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1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9篇
综合类   66篇
化学工业   289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22篇
建筑科学   58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656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13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篇
冶金工业   6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Salty environments are widely known to be inhospitable to most microorganisms. For centuries salt has been used as a food preservative, while highly saline environments were considered uninhabited by organisms, and if habited, only by prokaryotic ones. Nowadays, we know that filamentous fungi are widespread in many saline habitats very often characterized also by other extremes, for example, very low or high temperature, lack of light, high pressure, or low water activity. However, fungi are still the least understood organisms among halophiles, even though they have been shown to counteract these unfavorable conditions by producing multiple secondary metabolites with interesting properties or unique biomolecules as one of their survival strategies. In this review, we focused on biomolecules obtained from halophilic filamentous fungi such as enzymes, pigments, biosurfactants, and osmoprotectants.  相似文献   
52.
一株产白藜芦醇真菌的培养及调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虎杖组织培养过程中分离出1株真菌,对其发酵液提取物进行TLC和HPLC分析证明能产生白藜芦醇,并对其培养条件及白藜芦醇积累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正交优化试验得到最佳培养条件为:20g/L蔗糖、2g/L硝酸铵、自然pH值(6.8~7.0)、温度为28℃,转速100r/min。3mmol/L苯丙氨酸前体物、Mg2+、Zn2+能促进真菌B-39的生长及白藜芦醇的积累,其白藜芦醇含量能达8.6617μg/100ml。  相似文献   
53.
张伟  艾启俊  吴小虎 《食品科技》2008,33(1):182-185
探讨天然植物提取物鹿蹄草素对果品致腐真菌的抗菌作用及机制.采用中药抑菌实验方法测定了鹿蹄草素对苹果轮纹病菌和梨链格孢菌的抑菌活性和时期,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菌体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鹿蹄草素对上述两种真菌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菌效果与浓度呈正相关,培养3d时的EC50分别为0.4076、0.4626 mg/mL;抑菌时期主要是在真菌的快速生长期,使其快速生长期滞后;扫描电镜显示,鹿蹄草素作用下菌体形态发生异常变化,表现为菌丝体之间相互粘连,菌丝粗细不均匀,细胞壁破裂,局部凹陷,部分菌丝断裂,大量内容物外溢,出现空腔等现象,从而发挥其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54.
真菌产生的代谢产物可激活烟草体内抗病防御相兲酶的表达,诱导烟草产生系统抗性,增强烟草对病毒的抗性。本研究对38种植物病原真菌及45种分离自(恩施、襄樊)土壤、烟叶中的真菌进行了过敏性反应实验和系统抗性实验。结果表明,筛选出了对烟草花叶病毒抗性较强的真菌。在烟草上产生过敏反应的菌株有32个;系统抗性实验中对烟草花叶病毒抑制率较高的菌株有16个,其中,油茶炭疽菌、棉花黄萎病菌、esf-13、esf-3、小麦赤霉、立枯丝核菌、E1、esf-6、xfpf-6等菌株的抗性较高,枯斑抑制率均大于70%,最高可达96.44%。抗性较高的真菌可开发为烟草病毒病诱抗剂。  相似文献   
55.
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近年来食用菌的产量和产值均保持增长态势;同时,也是食用菌出口大国,在世界食用菌贸易中占有主要地位。但出口的食用菌产品在国际贸易中频繁遭受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给生产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我国出口食用菌被通报的主要原因为农药残留超标、腐烂或污秽、标签不合格等,其中以农药残留超标为主。为有效应对国际贸易壁垒,促进食用菌产业健康高质量发展,本文选择国际上较为通用的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 CAC)标准为目标之一,梳理归纳我国和CAC的食用菌标准体系内容,并从食品分类体系、品质指标、食品添加剂指标、污染物指标和农药残留指标进行差异性比对分析,期望能够为我国食用菌标准体系进一步的完善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6.
川北地区黑木耳中锌铁铜微量元素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不同产地黑木耳中金属元素含量是否与产地有关,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绵阳、通江、青川、北川等地黑木耳中铜、铁、锌3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样品采用干法灰化和湿法消解进行处理。测定结果表明干法效果较好。同时对方法进行了准确度和精密度测定,其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7%,RSD<3%。结果表明:4种黑木耳都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不同产地黑木耳中同一种元素的含量不同。  相似文献   
57.
丁香提取物对三种果实致腐真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丁香等为试材,测定其对3种常见水果致腐真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丁香乙醇提取物对桔青霉菌、葡萄灰霉菌、苹果褐腐菌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其抑菌能力在100℃下比较稳定,适宜pH范围较广.  相似文献   
58.
微生物预处理对速生杨APMP浆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白腐菌对一段挤压疏解的速生杨木片进行预处理,研究处理前后原料的质量损失、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和对纸浆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处理12d后原料失重6.48%,纤维素、聚戊糖和木素的含量分别降低了4.31%、1.87%和2.44%。处理后制浆废液的CODCr含量从48400mg·L-1下降到43200mg·L-1。在同一打浆转数下,成浆的打浆度、强度性能均高于未处理浆,且打浆能耗降低。纸浆的白度和不透明度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59.
白腐菌预处理对杨木化学制浆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研究了杨木经白腐菌Phellinus Pini预处理前后化学组成的变化;木片腐朽前后扫描电镜分析;预处理对后续KP蒸煮及浆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该白腐菌预处理半个月的结果优于1个月的.前者蒸煮浆料在与对照浆相近的卡伯值情况下能节省1个百分点的用碱量或缩短30min保温时间,而得率分别提高3.19和4.13个百分点,撕裂指数分别提高17.9%和27.1%;裂断长分别提高19.6%和24.6%;耐破指数分别提高23.5%和32.2%.  相似文献   
60.
研究真菌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对面粉粉质及拉伸性能的影响,并考察真菌α-淀粉酶、真菌木聚糖酶和β-葡聚糖酶3种单酶对面包的作用效果。通过正交试验确立20 mg/kg真菌α-淀粉酶、50mg/kg真菌木聚糖酶和50 mg/kgβ-葡聚糖为加工面包的最优化工艺条件。在上述条件下,面包平均体积为885 mL,该体积比不使用酶制剂的平均体积提高了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