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234篇 |
免费 | 1198篇 |
国内免费 | 29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762篇 |
技术理论 | 1篇 |
综合类 | 562篇 |
化学工业 | 647篇 |
金属工艺 | 260篇 |
机械仪表 | 472篇 |
建筑科学 | 478篇 |
矿业工程 | 150篇 |
能源动力 | 199篇 |
轻工业 | 3137篇 |
水利工程 | 85篇 |
石油天然气 | 154篇 |
武器工业 | 41篇 |
无线电 | 617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535篇 |
冶金工业 | 153篇 |
原子能技术 | 88篇 |
自动化技术 | 138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218篇 |
2023年 | 269篇 |
2022年 | 363篇 |
2021年 | 427篇 |
2020年 | 437篇 |
2019年 | 355篇 |
2018年 | 328篇 |
2017年 | 364篇 |
2016年 | 401篇 |
2015年 | 393篇 |
2014年 | 502篇 |
2013年 | 487篇 |
2012年 | 642篇 |
2011年 | 632篇 |
2010年 | 441篇 |
2009年 | 402篇 |
2008年 | 382篇 |
2007年 | 437篇 |
2006年 | 358篇 |
2005年 | 301篇 |
2004年 | 254篇 |
2003年 | 237篇 |
2002年 | 189篇 |
2001年 | 162篇 |
2000年 | 108篇 |
1999年 | 97篇 |
1998年 | 92篇 |
1997年 | 68篇 |
1996年 | 46篇 |
1995年 | 40篇 |
1994年 | 40篇 |
1993年 | 44篇 |
1992年 | 28篇 |
1991年 | 19篇 |
1990年 | 25篇 |
1989年 | 22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14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6篇 |
1978年 | 3篇 |
1976年 | 3篇 |
195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7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介绍了标准JGJ99—98,GB50011—2001,CECS160:2004,EC8,ANSI/AISC341—02和日本极限状态设计指南中关于钢结构"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设计方法,包括梁柱刚性连接、支撑与框架连接和连接部分设计抗力的计算方法。通过归一化后的Φ值比较,评价了各标准的设计方法。分析表明,按JGJ99—98,GB50011—2001设计的节点最弱,按CECS160:2004设计的最强,按ANSI/AISC341—02设计的略弱于CECS160:2004。考虑到大震下要求节点不坏,GB50011—2001和JGJ99—98中有关节点部分的设计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2.
文章将中国古代建构件纳入符号学、语言学的话语体系,尝试进行一种建筑语义学研究,追问建筑的本质。作者认为,中国建筑中数──象,象征语义系统是一套复杂的象──天/地/人对应的数术观念系统,也是符号系统,构成了中国古建筑数与象互证阐释的语义内涵。 相似文献
53.
以建筑美学作为了解光伏建筑设计的切入点,利用设计学三大构成分析光伏组件的美学特性,进行运用形式美规律分析组件与建筑设计的一些处理手法,以期为涉足光伏建筑领域的设计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4.
介绍了弱连接双塔高层结构分析和设计的有关内容,包括塔楼抗侧力体系、连体结构体系与概念设计、相关特殊构造措施.通过对连体结构的工程实例进行在地震作用下反应谱和弹性时程分析,探讨连体结构的动力反应特征;用EPDA和EPSA分析软件分别进行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和静力弹塑性分析,对该工程的结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55.
基于城市设计的视角,以扬州市为例,深入分析了扬州市的空间特色资源要素,将扬州的城市特色凝练为"古、文、水、绿、秀"五大方面,构建了"一区、一轴、一带"的城市特色空间结构框架,并对重点空间特色区域提出了具体的控制与引导要求,以保护城市传统风貌、发扬地域文化、彰显城市空间特色。 相似文献
56.
核电结构筒体质量大、尺寸大、重心高,易于变形,使得在现场拼装和翻转过程中,凸显出大量的施工技术挑战和难点.为此,在组对过程中,采用尺寸控制点;在焊接和翻转过程中,均采用防变形工装;在质量控制上,通过制定详细的质量过程控制计划并加以具体落实,为我国核电大型结构件的拼装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7.
大跨度楼盖结构人员舒适度控制指标为竖向振动频率及竖向振动加速度。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文体中心B区的57 m×39 m+57 m×36 m双跨多层(地下1层、地上3层)工程为例,利用环境激励,采用频域法模态拟合方法对该结构进行了现场竖向振动模态测试,获得了该楼盖结构前4阶竖向自振频率、振型及竖向加速度,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楼盖竖向1阶振动频率的有限元分析和测试结果均满足现行规范要求;楼盖竖向峰值加速度实测结果满足小于0.005g的要求,不会引起人体的不舒适;有限元方法计算频率比实测结果偏高,是因约束条件不同所致,故设计中需要考虑楼盖与柱的刚性连接。 相似文献
58.
59.
60.
结合工程实例,对大型工业厂房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针对下层吊车起重吨位较小的特点,采用格构柱悬臂牛腿的做法,有效地减小钢柱在厂房内部的占地面积;针对超宽厂房的横向温度变形进行分析,采用单下柱、双上柱的格构柱形式,经与传统的双列柱的形式对比,可有效提高厂房内部使用空间,并降低用钢量;针对厂房纵向超长的特点进行温度应力计算,通过适当增强柱间支撑,合理布置屋面水平支撑等技术措施形成空间整体刚度体系,既满足厂房变形要求,确保了结构安全,又能节约一榀刚排架及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