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72篇 |
免费 | 560篇 |
国内免费 | 32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76篇 |
综合类 | 357篇 |
化学工业 | 1417篇 |
金属工艺 | 451篇 |
机械仪表 | 52篇 |
建筑科学 | 93篇 |
矿业工程 | 106篇 |
能源动力 | 380篇 |
轻工业 | 136篇 |
水利工程 | 35篇 |
石油天然气 | 178篇 |
武器工业 | 36篇 |
无线电 | 7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479篇 |
冶金工业 | 422篇 |
原子能技术 | 74篇 |
自动化技术 | 9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46篇 |
2022年 | 97篇 |
2021年 | 136篇 |
2020年 | 167篇 |
2019年 | 122篇 |
2018年 | 108篇 |
2017年 | 128篇 |
2016年 | 152篇 |
2015年 | 157篇 |
2014年 | 191篇 |
2013年 | 282篇 |
2012年 | 271篇 |
2011年 | 239篇 |
2010年 | 164篇 |
2009年 | 215篇 |
2008年 | 173篇 |
2007年 | 211篇 |
2006年 | 222篇 |
2005年 | 156篇 |
2004年 | 145篇 |
2003年 | 159篇 |
2002年 | 117篇 |
2001年 | 104篇 |
2000年 | 84篇 |
1999年 | 56篇 |
1998年 | 49篇 |
1997年 | 81篇 |
1996年 | 58篇 |
1995年 | 54篇 |
1994年 | 41篇 |
1993年 | 38篇 |
1992年 | 41篇 |
1991年 | 44篇 |
1990年 | 32篇 |
1989年 | 36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51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本文对一种具有高度特异磷脂酶活力的新型脂肪酶的反应特性和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此酶可同时作脂肪酶和磷脂酶使用.作脂肪酶使用时,始初时酶活最高的条件是:pH值为7.0,温度为40 ℃;作磷脂酶使用时,始初时酶活最高的条件是:pH值为5.0,温度为60 ℃.该酶在pH 4.0-9.0范围内稳定,50 ℃时稳定性较好,其水解甘油三酯的酶活24 h为79.80 %,水解磷脂的酶活24 h为61.1 %;60 ℃时酶活的稳定性变差,其水解甘油三酯的酶活15 min为原酶的17 %;水解磷脂的酶活1 h为原酶的26.39 %,5 h为13.89 %.对其动力学和热力学常数进行了测定和计算,得知在各自始初酶活最高的条件下该酶对磷脂的催化效率高于对甘油三酯的催化效率.脱胶实验验证此酶可用于菜籽油脱胶. 相似文献
53.
54.
本实验旨在通过系统研究多巴胺磁性纳米粒子(iron oxide nanoparticles coated with polydopamine,IONPs@pDA)对乳酸链球菌素(Nisin)的吸附特性,为新型杀菌材料Nisin-IONPs@pDA耦合体的制备提供理论依据及数据支持。实验测定了不同温度和时间下多巴胺磁性纳米粒子对Nisin的吸附量,并进行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拟合。结果显示:多巴胺磁性纳米粒子对Nisin的吸附行为符合Lagergren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说明吸附过程主要受化学吸附的控制,且为发生在异构表面的多层吸附过程。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多巴胺磁性纳米粒子对Nisin的吸附是一个吸热过程,Nisin的吸附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结论:多巴胺磁性纳米粒子是一种有效的Nisin吸附磁性材料,可用于制备新型复合杀菌材料。 相似文献
55.
本文从非平衡态热力学角度,提出一个唯象物理、数学模型来处理膛口轴向温度场,并利用孤波产生和消失的机制解释了膛口二次火球现象,认为:产生二次火球的原因是热力学第二定律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6.
在密闭和开放两种环境下,采用原位合成法在采掘机截齿齿体(20CrMnTi)的齿顶孔内制备钨基硬质合金,研究了原位反应的热力学原理、产物的微观组织、成分、相组成及其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在非平衡快速凝固条件下,凝固组织内应力较大,内部有裂纹出现。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下反应,生成的产物是W、W2C、Al2O3。W或W2C与Al2O3的界面清晰,产物多孔且硬度高。采用电弧为外加热源,开口情况下WO3大量汽化,导致钨元素大量损失,产物中钨元素的含量很低,几乎没有生成W2C和WC。最后,文中列举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几种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7.
针对现今汽车烘房温度控制系统中存在设备规模庞大、控制程序繁琐,从而导致开车调试难、控制参数设置比较繁琐等问题。文章采用模糊自适应PID算法,将模糊控制与PID控制结合起来,利用模糊算法在线实时调整PID参数,把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具体应用到烘房温控系统中,解决了传统烘房温控系统控制器依赖精确的数学模型的问题,增强了烘干室温度控制系统对不确定因素的适应性。并利用MATLAB对系统进行仿真,与传统单纯的PID控制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的汽车烘房温控系统具有响应速度快、调整时间短、稳态误差小、超调量小等特点,有效改善了系统的动态性能和静态性能。图4表3参15 相似文献
58.
59.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