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18篇
  免费   1962篇
  国内免费   593篇
电工技术   10667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666篇
化学工业   434篇
金属工艺   771篇
机械仪表   2769篇
建筑科学   152篇
矿业工程   861篇
能源动力   325篇
轻工业   252篇
水利工程   82篇
石油天然气   343篇
武器工业   363篇
无线电   1336篇
一般工业技术   512篇
冶金工业   826篇
原子能技术   41篇
自动化技术   2172篇
  2024年   98篇
  2023年   186篇
  2022年   432篇
  2021年   569篇
  2020年   573篇
  2019年   357篇
  2018年   338篇
  2017年   628篇
  2016年   539篇
  2015年   627篇
  2014年   1212篇
  2013年   935篇
  2012年   1556篇
  2011年   1811篇
  2010年   1223篇
  2009年   1195篇
  2008年   1241篇
  2007年   1797篇
  2006年   1493篇
  2005年   1382篇
  2004年   956篇
  2003年   876篇
  2002年   689篇
  2001年   639篇
  2000年   539篇
  1999年   402篇
  1998年   244篇
  1997年   252篇
  1996年   194篇
  1995年   144篇
  1994年   131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0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4篇
  1961年   6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常规的转角自适应控制方法未能与同步电机的实际运行数据精准结合,导致实际控制中精度不足,因此提出基于关联规则与PLC设计的同步电机高精度转角自适应控制方法。计算同步电机的增益效率,将结果加权处理,得到同步电机转角理想传动比的计算方法。建立关联数据库,基于关联规则优化转角控制增益系数。以适应性系数判断算法终止条件,建立自适应模型结构,得到同步电机中的转角质心偏离距离,设计转角模糊自适应算法。在对比试验中,试验组中适应性系数均值为0.48/0.92 μm,3个对照组的均值分别为0.27/0.82、0.42/0.57、0.26/0.86 μm。通过试验数据可知,基于关联规则与PLC的同步电机高精度转角自适应控制方法比常规算法更适应同步电机的实际运行,具备更高的精度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62.
受到带通滤波器的影响,永磁同步电机(PMSM)脉振注入法中转子位置估算精度较低。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变论域模糊PI的PMSM无传感控制法。利用变论域模糊的方法对转速环上固定的PI参数进行动态调节,达到减少系统延时、提高转子位置估算精度的目的。仿真的结果表明,变论域模糊PI能够用于转子位置估算,并且比传统PI无传感控制法减少了0.331°平均误差。  相似文献   
63.
针对生产中对步进电机运行时间和距离有精确要求的常见工况,设计一套步进电机S曲线控制算法,根据不同的运行要求灵活设定运动过程,设定较少参数即能规划整个运动路径,达到理想的运动效果。设计新型余弦S曲线,搭建MATLAB/Simulink仿真控制模型和硬件测试系统进行仿真和试验验证。结果显示电机实际加减速过程运行平滑,起步稳定振动小,设定参数下可以精确运行,与直接起停相比,运行效果有很大改善。新型余弦S曲线已在全自动号码机项目中得到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64.
曾礼  杜强  陈阳琦 《电机与控制应用》2021,48(8):28-35,43
双向准Z源逆变器驱动永磁同步电机(PMSM)系统在兼具Z源逆变器和PMSM优点的同时,还可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针对双向准Z源逆变器驱动PMSM系统的特点,提出一种快速矢量选择有限集模型预测电流控制(FCS\|MPCC)策略。由双向准Z源网络直流链电压闭环与PMSM电磁功率前馈生成电感电流参考值,由电机转速闭环生成电机电流参考值。通过预测直通(ST)及非直通(NST)状态下的电感电流值并引入电感电流子代价函数以确定是否选择ST状态,进而实现对直流链电压的控制。在NST状态下,结合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策略,仅使目标电压矢量所在扇区的4个矢量参与PMSM定子电流预测和代价函数计算,以选择最优的开关状态,在实现对PMSM转速控制的同时减小在线计算量。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实现对双向准Z源逆变器的升压及PMSM牵引或制动工况下的转速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稳态及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65.
