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6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7篇
电工技术   112篇
综合类   45篇
化学工业   65篇
金属工艺   135篇
机械仪表   51篇
建筑科学   12篇
矿业工程   11篇
能源动力   35篇
轻工业   78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65篇
武器工业   7篇
无线电   25篇
一般工业技术   45篇
冶金工业   19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84篇
  2025年   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解决串联电池组在循环充放电过程中不一致性逐渐加剧造成的整个电池组的性能下降和寿命缩短的问题,提出了以STM32系列ARM为核心的串联电池组全程动态均衡系统。该系统具有独立的补电均衡和耗散均衡控制模块,实现了电池在充放电全过程中的动态均衡,提高了均衡效率,缩短了均衡时间,同时解决了目前常用均衡方案发热量大,能量消耗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2.
研制以Li Ni_(1/3)Co_(1/3)Mn_(1/3)O_2、钛酸锂(Li_4Ti_5O_(12))分别为正、负极活性物质,25μm厚的聚乙烯为隔膜的方形(245 mm×160 mm×6 mm)12 Ah铝塑膜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筛选电极材料、电解液配方,并通过优化工艺制作的电池在1.5~2.7 V充放电,在常温(25℃)下以4.00 C循环6 000次的容量保持率大于98%,且不胀气;以0.50 C放电,在高温(55℃)下的容量为常温时的108.2%;最高脉冲放电比功率为2 232 W/kg。5只100%SOC电池串联进行针刺测试,不起火、不爆炸。  相似文献   
103.
祝方方  于伟  王东  张万良 《电池工业》2022,26(1):6-9,18
以某项目电池包支撑架为研究对象,通过ABAQUS建立了有限元三维分析模型,对电池包的箱体进行模态、随机振动和车辆行驶工况分析,模态分析结果显示支撑架不满足要求,将支撑架进行结构上的优化,并将优化前的仿真结果与优化后的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 表明:结构优化后电池包支撑架的一阶固有频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随机振动分析和车辆...  相似文献   
104.
MicroCal Origin软件包在数据处理与图形绘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数据采集与处理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数据量大、数据处理步骤繁杂以及人为做图误差大等诸多困难。该文利用MicroCal Origrin 6.x软件包中数据分析及图形绘制的强大功能,将其应用于测定溶液表面张力,计算溶液表面饱和吸附量以及饱和吸附分子的横截面积。所得结果与文献值较好吻合。  相似文献   
105.
包渗法制备硅化物涂层的结构形貌及形成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包渗法在C-103铌合金基体上制备MoSi2涂层,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手段研究涂层表面、截面形貌以及氧化后涂层结构变化,并分析硅化过程中涂层的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包渗法制备硅化物涂层是通过反应扩散形成的,硅化过程服从抛物线规律;该涂层为复合结构:MoSi2相为主体层;以NbSi2相为主、并含少量Nb5Si3相的两相为过渡区;Nb5Si3相为扩散层。在高温氧化环境下,涂层表面生成致密的非晶氧化层,有效地阻止了氧向涂层内扩散。  相似文献   
106.
硬度低和耐磨性较差制约了铜在冶金设备领域的应用.为了提高铜金属表面硬度和耐磨性,采用镀镍料浆包渗铬技术对铜表面进行渗铬.制备渗铬层,并对其微观组织、扩散特性及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铜表面经镀镍渗铬处理后,在镍层表面获得50μm的渗铬层,渗层组织为镍铬固溶体相;渗层硬度由外层的345 HV逐渐降低到镍镀层的120 HV和铜基体的70 HV,渗层显微硬度随铬含量的降低而降低.渗铬处理将铜和镍的摩擦系数由原来的0.8和0.6降低到0.45.  相似文献   
107.
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车载LiFePO4锂离子电池组进行温升特性仿真分析,同时,通过高低温实验箱和放电电流控制器模拟电池组的工作环境,对锂离子电池组进行了放电实验,对电池组温升特性进行了分析,以验证ANSYS模拟仿真的正确性与真实性,据此获得锂离子电池热稳定性及安全性随放电电流、温度变化的规律,以及在电池组串联过程中随体积/表面积之比变化的规律,以得到其更真实的热特性。  相似文献   
108.
介绍了盘式熔体过滤器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将其应用于锦纶 66高强力丝试生产时 ,组件使用周期达 2 1天 ,生产的原丝强度大于 90 .9cN/tex ,能够满足高强力工业丝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09.
通过对熔体特性粘数、组件压力、纺丝断头和伸长指标等数据的分析研究,探讨直纺装置短时间停开车对涤 纶POY生产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0.
铌基超高温合金表面Si-Al包埋共渗抗氧化涂层的组织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1000~1150℃Si-Al包埋共渗8h的方法在铌基超高温合金表面制备Al改性硅化物抗氧化涂层,结果表明:实验温度下制备的涂层均具有多层复合结构;不同温度下共渗涂层外层的相组成不同,但最内层均由(Nb,Ti)Al3和(Cr,Al)2(Nb,Ti)组成。1050℃、8hSi-Al共渗在合金表面形成了Al改性的硅化物涂层,其最外层主要为Nb3Si5Al2,依次往内为(Nb,X)(Si,Al)2(X代表Ti,Cr和Hf元素)层、(Nb,X)5Si3层以及最内层;而在1000℃、8h条件下Si-Al共渗形成的涂层以(Nb,Ti)Al3为主,其中含有少量的(Nb,X)5Si3,没有形成以硅化物为主的涂层;在1100℃、8h和1150℃、8h条件下Si-Al共渗形成的涂层外层以(Nb,X)(Si,Al)2为主,但其中Al含量(摩尔分数)仅为2.35%,没有形成Nb-Si-Al三元化合物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