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21篇
  免费   1283篇
  国内免费   796篇
电工技术   833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2296篇
化学工业   295篇
金属工艺   88篇
机械仪表   401篇
建筑科学   12283篇
矿业工程   1210篇
能源动力   289篇
轻工业   134篇
水利工程   1890篇
石油天然气   290篇
武器工业   31篇
无线电   193篇
一般工业技术   700篇
冶金工业   274篇
原子能技术   77篇
自动化技术   1015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259篇
  2021年   342篇
  2020年   290篇
  2019年   225篇
  2018年   259篇
  2017年   306篇
  2016年   382篇
  2015年   489篇
  2014年   1702篇
  2013年   812篇
  2012年   1572篇
  2011年   1537篇
  2010年   1515篇
  2009年   1562篇
  2008年   1279篇
  2007年   1660篇
  2006年   1504篇
  2005年   1275篇
  2004年   959篇
  2003年   837篇
  2002年   713篇
  2001年   573篇
  2000年   472篇
  1999年   384篇
  1998年   297篇
  1997年   245篇
  1996年   187篇
  1995年   157篇
  1994年   99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3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3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李春生 《土工基础》2004,18(1):58-59
详细论述了南冲高架桥 6-2桩的检测过程 ,说明了岩溶地质对桩基质量的影响 ,并对此影响和预防措施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2.
基础下早期人防工程处理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早期人防工程的处理是当前城市建设中经常遇到的问题。鲁南商城工程地上六层 ,地下一层 ,场区地下有一组早期人防工程 ,距地面 7 0m ,距拟建工程基底不足 2 0m ,影响了工程建设。设计人员通过对早期人防工程的加固处理 ,并在拟建工程设计中运用补偿基础理论 ,消除了地下早期人防工程的不良影响 ,使工程建设顺利进行。该工程实例对同类问题的解决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3.
李全智  刘爱玲 《建筑技术》2006,37(3):200-201
潘家园小区工程建筑面积3.6万m^2,地下3层,地上28层。基槽标高-10.750m,地面至屋面女儿墙上口高度为83m,地上标准层层高2.8m。采用土钉墙护坡,坡度1:0.1,该工程的地质条件适宜桩基础的施工。  相似文献   
64.
高雅军  张雅珍 《山西建筑》2006,32(3):163-164,185
结合工程概况,分析了负二层地下基础底板渗漏的原因,介绍了防水堵漏方案的设计与优选以及主要施工工艺,实践证明,该工程堵漏防水技术可靠,效果良好,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5.
李金凤 《山西建筑》2006,32(18):88-89
分析了软弱地基干振法的加固原理及承载力特点,介绍了加固施工过程的程序及有关注意事项,对施工中的疑难问题提出了处理措施,总结了该施工技术的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66.
PTC预应力管桩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施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欢胜  李日平 《山西建筑》2006,32(22):127-128
结合PTC预应力管桩在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中的应用,从路基底板的施工、PTC预应力管桩的施工方面对其施工工艺进行了介绍,总结了PTC预应力管桩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优点。  相似文献   
67.
不均匀地基上的基础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叶斌 《山西建筑》2006,32(12):85-86
通过对在不均匀地基条件下的某教学楼基础设计的分析,确定了一种经济可行的基础形式,以解决不均匀地基条件的基础设计问题,进而为同类工程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8.
深圳某银行办公楼的深基坑支护采用了土钉支护,不但保证了施工质量,而且缩短了工期,减少了投资,以此工程为例介绍了土钉支护的土力学参数计算、结构设计、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和取得的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69.
阳泉市常用地基处理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保珍 《山西建筑》2003,29(18):35-36
对阳泉市常用地基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从适用范围、设计要点、施工与检验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着重提出了阳泉市常用地基处理方法的特点与适用性。  相似文献   
70.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nd investigate a new category of neurofuzzy networks—fuzzy polynomial neural networks (FPNN) endowed with fuzzy set-based polynomial neurons (FSPNs) We develop a comprehensive design methodology involving mechanisms of genetic optimization, and genetic algorithms (GAs) in particular. The conventional FPNNs developed so far are based on the mechanisms of self-organization, fuzzy neurocomputing, and evolutionary optimization. The design of the network exploits the FSPNs as well as the extended group method of data handling (GMDH). Let us stress that in the previous development strategies some essential parameters of the networks (such as the number of input variables, the order of the polynomial, the number of membership functions, and a collection of the specific subset of input variables) being available within the network are provided by the designer in advance and kept fixed throughout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process. This restriction may hamper a possibility of developing an optimal architecture of the model. The design proposed in this study addresses this issue. The augmented and genetically developed FPNN (gFPNN) results in a structurally optimized structure and comes with a higher level of flexibility in comparison to the one we encounter in the conventional FPNNs. The GA-based design procedure being applied at each layer of the FPNN leads to the selection of the most suitable nodes (or FSPNs) available within the FPNN. In the sequel, two general optimization mechanisms are explored. First, the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is realized via GAs whereas the ensuing detailed parametric optimization is carried out in the setting of a standard least square method-based learn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gFPNN is quantified through experimentation in which we use a number of modeling benchmarks—synthetic and experimental data being commonly used in fuzzy or neurofuzzy modeling. The obtained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superiority of the proposed networks over the models existing in the referen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