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55篇
  免费   1330篇
  国内免费   799篇
电工技术   436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985篇
化学工业   749篇
金属工艺   868篇
机械仪表   403篇
建筑科学   1695篇
矿业工程   1250篇
能源动力   289篇
轻工业   219篇
水利工程   695篇
石油天然气   1706篇
武器工业   99篇
无线电   42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60篇
冶金工业   632篇
原子能技术   110篇
自动化技术   466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283篇
  2021年   367篇
  2020年   379篇
  2019年   350篇
  2018年   308篇
  2017年   380篇
  2016年   439篇
  2015年   474篇
  2014年   644篇
  2013年   640篇
  2012年   733篇
  2011年   768篇
  2010年   561篇
  2009年   634篇
  2008年   572篇
  2007年   643篇
  2006年   619篇
  2005年   482篇
  2004年   421篇
  2003年   356篇
  2002年   308篇
  2001年   254篇
  2000年   217篇
  1999年   217篇
  1998年   164篇
  1997年   137篇
  1996年   138篇
  1995年   118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满足精密大坝变形测量的要求,通过数值模拟的手段,计算、分析了真空激光波带片衍射成像测量系统中激光束的漂移对系统测量造成的影响,得到若干有益的结论:采用合适的限位孔后可以消除激光束光轴侧移对测量造成的影响,激光束光轴的倾斜并不会影响像斑主极大的位置,但会影响次极大的位置,而且可能造成像斑亮度过暗而影响测量.通过对该实际系统的运行考核,证实了数值模拟结论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92.
碳酸盐岩岩溶风化壳由多期喀斯特化与后期构造运动叠加改造的孔、洞、缝等组成,形成了大小不等、空间形态复杂的储集体,此类储层非均质性强,难以预测和表征。设计了不同尺度溶洞和裂缝的碳酸盐岩岩溶风化壳物理模型,采用超声定比观测方法对地震波的传播能量和反射结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理想条件下溶洞与裂缝可形成强短反射和杂乱反射,极不规则溶洞和洞缝的复杂联合体均表现为反射背景上的杂乱反射。利用强振幅聚类分析和不连续性检测等手段对塔中卡1区的叠后地震资料进行了储层预测和识别,卡1区的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储层表现出强短反射和反射背景上的局部杂乱反射这2种地震微相。利用古构造起伏趋势和波形检测等辅助方法,进一步证实了这些反射异常与卡1区岩溶缝洞地质成因的关联性。综合分析认为,卡1区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储层发育程度较弱,在构造高点部署的2口异常区外的探井实钻数据也证实了这一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993.
川北阆中-南部地区茅口组礁滩相储层预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四川盆地北部阆中-南部(地名)地区处于川北坳陷与川中隆起的斜坡部位,具有优越的油气成藏条件。下二叠统茅口组沉积时处于台地边缘相带,东吴运动使其顶部长时间暴露地表。这种沉积环境不仅在沉积期有利于礁滩相岩溶改造型储层的发育,而且在成岩期也有利于建设性成岩作用的发生,同时还有利于裂缝的发育,因而对茅口组礁滩相储层进行预测对本区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参考川东北普光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结合本区茅口组储层特征,对研究区储层地震响应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茅口组有利的储层发育带:位于工区西南部呈NW-SE条带状展布的礁滩相储层。  相似文献   
994.
合肥盆地侏罗纪的沉积格局与盆地成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合肥盆地一系列地震剖面对侏罗系残留厚度及沉积相的恢复,盆地内侏罗系呈现为南厚北薄、东厚西薄 的格局,在盆地南部和东部同时存在着沉积-沉降中心带,大别造山带和张八岭隆起都为盆地的重要物源区。盆 地侏罗纪时总体上为大别造山带北部的前陆盆地,同时东部还出现了受控于郯庐断裂带的走滑挠曲盆地。盆地内 侏罗系的沉积,一方面指示了大别造山带在早侏罗世出现了快速隆升;另一方面表明郯庐断裂带起源于华北与华 南板块的陆-陆碰撞中。  相似文献   
995.
蒋平 《特种油气藏》2002,9(3):18-19,23
辽河滩海地区已发现的稠油主要分布在月东地区,特殊的油田性质和地理条件给该区稠油开发带来了很大难度。本文从钻井、地质、测井、地震等多方面入手,结合试油、试采等资料,对该区油藏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为下步稠油开发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996.
北票矿区地质动力区划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段克信 《煤炭学报》1995,20(4):337-341
地质动力区划法用以揭示地壳的区域岩体断块结构以及评估其力学状态,逐级使用地形图并结合其它方法查清活断裂,由各级活断裂所分割的Ⅳ级断块结构,展出了矿区现今构造运动的结果,以此为构造格架,确定主应力方向和构造应力区,进行区域构造应力场数值模。  相似文献   
997.
煤与瓦斯突出分形预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刘明举  刘希亮 《煤炭学报》1998,23(6):616-619
以几个典型矿井为研究对象,应用分形几何理论和方法对地质构造进行定量描述,并分析其和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程度的关系。确定了矿井断层网络分布的分形特征,初步建立了其分维持特征与突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突出与非突出井田的断层分布均服从分形规律;井田吕断层分布的分维值与瓦斯突出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等重要结论。为突出带预测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98.
中等含水层下留设防砂煤柱开采的试验与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百善煤矿主采煤层上方直接覆盖有22-27m的砂砾石含水层,严重威胁矿井的安全生产。为了安全合理地开采,进行了矿区水文地质和上覆岩层岩石力学、水理性质以及“两带”高度试验。结果表明:含水层内含黏量较高,垂直渗透能力较弱;所留煤柱属软弱或极软弱类型;风化带内黏土矿物含量较大;吸水后体积膨胀,再生隔水能力强;受采动影响后,具阻水和抑制导水裂隙带继续发展的双重作用;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取得了将垂高50m的防水煤柱缩小到12-20m防砂、防塌煤柱的技术突破,安全地多采煤600多万t,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99.
断裂带老顶的判别准则及在浅埋煤层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侯忠杰 《煤炭学报》2003,28(1):8-12
从20世纪50年代的铰接岩块假说到砌体梁理论的建立,都把断裂带老顶结构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讨论有关断裂带老顶结构假说和理论的基础上,根据老顶初次断裂拱式平衡和周期断裂砌体梁平衡条件,考虑到岩块间铰点挤压接触面的实际高度,推导出了断裂带老顶判别的理论公式,即老顶分层厚度大于其下自由空间高度1.5倍时该分层进入断裂带,通过与实际观测值及所建立的经验公式比较,证明理论公式的计算值与实际一致,从而使长期悬而未解的断裂带老顶层位问题在理论上得以解决,同时也进一步说明了浅埋煤层组合关键层覆岩全厚切落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000.
The effect of extended discontinuities in a hard rock mass on regularities of forming explosive fracture zones is considered. The comparison of the numerical and in situ experimental results permits to conclude that, in common with the known effect of seismic blast wave screenage, transformation of the wavefront configuration is of drastic importance. In a number of cases, that results in the generation of complex-structured fracture zones: new fractured zones can form beyond unbroken areas.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similar effects may cause redistribution of the blast energy and, as a consequence, the higher seismic efficiency produced by flat charge blasting as compared with concentrated charge blasting.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Fiziko-Tekhnicheskie Problemy Razrabotki Poleznykh Iskopaemykh, No. 3, pp. 65–76, May–June, 20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