1641篇
  1999年   1314篇
  1998年   997篇
  1997年   870篇
  1996年   685篇
  1995年   565篇
  1994年   461篇
  1993年   322篇
  1992年   265篇
  1991年   211篇
  1990年   178篇
  1989年   161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61篇
  1980年   35篇
  1979年   8篇
  1977年   4篇
  1973年   5篇
  1951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油茶籽油的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油茶籽油中主要的脂肪酸成分为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等,其中不饱和脂肪酸成分达80%以上。以大豆分离蛋白和麦芽糊精作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的方式对油茶籽油进行微胶囊化制备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考察了乳化温度、复合壁材配比、壁材浓度以及壁芯材配比等因素对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优化出油茶籽油微胶囊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乳化温度为75℃,大豆分离蛋白和麦芽糊精的配比为0.6,壁材浓度为13%,壁芯材比例为1.5:1。在上述条件下,制备的油茶籽油微胶囊的包埋率达83.83%。对油茶籽油微胶囊化产品进行相关检测和分析。扫描电镜(SEM)显示微胶囊化产品结构完整,具有较好的包埋效果。微胶囊的粒径通过马尔文激光粒度仪测定为8.43μm。  相似文献   
992.
针对工业部门目前采用空气炮动态模拟方法进行末制导炮弹待发程控装置作用可靠性试验成本高、样本量少、置信度低的问题,基于电参数检测要求和试验对象结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检测试验方法,即对待发程控装置进行结构改装实现了实验室内手动解除其后坐保险并完成相关电参数检测。进行了俄制与国产两种共计95发末制导炮弹待发程控装置的作用可靠性试验,采集到了符合要求的脉冲发生器电脉冲信号,分析了影响试验结果的因素并提出了解决措施。结果表明,人工启动孔的密封性是影响待发程控装置作用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引信启动后需利用特制木塞将其可靠密封防止火焰能量泄露。试验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经济性,此方法可扩展应用于某型炮射导弹弹托感应器电参数的检测。  相似文献   
993.
气敏类智能包装标签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气体监测类智能包装标签技术的原理、特点及研究进展。方法综述气敏类智能包装中泄漏指示标签、新鲜度指示标签、射频识别标签的研究现状及应用。重点阐述面向CO_2气体监测和识别的智能包装的分类及其制作方法,并对CO_2传感器在气敏类智能包装中的应用进行阐述。结论近年来智能包装标签技术方面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推动了食品保鲜包装行业的快速发展。气敏类智能包装能够有效检测和监测被包装食品的质量及安全性,对推进包装技术的信息化与智能化起到了重要作用。CO_2传感器在食品新鲜度智能监测方面具有广泛应用,也是未来食品保鲜包装技术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94.
金刚石在量子信息器件、生物医药载体、生物传感器、高性能电极、化学分析传感器等诸多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金刚石表面刻蚀技术是实现金刚石上述应用的关键所在。常见的刻蚀技术可根据刻蚀剂的物相分为熔盐刻蚀、气相刻蚀、固相刻蚀、气固相混合刻蚀、等离子刻蚀这五类。熔盐刻蚀是利用熔融离子化合物对金刚石表面进行刻蚀,其刻蚀机理主要是金刚石碳原子的氧化过程。气相刻蚀是利用氧气等气体与金刚石表面发生气固相反应,使金刚石中的碳原子变为一氧化碳等气态化合物进行刻蚀。气固相混合刻蚀主要是以镍、铂等金属作为催化剂,辅助氢气与金刚石发生反应生成甲烷,对金刚石进行刻蚀。固相刻蚀是金刚石合成的逆过程,主要用铁钴镍及其盐对金刚石进行催化石墨化,之后这些金属作为溶剂形成碳固溶体对金刚石进行刻蚀。等离子体刻蚀主要是用氧等离子体与金刚石发生反应,对金刚石进行刻蚀。文章着重介绍了这五种金刚石表面刻蚀技术近年来的研究进展,简要分析了这些技术的原理、特点与用途。  相似文献   
995.
