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969篇 |
免费 | 911篇 |
国内免费 | 558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08篇 |
综合类 | 806篇 |
化学工业 | 788篇 |
金属工艺 | 355篇 |
机械仪表 | 280篇 |
建筑科学 | 1426篇 |
矿业工程 | 311篇 |
能源动力 | 180篇 |
轻工业 | 987篇 |
水利工程 | 253篇 |
石油天然气 | 586篇 |
武器工业 | 53篇 |
无线电 | 875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938篇 |
冶金工业 | 443篇 |
原子能技术 | 298篇 |
自动化技术 | 55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118篇 |
2023年 | 124篇 |
2022年 | 237篇 |
2021年 | 290篇 |
2020年 | 289篇 |
2019年 | 284篇 |
2018年 | 264篇 |
2017年 | 312篇 |
2016年 | 324篇 |
2015年 | 300篇 |
2014年 | 466篇 |
2013年 | 762篇 |
2012年 | 511篇 |
2011年 | 544篇 |
2010年 | 406篇 |
2009年 | 458篇 |
2008年 | 383篇 |
2007年 | 476篇 |
2006年 | 450篇 |
2005年 | 344篇 |
2004年 | 324篇 |
2003年 | 296篇 |
2002年 | 260篇 |
2001年 | 218篇 |
2000年 | 195篇 |
1999年 | 115篇 |
1998年 | 107篇 |
1997年 | 95篇 |
1996年 | 80篇 |
1995年 | 80篇 |
1994年 | 64篇 |
1993年 | 45篇 |
1992年 | 45篇 |
1991年 | 30篇 |
1990年 | 22篇 |
1989年 | 28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3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8篇 |
1963年 | 3篇 |
1962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1957年 | 3篇 |
195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高聚物粘结炸药(PBX)不同于普通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其颗粒含量超过85%,组分弹性模量相差3~4个数量级,导致其有效模量的细观力学理论预测出现很大偏差。结合有限元细观模拟,对Mori-Tanaka法、自洽法、微分法3种细观力学方法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界限法上下界之间有量级上的差异;当颗粒含量小于10%,颗粒间相互作用较小,不同方法计算的有效模量差异不大;含量大于20%时,颗粒间相互作用增强,3种解析法预测的结果逐渐出现差异,而微分法与有限元结果比较接近;当颗粒含量为94.9%,微分法预测的PBX杨氏模量比实测值高3.7%,Mori-Tanaka法和自洽法结果都有量级上的偏差;对于颗粒含量高、组分性能反差大的复合材料,微分法较合理地计及了颗粒间的相互作用,能较准确地预测其有效模量。 相似文献
83.
为深入分析燃煤锅炉尾部受热面低温腐蚀的机理,找到尾部余热深度利用的可行之法,本文从低温腐蚀原理、硫酸露点及其凝结形成机理出发,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分析比较了国内外使用的预防低温腐蚀、降低排烟温度、高效回收排烟余热的技术、设备及方法的优缺点,结合有效腐蚀理论,指出锅炉尾部烟气余热深度利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4.
极紫外光刻(EUVL)技术是实现45 nm特征尺寸的候选技术之一,产业化设备要求300 mm硅片的产率大于每小时80片(80 wafer/h),此时入射到掩模版上的极紫外光功率密度很高,掩模版上的吸收层和Mo/Si多层膜将分别吸收100%和35%的入射光能量,从而导致其热变形,引起光刻性能下降,因此必须分析和控制掩模热变形。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掩模版在不同功率密度下的热变形,结果表明,抗蚀剂灵敏度为7 mJ/cm2和5 mJ/cm2时,入射到掩模版上的光功率密度分别为259.24 W/cm2和184.38 W/cm2,掩模版图形区域x-y平面内最大变形分别为1.11 nm和0.71 nm,z方向最大变形分别为0.26 nm和0.19 nm。 相似文献
85.
模数转换(ADC)采样电路作为模拟域到数字域的接口,实际应用非常广泛。介绍了ADC动态性能参数定义及测试方法,讨论了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的频域测试法测试高速ADC动态性能参数的可行性,最后给出了实施方案和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86.
Yanbo Ma Haixia Zhang Dongfeng Yuan Dongmei Jia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Mobile Computing》2012,12(11):1023-1036
This paper proposes two power‐efficient resource allocation policies with statistical delay Quality of Service (QoS) guarantees for uplink 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 communication links. Specifically, the first policy aims at maximizing the system throughput while fulfilling the delay QoS and average power constraints, and the second policy is devised as an effort to minimize the total average power subject to individual delay QoS constraints. Con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the resource allocation policies are formulated based on a cross‐layer framework, where the queue at the data link layer is served by the resource allocation policy. By employing the Lagrangian duality theory and the dual decomposition theory, two subgradient iteration algorithms are developed to obtain the globally optimal solutions. The aforementioned resource allocation policies have been shown to be deterministic functions of delay QoS requirements and channel fading states. Moreover, numerical results are provided to demonstr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resource allocation policies. Copyright © 2010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87.
88.
大失谐情况下的V-型三能级原子与光场相互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研究了一个V-型三能级原子与光场的相互作用.在原子与场大失谐情况下,处于基态能级可绝热消除,即此模型可化为非简并Raman耦合模型;进而提出了其改进型有效哈密顿量;最后得到了简并Raman耦合模型的有效哈密顿量,并借助于矩阵求出了任意时刻波函数的解。 相似文献
89.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