为获得某地铁车辆永磁同步电机的噪声特性,开展了永磁同步电机的电磁力波理论分析和振动噪声测试,从A计权声压级、1/3倍频程和色谱图等指标分析不同测试工况与转速下的噪声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永磁同步电机噪声主要由电磁振动产生,加速过程的主要频谱成分是48阶、56阶和104阶等阶次成分以及以开关频率及其倍频为中心的调制成分,减速过程无开关频率作用,其余阶次成分一致;电机在316 Hz、440 Hz和910 Hz等频率处存在局部模态,在电机阶次激励作用下易引发共振。振动噪声测试及特性分析可为永磁同步电机的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6.
为了在极高磁道密度(TPI)的硬盘中快速寻道定位、读取数据,研发了一种新型高带宽驱动器组件.该新型高带宽驱动器的音圈电机(VCM)具有独特的音圈结构和磁极(体)排列.在电磁设计中,应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FEA)对一些关键电磁参数及主要结构尺寸进行了优化;预测了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表明,新型音圈电机驱动器产生的电磁力形成了纯力矩,降低了轴承和轴上的反作用力,与传统驱动器相比,更好地抑制了影响伺服带宽的横向准刚性体震动模式(QR模式),使驱动系统能在高TPI下快速跟踪和精确定位.实验测试了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与理论设计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67.
为了获得转速平稳、调节快速的无刷直流电机(BLDCM)输出,对BLDCM控制和驱动系统进行了设计。分析了BLDCM的运行原理和转矩波动原因,并采用Buck电路直接驱动解决了转矩波动的问题。针对传统PID调速慢、精度低以及参数调节困难等问题,采用了BP神经网络对PID进行参数调节。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上搭建了系统的各个模块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系统调节速度快,控制过程中超调小,转速平稳,转矩波动减小。  相似文献   
68.
吴昊  刘旻 《中国冶金》2022,32(11):135-141
为改善ADC12铝合金的耐腐蚀性能,通过超声熔铸法制备ADC12-0.5La铝合金,并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硬度计、浸泡腐蚀试验和电化学工作站研究了T6热处理和稀土La改性对ADC12铝合金的微观组织、硬度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6态ADC12-0.5La铝合金微观组织明显细化,α-Al尺寸减小,形貌变圆整,共晶Si相和AlFeMnSi相细化为短棒状。相比于ADC12铝合金,T6态ADC12-0.5La铝合金硬度达到117.7HV,提高了26.8%,腐蚀电流密度降低了10.7%,腐蚀电位上升了64.4%,腐蚀速率降低了54.4%,腐蚀表面平坦且光滑,表现为较轻微的晶间腐蚀。T6态ADC12-0.5La铝合金提高了腐蚀电位,Al-La-Cu稀土相阻碍了电子移动,铝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69.
谢祖锡 《铸造》2006,55(2):116-119
扼要介绍了用气冲气推成形触头造型机制造电机壳铸型的成型过程及其实砂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工作气压为0,4 ̄0.45MPa的条件下,气冲气推成形触头造型机对电机壳类铸型的紧实,实砂效果十分理想,砂型紧实度高而且均匀。  相似文献   
70.
Reproducing the smooth vocal tract trajectories is critical for high quality articulatory speech synthesis.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daptive neural control scheme for such a task using fuzzy logic and neural networks. The control scheme estimates motor commands from trajectories of flesh-points on selected articulators. These motor commands are then used to reproduce the trajectories of the underlying articulators in a 2nd order dynamical system. Initial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control scheme is able to manipulate the mass-spring based elastic tract walls in a 2-dimensional articulatory synthesizer and to realize efficient speech motor control. The proposed controller achieves high accuracy during on-line tracking of the lips, the tongue, and the jaw in the simulation of consonant–vowel sequences. It also offers salient features such as generality and adaptability for future developments of control models in articulatory synthe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