不同气氛对激光熔覆IN718涂层形貌、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不同气氛条件下激光熔覆IN718高温合金涂层的微观偏析。方法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不同送粉气和不同保护气条件下制备了IN718高温合金涂层,并对制备的涂层进行双时效热处理。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显微组织结构和特征,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涂层组织和相成分进行分析,采用维氏硬度计对涂层热处理前后的硬度进行测定。结果送粉气种类对熔覆层的形貌和组织有一定影响,而保护气种类对熔覆层的形貌和组织影响不明显。与氩气作为送粉气制备的涂层相比,氦气作为送粉气制备的涂层组织更加细密,Laves相的尺寸更小且分布更均匀,Laves相的体积分数由氩气送粉的9.35%减少到氦气送粉的5.25%,并且Laves相中Nb的质量分数由20%下降到16%,涂层硬度由287HV0.2提高到306HV0.2。双时效热处理后,涂层的显微硬度明显提高,氦气作为送粉气制备的涂层硬度为468HV0.2,高于氩气作为送粉气制备的涂层硬度447HV0.2。结论氦气作为送粉气能有效降低激光熔覆IN718涂层的Nb元素偏析,同时细化涂层组织,提高涂层显微硬度。氦气作为保护气对涂层形貌和组织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996.
空气阀用于解决管道输配水工程中存气、补气问题,并预防断流弥合水锤的重要辅助设备。空气阀的进/排气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气液两相瞬变过程,其动态特性参数(包括进/排气流量系数、阀室内剩余气体体积、阀门关闭时长、阀门启闭时间等)直接影响系统的水锤防护效果。通过对空气阀动态特性相关的选型和布置、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综述,指出当前研究对空气阀动态特性参数的响应机理和临界阈值尚不明确,有必要在大比尺系统试验分析的基础上,明确空气阀结构特性及动态参数对两相瞬变过程的响应机理,完善现有的数学模型,进而给出空气阀设计、检测、选型、优化布置等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7.
采用水提醇沉法从黑木耳粉中提取黑木耳多糖。通过离子交换纤维素(Diethylaminoethyl-52,DEAE-52)及葡聚糖凝胶层析Sephadex G-100对黑木耳子实体多糖(Auricularia auricula polysaccharide,AAP)进行纯化,采用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气质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对其主要组分的理化性质和化学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AP为一种具有高分支结构的葡聚糖,黏均分子量为4.50×10~3 Da,其所含鼠李糖、葡萄糖、木糖、甘露糖和半乳糖的含量比分别为0.3%、17.1%、0.3%、3.1%和63.2%,通过进一步对AAP甲基化分析,并对其糖残基的连接方式进行分析,AAP含有→6)-α-D-Galp-(1→、-Manp-(1→、→3,4)-α-D-Manp-(1→、→3)-α-D-Manp-(1→和→6)-α-D-Glcp-(1→等残基。  相似文献   
998.
总结了常用的多软件协同集成仿真方法,设计了包括应用层、支撑层、通讯层和设备层在内的船舶燃气轮机装置多软件协同集成仿真平台体系层次。选择MATLAB/SIMULINK环境开发应用层和支撑层,选择\"多文本读写\"模式实现通讯层的多软件协同运行接口,开发了可重用自治性仿真模型的一体化集成仿真平台。通过COGAG装置在机械推进工作方式下的多软件协同集成仿真实验,初步验证了平台体系框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9.
为实现对某电厂烟气余热利用系统经济性改造的综合评价,提出一种以试验检测为基础结合理论计算的评价方法,将改造对机组的影响统一到对供电煤耗的影响上,并开展了相应的试验检测,该电厂烟气余热利用系统改造在满负荷工况最多可降低供电煤耗3.83 g/(kW·h)。  相似文献   
1000.
建立一种利用气相色谱-燃烧-稳定同位素比值质谱仪测定葡萄酒中的6种风味物质(乙醇、甘油、异戊醇、乳酸乙酯、乙酸、2,3丁二醇)的碳稳定同位素比值的方法。采用滤膜过滤,稀释或直接上机测定,优化测定方法,风味物质分离完全,分析时间小于20 min。6种风味物质标准溶液测量精度(standard deviation,SD)范围为0.064‰~0.227‰,样品测量精度为0.115‰~0.300‰。利用该技术分析部分葡萄酒样品,结果表明不同地域样品及不同组分间C同位素比值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