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37篇
  免费   674篇
  国内免费   329篇
电工技术   144篇
综合类   532篇
化学工业   2269篇
金属工艺   286篇
机械仪表   185篇
建筑科学   291篇
矿业工程   155篇
能源动力   191篇
轻工业   303篇
水利工程   161篇
石油天然气   346篇
武器工业   166篇
无线电   147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22篇
冶金工业   157篇
原子能技术   132篇
自动化技术   22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217篇
  2019年   181篇
  2018年   156篇
  2017年   232篇
  2016年   217篇
  2015年   262篇
  2014年   368篇
  2013年   536篇
  2012年   446篇
  2011年   475篇
  2010年   394篇
  2009年   399篇
  2008年   348篇
  2007年   469篇
  2006年   461篇
  2005年   411篇
  2004年   383篇
  2003年   305篇
  2002年   292篇
  2001年   218篇
  2000年   181篇
  1999年   148篇
  1998年   125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采用熔融共混方法,以直接分散、一步法、二步法3种不同工艺制备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纳米TiO2复合材料,并探讨了制备工艺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利用FESEM与FT-IR测试手段表征纳米TiO2微粒在EVA中的分散性及结构。结果表明:将EVA、纳米TiO2和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同时进行复合(一步法),可使后两者达到协同增韧EVA的作用,有利于纳米粒子在基体中的分散;一步法工艺最佳,具有补强作用的TiO2微粒在EVA基体中的分散粒径小于100 nm,且当纳米TiO2颗粒的质量分数为1%时,对EVA的改性效果最佳。此外,FT-IR测试表明,纳米TiO2与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EVA之间形成了新的键合结构。  相似文献   
862.
为了研究超声导波无损检测的技术核心,利用分向半解析有限元法对矩形杆中超声导波的频散曲线进行计算,求解了几种不同尺寸、不同物理参数的矩形杆中超声导波的相速度和群速度曲线.通过对比得出分向半解析法能够精确求解矩形杆中导波的频散特性;几何尺寸和材料参数的变化对不同导波模态的影响并不相同.最后,搭建试验装置,对具体模型进行试验验证,进一步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63.
利用光子晶体光纤高非线性和低色散斜率的优良特性,提出了一种利用变换和缩放的四阶切比雪夫多项式计算双抽运光纤参量放大器平坦增益和带宽的方法.利用上述多项式的微小波动性,推导了放大器的增益和带宽表达式,进行了模拟分析,并与色散移位光纤参量放大器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光子晶体光纤参量放大器具有优良的放大特性,其增益平坦度小于±0.5dB,增益带宽可达80nm.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颖的可减小受激拉曼散射影响的双抽运光子晶体光纤参量放大器.  相似文献   
864.
Novel catalysts of phosphotungstic heteropolyacids (PW1,2) supported on neutral alumina were prepared by assistance of ultrasound and plasma treatment. The prepared catalys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FT-IR pyridine adsorption (Py-IR), temperature programmed desorption of Pyridine (Py-TPD), BET and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their catalytic performances were evaluated by the cationic polymerization of tetrahydrofura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plasma treatment remarkably increases the surface acidity of the prepared catalyst while ultrasonic treatment induces PW1,2 to uniformly disperse on the support surface and expose more active sites for the acid catalytic reaction. A higher catalytic activity (69.7%) is obtained on the novel catalyst, which significantly outstripped that on the conventional sample (57.5%).  相似文献   
865.
为提高混凝土材料的SHPB实验结果的精度和可比性,结合混凝土的实验过程,对波导杆的弥散效应、试件内应力应变均匀性和试件的径向惯性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一维应力波假定和均匀性假定基本满足,混凝土试件是否有足够时间使应力应变达到均匀,取决于混凝土试件的最大应变值和应变率;实验中采用脉冲整形技术和恒应变率实验技术,并选用三波公式处理实验数据,可以增大混凝土的有效承载时间,减小试件惯性效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当应变率接近或大于104时,需要考虑试件的径向惯性效应。  相似文献   
866.
通过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d)变化,探讨其与临床关系。应用体表同步十二导联心电图对168例AMI患者进行心电图QTd和校正QT间期离散度(QTcd)测定,并与168例正常人做对照。结果表明:AMI患者入院后心电图的QTd、QTcd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室性心律失常组、心衰组、死亡组QTd、QTcd均明显长于非心律失常组、非心衰组、生存组(P<0.01);前壁组QTd、QTcd明显长于下后壁组(P<0.01);AMI组中QTmax存在于梗死或缺血区导联163例,占97%。AMI中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组QTd增加均>60 ms,其中6例室颤QTd均>100 ms。综上得出结论:AMI患者QTd、QTcd明显延长,为AMI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猝死简单而实用的重要预测指标。QTd>60 ms可以作为预测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指标,而QTd>100 ms是识别高危心律失常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867.
从具有能隙的双层石墨烯载流子所满足的哈密顿量出发,研究了非对称外势产生的波导结构中导模的存在性.在给定不同外势区域波函数的情况下,利用势垒边界处波函数的连续性条件,解析推导出了非对称波导中导模的色散关系,讨论了双层石墨烯的能隙对导模性质的影响.该研究为基于双层石墨烯波导器件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68.
869.
高速偏振态测量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测量偏振态的理论,提出了利用偏振控制器、偏振分束器及双探测器测量偏振态的方法,该方法具有速度快、精度高的优点。最后实际测量了掺铒光纤激光器的偏振态,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70.
The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dispersion strengthened copper alloy Cu-Al2O3 was studied by T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nano-scaled dispersed second phase not only increases dislocation density in matrix, but also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dislocation substructure. The presence of fine dispersed Al2 O3 particles results in a uniform and random dislocation distribution in matrix copper and causes the difficulty in formation of dislocation cell structure and the decrease in the amount of cell structure during deformation. Deformation gives rise to much more dislocations and dislocation cells form more difficultly and the decrease in the cell size with the increase of dispersion degre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