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7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32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207篇
化学工业   409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455篇
矿业工程   59篇
能源动力   54篇
轻工业   21篇
水利工程   77篇
石油天然气   11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43篇
冶金工业   68篇
原子能技术   8篇
自动化技术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n recent years it has been recognised by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nations that there is considerable energy potential within MSW. As a result many countries have established R,D& D programmes to examine methods of exploiting this potential. The IEA's MSW Conversion Activity was set up in 1986 to provide an infrastructure for sharing information and co-ordinating work in this area internationally. This Activity was extended in 1989 and currently a total of 9 nations participate in it.

To cope with the wide scope of the area (encompassing both biological and thermal processing of MSW) the Activity was divided into three subgroups or Expert Working Groups (EWGs). Each of these dealt with a distinct area of expertise:

1. •Downstream effects of source separation and screening of MSW
2. •Sampling and analytical protocols
3. •Landfill gas

In addition to these groups a central secretariat based at Harwell (UK) has provided guidance, established and administered databases of contacts and produced a series of national report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Activity and discusses work proposed for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2.
KMnO4药剂与紫外光联用去除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高锰酸钾药剂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锰酸钾不仅能用于微污染物的处理,同样也可用于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处理高锰酸钾药剂与紫外光联用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具有优良的除污染效能.CODcr去除率达80%,UV335退色率达95%以上.还具有很好的灭菌作用.是一种高效、经济的除污染技术.在垃圾渗滤液的深度处理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可持续性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类进入21世纪后,面临社会、经济、环境等诸多问题,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的必然选择。文中对城市生活垃圾现状及卫生填埋、堆肥、焚烧等处理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阐述,指出必须对垃圾进行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为我国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针对热气机连续燃烧的特点,采用稀薄燃烧和燃气再循环技术,开发了一套新型旋流扩散燃烧系统和燃烧控制逻辑,建立了利用热气机回收填埋气发电的试验系统,在垃圾填埋场进行了现场系统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改装了燃烧垃圾填埋气燃烧器的热气机系统启动容易,对甲烷浓度适应范围广,燃烧完善,燃烧室内温度分布均匀合理,污染物排放低,并且实现了热气机发电系统无人值守运行.  相似文献   
5.
基于传输线模型的垃圾填埋场渗漏定位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首先介绍了时域反射法(TDR)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将其应用在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漏检测的基本构想。建立了填埋场渗漏检测的传输线模型,并推导了单一漏洞模型的公式,给出了实验原理和理论上可行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厌氧-好氧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脱氮性能,采用ASBR联合脉冲进水SBR(脉冲SBR)处理高氨氮实际垃圾渗滤液。ASBR的水力停留时间为2d;中间水箱调节脉冲SBR的进水C/N(3~5)和NH4+-N浓度;脉冲SBR采用3次等量进水模式,运行周期分为4个缺氧段和3个好氧段,不投加外碳源,缺氧4利用污泥内碳源进行反硝化。结果表明,串联运行时期(157d)系统获得了高效的脱氮性能。ASBR进水COD为7 338~10 445mg.L-1,去除率在83%以上;脉冲SBR进水NH4+-N浓度分4个阶段逐步提高至912.0±41.7mg.L-1,总氮(TN)去除率在90%以上,出水总氮小于40mg.L-1;系统COD和总氮去除率分别在87%和97%以上。单个缺氧4进程内的内源反硝化速率(DNR)会由快变慢,而其平均理论内源反硝化速率(TDNRm)达到了1.531mgN.h-1.gMLVSS-1。在不使用物化预处理和不投加外碳源的情况下实现了对渗滤液的深度脱氮。  相似文献   
7.
极低放废物的填埋处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极低放废物所含放射性水平很低,可以采用简易和经济的填埋方法处置。本文概述了区分极低放废物的意义,极低放废物的定义和限值,介绍了国外极低放废物的处置方法,并对我国的极低放废物处置提出了建议意见。  相似文献   
8.
采用UASB-外置式MBR-NF组合工艺对生活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处理规模为50 m~3/d。介绍了该工程的设计和运行情况,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耐冲击负荷,生物降解效率高,出水稳定,处理效果良好,出水水质满足GB 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一般污染物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9.
芬顿+改良活性炭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铁刚 《广州化工》2014,(18):170-171
主要研究了芬顿+改良活性炭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考察了初始运行的处理效果,CODCr、SS、色度均能达标,UV254(反映腐殖酸类物质的量)的去除效果表较明显。对吸附剂的实际吸附能力进行了考察,一级吸附在运行110天时才出现吸附效率明显降低,二级吸附在一级吸附能力下降时可以保证较高的去除率(70%以上)。该工艺深度处理中晚期垃圾渗滤液药剂费和活性炭更换费之和为21.27元/吨水,可以满足渗滤液处理的经济性要求。  相似文献   
10.
高氨氮垃圾渗滤液SBR法短程深度生物脱氮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实际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为研究对象,应用SBR系统对该类废水短程生物脱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重点考察了短程生物脱氮实现、稳定及系统的脱氮性能.结果表明,经过95天的运行,SBR系统成功实现并维持了稳定短程生物脱氮,平均亚硝积累率在92.5%以上.获得了稳定的脱氮性能,NH4+-N,TN平均去除率分别在97.2%和91.7%以上.DO、ORP和pH曲线的特征点能够准确判断硝化和反硝化终点,可作为SBR处理垃圾渗滤液短程生物脱氮过程的控制参数.相对于氨氧化菌,亚硝酸盐氧化菌对FA、FNA更敏感,因此两者协同作用抑制亚硝酸盐氧化菌活性,再辅以过程控制,能够准确判断硝化终点,实现NOB从系统硝化菌群中逐渐被淘洗,AOB成为优势菌种的目标,这是系统长期维持稳定短程生物脱氮的决定因素,FISH检测结果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