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28篇
  免费   344篇
  国内免费   200篇
电工技术   352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625篇
化学工业   256篇
金属工艺   633篇
机械仪表   519篇
建筑科学   1533篇
矿业工程   193篇
能源动力   45篇
轻工业   284篇
水利工程   239篇
石油天然气   192篇
武器工业   66篇
无线电   156篇
一般工业技术   465篇
冶金工业   839篇
原子能技术   10篇
自动化技术   264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326篇
  2013年   243篇
  2012年   401篇
  2011年   429篇
  2010年   361篇
  2009年   394篇
  2008年   340篇
  2007年   492篇
  2006年   445篇
  2005年   405篇
  2004年   314篇
  2003年   278篇
  2002年   236篇
  2001年   174篇
  2000年   176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运用力学方法建立了穿孔机后台架的力学模型,导出了顶杆挠度曲线方程,给出了顶杆临界压力及顶杆长度之间的关系式,为穿孔机后台架的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2.
陈建祥  许秀娟 《轧钢》2006,23(1):66-67
针对在棒材切分轧制中使用普通轧辊存在的问题,采用了碳化钨辊和合金辊,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介绍了在使用两种轧辊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3.
70m/min PC钢棒生产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生产率达70m/min的PC钢棒生产线的构成及其运行原理,以φ9mm的钢棒为例,给出系统运行的电气参数,并分析对比了该生产线热处理与其他同类生产线的吨电耗。经该线处理的PC钢棒产品的力学性能达到国标。结果表明本系统是高效率的,高质量的,高稳定性的PC钢棒生产线。  相似文献   
84.
为研究裂纹对扭杆安全运行的影响,采用扩展有限元法(eXtended Finite Element Method, XFEM)对其进行裂纹扩展分析,并结合正交实验法研究裂纹参数对扭杆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裂纹的长度对扭杆强度影响最大,裂纹的形状对扭杆强度影响最小.该数值分析方法可应用于扭杆的设计和检修中.  相似文献   
85.
通过四川松林河洪一水电站竖井扩挖施工的工程实例,介绍了小断面(开挖断面直径4 m)、长竖井(225.8 m)在岩石破碎、裂隙发育等诸多不利条件下,利用LM200型反井钻机施工导井,正扩挖法扩挖的施工方法和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86.
以宁夏电投钢铁有限公司棒线材复合线为背景,结合工艺布置和工作原理,讨论了棒线材复合线控制系统设计方案。以GE PACRX7i为控制器核心,基于Profibus网络、工业以太网进行数据通讯,实现了即能生产棒材又能生产线材要求。  相似文献   
87.
Greedy scheduling heuristics provide a low complexity and scalable albeit particularly sub-optimal strategy for hardware-based crossbar schedulers. In contrast, the maximum matching algorithm for Bipartite graphs can be used to provide optimal scheduling for crossbar-based interconnection networks with a significant complexity and scalability cost. In this paper, we show how maximum matching can be reformulated in terms of Boolean operations rather than the more traditional formulations. By leveraging the inherent parallelism available in custom hardware design, we reformulate maximum matching in terms of Boolean operations rather than matrix computations and introduce three maximum matching implementations in hardware. Specifically, we examine a Pure Logic Scheduler with three dimensions of parallelism, a Matrix Scheduler with two dimensions of parallelism and a Vector Scheduler with one dimension of parallelism. These designs reduce the algorithmic complexity for an N×NN×N network from O(N3)O(N3) to O(1)O(1), O(K)O(K), and O(KN)O(KN), respectively, where KK is the number of optimization steps. While an optimal scheduling algorithm requires K=2N−1K=2N1 steps, by starting with our hardware-based greedy strategy to generate an initial schedule, our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matching scheduler can achieve 99% of the optimal schedule when K=9K=9. We examine hardware and time complexity of these architectures for crossbar sizes of up to N=1024N=1024. Using FPGA synthesis results, we show that a greedy schedule for crossbars, ranging from 8×8 to 256×256, can be optimized in less than 20 ns per optimization step. For crossbars reaching 1024×1024 the scheduling can be completed in approximately 10 μs with current technology and could reach under 90 ns with future technologies.  相似文献   
88.
随着网络技术与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站页面设计也越来越受重视,优秀的网页虽然各有特色,但都遵守最基本的原则即保证页面的一致性。通过从页面结构、色彩、导航栏以及页面标准元素功能四个角度分析应如何设计网站页面,既保证页面之间的一致性,又使得读者不会因页面风格过于一致而产生视觉疲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本的保证页面一致性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9.
大型发电机定子线棒端部防晕层温度和电场分布是表征防晕结构性能的重要参数,关系着发电机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工频电气试验过程中,防晕材料的电导损耗是线棒端部绝缘温度梯度分布的主要原因,电场分布取决于防晕层电导和主绝缘电容,而电导率又是电场强度的函数,因此发电机定子线棒端部防晕结构温度场和电场的计算是一个相互耦合的过程。本文借助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分析软件多物理场仿真功能,以某大型水氢冷发电机定子线棒端部防晕结构作为研究对象,仿真分析了其工频状况下的电场分布情况和时域条件下的温度场分布情况,以匹配线棒端部防晕结构设计开发过程。将仿真温度场结果与真机线棒试验结果对比,两者吻合较好,为进一步优化设计防晕结构和材料参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0.
采用先驱体浸渍裂解法(即PIP法)制备出3种不同短切碳纤维(C_(sf))体积分数的圆柱形短切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C_(sf)/SiC复合材料)试件,通过高温加热装置和自组装功能的霍普金森压杆装置对试件进行高温和动态荷载耦合作用下的冲击压缩试验,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C_(sf)/SiC复合材料断口形貌,对试件的破坏形态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采用PIP法制备的C_(sf)/SiC复合材料试件中C_(sf)分布均匀,在外应力作用下C_(sf)/SiC复合材料试件发生破坏,碳纤维和碳纤维束与SiC基体脱粘被不断拔出。试件的抗压强度随C_(sf)体积含量的增加而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C_(sf)体积含量为21%的试件抗压强度最高,为96.55 MPa。与常温相比,在高温压缩试验中随着复合材料试件平均温度的升高,C_(sf)/SiC复合材料试件破碎后的块度越来越大,整体性越来越好,当温度达到300℃时,C_(sf)体积含量对C_(sf)/SiC复合材料试件抗压强度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