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4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45篇
电工技术   19篇
综合类   73篇
化学工业   471篇
金属工艺   99篇
机械仪表   35篇
建筑科学   6篇
矿业工程   38篇
能源动力   14篇
轻工业   19篇
石油天然气   58篇
武器工业   5篇
无线电   66篇
一般工业技术   93篇
冶金工业   963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5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10.0对管道瞬时液相扩散连接接头处的残余应力分布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冷却的初始阶段,焊缝及两侧的母材处的应力急剧下降,残余应力在此产生;冷却后,焊缝处应力下降,且低于两侧母材处的应力;其连接接头的最大应力出现在靠近焊缝两侧的母材上,中间层可以缓和应力的分布。  相似文献   
992.
993.
 含铬型钒钛混合料制粒效率低,料层透气性差,严重影响了其发展低温高料层烧结。在基准方案基础上,通过烧结杯试验研究了生石灰配比、混合料水分、润湿时间和制粒时间对含铬型钒钛混合料烧结的影响,并对强化制粒效果进行了观察。试验结果表明:在碱度为2.15、配碳量为3.2%(质量分数)、混合料配加生石灰为5%、水分为7.5%、消化时间为10 min,制粒时间为8 min时,平均粒径[d]、拟似粒化指数[GI0]、制粒效率[E]、抗粉化指数[B]分别由2.26 mm、66.30%、54.11%、48.15%提高到2.58 mm、80.43%、90.82%、73.53%,烧结速度、成品率、利用系数、转鼓强度分别由16.54 mm/min、70.39%、1.22 t/(m2·h)、55.36%提高到19.70 mm/min、77.94%、1.64 t/(m2·h)、59.36%。含铬型钒钛混合料对水分敏感度高,应严格控制水分波动。采用强化制粒措施,提高料层透气性,增加氧势,可提高烧结矿中铁酸钙质量分数改善其矿物组成与结构,提高产质量。  相似文献   
994.
何木光  肖均  郭刚  宋剑 《中国冶金》2013,23(2):21-25
在攀钢高碱度钒钛矿烧结的条件下,为了强化大富矿配比下的钒钛矿烧结,运用正交试验手段,研究了 高富矿配比对钒钛磁铁精矿烧结的影响。正交试验结果最佳组合为(质量分数):水分为7.1%、燃料配比为 4.9%、碱度 为2.9、富矿配比为34%。表明高碱度下大富矿配比烧结适宜采取“中水、高碳、高碱度、中富矿配 比”的操作方针。  相似文献   
995.
随着鞍钢自产铁精矿供应量逐年减少,扩大进口矿用量成为必然。本文根据鞍钢炼铁总厂烧结车间和西区烧结车间的原料条件,在实验室进行了配加巴西南部粉矿的烧结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配加巴西粉矿后超过20%后,烧结矿的转鼓强度下降幅度明显。随着巴西南部粉矿配比增加,垂直烧结速度增大,利用系数提高,燃耗略有提高。(2)相同配比条件下,配矿C方案时烧结矿转鼓要高于A、B方案,但烧结速度较慢、烧结机利用系数低,烧结燃耗增加。(3)配加巴西粉矿后超过20%后,烧结矿的低温还原粉化趋于严重。相同配比条件下,配矿C方案时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最优。据此认为:采用巴西南部粉矿配比不超过20%时,可获得较好的烧结指标。工业应用中应避免采用B配矿方案。  相似文献   
996.
环冷机分层布料仿真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提高环冷机“余热利用区”出口烟气温度和环冷机的余热回收利用率为目标,对某钢铁企业420 m2环冷机进行了分层布料仿真实验研究。以多孔介质模型为基础,结合Fluent软件的UDF和UDS功能,建立气、固局部非热力学平衡的双能量方程模型,以Fluent软件为计算平台,建立了烧结矿冷却过程求解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对不同的分层布料工况及常规布料工况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到了最优分层布料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按粒度对环冷机烧结矿实行分层布料可有效提高环冷机“余热利用区”出口烟气温度和环冷机的余热回收利用量,余热回收利用量比常规工况提高了23.2%,出口烟气平均温度比常规工况提高了43.72 K。  相似文献   
997.
以溶胶-凝胶法合成的HMS分子筛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的Cr(Ⅲ)/HMS负载型催化剂。考察了不同铬源、负载量对甲苯液相双氧水氧化制备苯甲醛的影响,并利用XRD、FTIR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铬离子已经进入到载体HMS的骨架。以硝酸铬为铬源,铬负载量为15%的催化剂效果最好,甲苯的转化率为20.8%,苯甲醛的选择性达31.7%。并对甲苯液相氧化的反应机理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98.
以柴油加氢精制装置多种工况的基本数据为计算基础,考察上流式反应器内液相体积分率的变化规律以及相关操作参数对液相体积分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上流式反应器内从催化剂床层入口到出口是液相体积分率逐渐增加的过程,操作压力、操作温度和补充氢的组成对反应器内液相体积分率的影响很小,但循环比和注氢方式对其影响较大,液相体积分率随循环比的增加而增加,多点注氢方式可以提高催化剂床层的液相体积分率。反应器出口液相体积分率可以通过数学关联公式预测,以实现连续液相加氢生产的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999.
李文武 《中国冶金》2012,22(4):30-34
介绍首钢京唐烧结厂2×500 m2烧结机的设计特点及投产后的生产情况,阐述了大型烧结机的设计思路,同时说明了适应大型烧结机生产所采用的配套技术装备,文章中还对设备大型化所做的技术创新和先进的节能降耗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大型烧结机和环冷机的成功建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使中国在烧结设备自行设计、制造及安装水平上都上了一个新台阶。项目自2009年投产后,生产运行平稳,各项指标均已达到先进水平,充分体现了大型烧结机产品质量好、生产管理方便、成本低、节能降耗、环境友好、自动化水平高、劳动生产率高等优点,有力地推进了中国烧结大型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00.
Graphene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as a new nano-carbon for its uniqu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However, production and dispersion of unfunctionalized graphene are still big challenges. Herein, we demonstrate a simple method for preparation and dispersion of such graphene with low cost and non toxicum. This approach is achieved by exfoliating graphite in an ethanol/water mixture and forming stable dispersion of mono- and few-layer graphenes. The ratio of ethanol/water in the mixture is found to be crucial to both the exfoliation and dispersion processes. Exfoliation in pure water or pure ethanol produces no graphene. This method avoids the conventional use of harsh oxidants and surfactants; therefore, the graphitic structure is well maintained without destruction. Benefiting from the use of ethanol and water, it can be easy to prepare transparent and conductive graphene films by vacuum filtering or spray method, and does not need special post-treatment to remove the impurity, which could be beneficial fo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electronic, optic and energy are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