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27篇
  免费   1316篇
  国内免费   845篇
电工技术   432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962篇
化学工业   791篇
金属工艺   975篇
机械仪表   404篇
建筑科学   1664篇
矿业工程   1248篇
能源动力   294篇
轻工业   211篇
水利工程   692篇
石油天然气   1708篇
武器工业   109篇
无线电   43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14篇
冶金工业   662篇
原子能技术   113篇
自动化技术   373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282篇
  2021年   370篇
  2020年   385篇
  2019年   351篇
  2018年   304篇
  2017年   383篇
  2016年   442篇
  2015年   473篇
  2014年   642篇
  2013年   641篇
  2012年   731篇
  2011年   759篇
  2010年   553篇
  2009年   640篇
  2008年   567篇
  2007年   631篇
  2006年   620篇
  2005年   502篇
  2004年   423篇
  2003年   371篇
  2002年   315篇
  2001年   258篇
  2000年   232篇
  1999年   227篇
  1998年   172篇
  1997年   146篇
  1996年   140篇
  1995年   118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Influence of aggregates on chloride diffusion coefficient into mortar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e of aggregates on chloride ion ingress, mortar specimens were cast with different aggregate size distribution and the same aggregate volume content. One side of the specimen was in contact with alkaline solution containing sodium chloride. The process of chloride ingress is due to diffusion. The effect of the interfacial transition zone (ITZ) around aggregate and of the tortuosity due to aggregates have been taken into account for interpreting the experimental data obtained. These two competing effects have been quantified by using the theory of composite materials. It appears that 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 varies as a function of the ITZ volume content and of the tortuosity.  相似文献   
92.
苏晓渝 《现代化工》2006,26(1):62-66
由于市场、人力资源及成本的优势,跨过公司在我国的投资不断增加,我国已成为全球研发投资项目的最大积聚地。介绍了近几年跨国化工企业在我国投资的项目情况,新一轮的投资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随着众多跨国公司的签约,催生了南京化学工业园区、上海化学工业区、泉州泉港石化工业区,惠州大亚湾石油化学工业区,同时也将一体化基地的理念带入中国。  相似文献   
93.
张新雨  刘丁  汪姣  李琦 《控制理论与应用》2014,31(10):1310-1317
为去除单晶炉热场温度测量信号中的低频干扰、提高温度信号的估计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跨维模拟退火(trans dimensional simulated annealing,TDSA)的单晶炉热场温度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将AIC(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信号个数判断准则纳入采样机制中以便对干扰个数采样估计,进而利用所设计的基于信号频谱和轮盘赌思想的Metropolis Hastings机制对相应个数的干扰频率进行采样,最后设计了混合均匀和高斯采样机制对单晶炉热场温度进行采样估计.仿真和单晶炉工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干扰个数未知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抑制低频干扰、准确检测单晶炉热场的温度.  相似文献   
94.
马骏  史隽  张磊  吕浩  应汉杰 《化学工程》2007,35(10):16-19
针对5’-单磷酸腺苷(5’-AMP)在溶析结晶中易出现爆发结晶的问题,分别采用静态法和激光法测定了293—323 K下5’-AMP在纯水以及溶剂体积比为0.3—2.0的乙醇-水体系中的溶解度和超溶解度,以指数经验关联式建立了超溶解度关联式,并在试验条件下考察了温度、乙醇流速、pH值和搅拌速率对介稳区宽度的影响。运用中心复合设计预测了5’-AMP在本溶析结晶体系中介稳区间,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5’-AMP在结晶条件优化前后晶体形态的变化情况,为工业生产中提高结晶产品质量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5.
单轴红外姿态测量系统在测量小型无人机姿态角时存在盲区,通过增加一组与原轴线相垂直的红外传感器,形成双轴姿态测量系统,对盲区进行补偿。两组红外传感器一定有一组位于倾角可测区域,通过测试目标轴的输出温差的大小,判断位于可测区域的轴线,可实现对目标轴姿态角的解算。首次采用数字式输出红外热电堆传感器设计实现了180°无盲区的姿态角测量模块,经过测试,其静态误差小于2°。  相似文献   
96.
硫代苄基半胱氨酸结晶介稳区的测定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了硫代苄基半胱氨酸(SBC)在不同的温度、pH值下的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及SBC的结晶介稳区。并应用经典成核理论,计算得到固液界面张力σ,预测了SBC的结晶介稳区,理论计算值与实验数值非常相近,表明Mullin估算方法对于氨基酸类化合物结晶分离研究,仍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7.
为了实现瀑布沟、深溪沟电站的实时联合运行控制,基于分层调管的原理,以深溪沟电站水位控制为目标,提出了一套能够实现瀑布沟和深溪沟两站水量与电量平衡的厂间负荷实时分配策略及求解流程。针对厂间负荷分配时,不同机组组合下的虚拟单台机组的发电特性曲线和振动区,分别采用动态规划技术和集合区间运算法给予求解,同时还给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厂间联合躲避振动区的策略。在此基础上,开发的集控侧梯级AGC系统,已成功地应用到了大渡河瀑布沟和深溪沟梯级实时联合运行控制中,且计算结果满足实际运行工况的要求。  相似文献   
98.
在等强度点源离岸排放条件下,从简化二维移流扩散方程的解析解出发,探讨了考虑两岸反射作用的中宽河流污染混合区的计算方法。给出了污染混合区边界形状曲线与量纲一方程的形式;采用迭代计算和试算比较法,给出了靠岸与离岸两种类型混合区各几何特征参数(坐标)、面积及面积系数与相对离岸距离的关系曲线,提出了以相对离岸距离a'作为判据的排放类型分区条件。给出了河流岸边、离岸与中心排放的分类判别准则:(1)当0≤a'≤a'1时,简化为岸边(近岸)排放类型;(2)当a'1a'a'2时,称为离岸排放类型;(3)当a'2≤a'≤0.5时,简化为中心排放类型,并给出了岸边排放类型与离岸排放类型的临界相对离岸距离a'1和中心排放类型与离岸排放类型的临界相对离岸距离a'2的表达式。通过回归分析,给出了中宽河流离岸排放类型混合区主要特征参数的实用计算公式,可作为中宽河流污染混合区范围计算和排污口位置优化设计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
鉴于水布垭电厂机组频繁穿越振动区,会引起机组零部件金属和焊缝中疲劳破坏区的形成和扩大,从而使之发生裂纹,甚至损坏而报废等。为避免水布垭电厂频繁穿越振动区,引起机组损坏,分析了引起机组穿越振动区的原因,提出了解决措施,使机组运行在最优工况下。  相似文献   
100.
聚合物—铝酸—钙界面组成与结构的XPS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复合材料界面的角度,采用XPS综合方法研究了水泥基聚合物复合材料的高强特别是高抗弯强度的微观机理。结果表明,在材料界面上存在明显的电子结合能化学位移效应,并被证实为聚合物与无机水泥的化学键合所致。界面层的深度分析发现,掺加聚合物的材料界面具有良好的化学和物理结构。作者认为这种材料的高强机理主要是由于两种基质界面间的有效化学键合作用,形成了良好的界面结构,因此,可认为这种作用大于有的学者所解释的聚合物的单一物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