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650篇 |
免费 | 6330篇 |
国内免费 | 3898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489篇 |
技术理论 | 3篇 |
综合类 | 4991篇 |
化学工业 | 7807篇 |
金属工艺 | 4529篇 |
机械仪表 | 6001篇 |
建筑科学 | 4014篇 |
矿业工程 | 2446篇 |
能源动力 | 1211篇 |
轻工业 | 3242篇 |
水利工程 | 1055篇 |
石油天然气 | 3310篇 |
武器工业 | 650篇 |
无线电 | 2377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4815篇 |
冶金工业 | 1703篇 |
原子能技术 | 282篇 |
自动化技术 | 595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8篇 |
2024年 | 2017篇 |
2023年 | 1939篇 |
2022年 | 2648篇 |
2021年 | 2532篇 |
2020年 | 2033篇 |
2019年 | 1603篇 |
2018年 | 1453篇 |
2017年 | 1570篇 |
2016年 | 1737篇 |
2015年 | 1670篇 |
2014年 | 2399篇 |
2013年 | 2154篇 |
2012年 | 2904篇 |
2011年 | 3119篇 |
2010年 | 2445篇 |
2009年 | 2659篇 |
2008年 | 2216篇 |
2007年 | 2988篇 |
2006年 | 2797篇 |
2005年 | 2337篇 |
2004年 | 1865篇 |
2003年 | 1753篇 |
2002年 | 1429篇 |
2001年 | 1160篇 |
2000年 | 1026篇 |
1999年 | 836篇 |
1998年 | 706篇 |
1997年 | 525篇 |
1996年 | 477篇 |
1995年 | 404篇 |
1994年 | 371篇 |
1993年 | 226篇 |
1992年 | 177篇 |
1991年 | 167篇 |
1990年 | 118篇 |
1989年 | 90篇 |
1988年 | 77篇 |
1987年 | 33篇 |
1986年 | 28篇 |
1985年 | 27篇 |
1984年 | 18篇 |
1983年 | 14篇 |
1982年 | 14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22篇 |
1979年 | 7篇 |
1975年 | 4篇 |
1959年 | 4篇 |
1951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针对多状态二进制防碰撞算法通讯数据存在冗余的情况,引入信息预处理与阅读器部分接收机制。在识别过程只处理冲突位,阅读器只接收并记录标签部分数据,尽量避免数据重复发送与接收,状态标志根据不同指令做变化,减少交互次数,从而降低通讯数据量。采用Java进行算法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在碰撞位不连续,碰撞位冲突率低于25%时,算法在减少通讯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若不计入预处理过程,该算法在任何碰撞位冲突率下通讯数据量都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72.
协同环境下基于角色任务的个性化服务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多人协作的动态任务分配、动态资源推送等问题,建立了一种基于角色任务的个性化服务模型以支持网络大规模应用。将工作流中涉及到的用户、角色、任务、资源等要素抽象出来,构建统一的元模型作为整体应用基础;根据每个用户的角色特征、任务负载量等因素建立了针对用户的任务和资源匹配算法,并实时根据协同环境中任务的状态迁移将相关任务和资源推送给用户;通过一个实例来验证该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模型为大规模网络服务应用中的资源推送机制提供了参考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73.
针对光线暗、对比度和分辨率低的监控视频,提出了一种基于背景分类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 首先用视频第一帧图像HSV空间的色度H和亮度V作为背景特征进行初始化,建立两种包含色度和亮度特征的背景模型类,即初始化得到的原始背景类和受光照或者其他因素影响得到的在原始背景周围波动的背景波动类,利用这两个背景模型进行前景检测和背景更新。为提高前景检测的准确率,背景模型的更正加入背景更正机制和权重机制,使得背景中样本的数量根据背景的实际情况处在一种动态的变化中,提高前景分割的效率。用不同场景下的监控视频进行算法对比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获得的前景完整清晰,视频处理的速度较快。提出的算法简单实用,对噪声干扰表现出良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74.
基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芯片疲劳机理,提出采用关断时间对IGBT健康状态进行监控的可靠性评估方法。采用理论分析与解析描述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IGBT关断电流下降时间模型,进而通过研究IGBT关断时间特征量疲劳机理,建立了IGBT关断时间可靠性评估模型。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与准确性。通过该模型可对IGBT的健康状况进行准确评估。 相似文献
75.
在实验研究和机理分析基础上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软件Fluent,结合简化的反应机理模型,对沉降炉脱除NOx实验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模拟结果表明,在较低反应温度(1 073 K)下,喷入的氨基还原剂基本不与烟气中的NOx反应,形成较高的氨泄漏;而在较高的反应温度(1 373 K)下,喷入的氨基还原剂部分被烟气中的氧气氧化为NOx,导致NOx脱除效率较低。加入微量CH4能够促进较低温度下的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elective non-catalytic reduction,SNCR)反应,并减少氨泄露。在较高温度下SNCR反应速率加快,仍有部分NH3被氧化为NOx,但总体NOx脱除效率有所提高。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采用简化的反应模型和CFD结合可以对常规SNCR反应和加入CH4的脱除NOx反应过程进行较为准确的模拟。 相似文献
76.
77.
应用奇异性理论,分析了并联机构在奇异点处的分岔性态。讨论了机构分岔点、理论工作空间和稳定工作空间与静动平台半径比的关系,给出了机构分岔点随静动平台半径比值变化的曲线图,不同比值的机构工作路径跟踪图。研究表明,当静动平台半径比较小时,机构具有较大的工作空间,当静动平台半径比逐渐趋变大时,机构的理论工作空间和稳定工作空间逐渐减小,最后收缩为一个点。 相似文献
78.
79.
Tsai-Chin Cheng Shou-Hsien Huang Chung-Lan Kao Po-Cheng Hs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2022,23(11)
Muscle wasting, known to develop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 is a deleterious consequence of numerous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deteriorated renal function. Muscle wasting in CKD mainly involves dysregulated muscle protein metabolism and impaired muscle cell regeneration. In this narrative review, we discuss the cardinal role of the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and myostatin signaling pathways, which have been extensively investigated using animal and human studies, as well as the emerging concepts in microRNA- and gut microbiota-mediated regulation of muscle mass and myogenesis. To ameliorate muscle loss, therapeutic strategies, including nutritional support, exercise programs, pharmacological interventions, and physical modalities, are being increasingly developed based on advances in understanding its underlying pathophysiology. 相似文献
80.
Aleksandra A. Kuznetsova Olga S. Fedorova Nikita A. Kuznetsov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2022,23(12)
DNA polymerases catalyze DNA synthesis during the replication, repair, and recombination of DNA. Based on phylogenetic analysis and primary protein sequences, DNA polymerases have been categorized into seven families: A, B, C, D, X, Y, and RT. This review presents generalized data on the catalytic mechanism of action of DNA polymerases.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different DNA polymerase families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he discussion highlights the kinetics and conformational dynamics of DNA polymerases from all known polymerase families during DNA synthesi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