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37篇
化学工业   10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25篇
能源动力   1篇
石油天然气   43篇
冶金工业   4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论褐煤煤岩学与加氢液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云南可保等地的褐煤岩石类型、显微组合、煤化程度与液化性能之间的关系,提出液化的转化率随褐煤的煤化程度的增高而降低,且与褐煤的反射率及凝胶化程度有较好的相关性,这与褐煤的原始物质中的沥青质和孔隙度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2.
本文研究了川东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白云岩的岩石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指出区内油泥-微晶白云石构成的白云岩,是在盐度较高的潮评和局限-半局限台地泻湖环境中沉积的碳酸盐沉积物经准同生白云作用改造而成的,岩石的孔、渗性均较差,且具有相对较重的碳、氧同位素,阴极发光呈暗红色,有序度很低,两相包裹体的均化温度约40℃;且残余颗粒结构(鲕粒、内碎屑)的粉晶的白云岩、是滩、等高能环境中的颗粒灰岩经成岩早、中期  相似文献   
53.
采用人工模拟热演化和地质热演化两个系列样品,研究了成熟作用对孢子体、藻类体等显微组分荧光性的影响。茂名油页岩从室温被加热至600℃的过程中,藻类体的荧光性在250℃~300℃发生突变,标志其化学结构中联系在芳香核上的各种官能团和脂族基团开始大量脱落,液态产物大量生成;之后,随着加热温度增高,藻类体荧光性消失,镜质体反射率猛增。伊敏盆地五牧场地区煤系烃源岩样品中,随成熟作用的增强,孢子体荧光光谱发生“红移”;同时,荧光强度衰减,这种变化与显微组分的成烃作用密切相关。在成熟作用初期,荧光光谱面貌的变化往往标志大量生油阶段的开始,而荧光的“淬灭”则与“液烃窗”的结束有关。上述研究表明,显微组分荧光性变化是烃源岩有机质演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反映了显微组分化学结构变化和成烃作用的特征。图4表2参2  相似文献   
54.
有机岩石学在油气勘探评价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机岩石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新兴边缘学科,着重研究沉积有机质的成因,产状,组成,结构和演化等内容,目前已发展成为油气勘探评价中的常规分析和研究手段,结合近年来研究工作所取提的结果,简要综述了有机岩石学在研究烃源岩显微组分成因与分类,有机质热演化,有机质类型,有机质丰度,生烃组分和成烃作用。烃类排出,运移和聚集等方面的应用进展,充分展示了有机岩石学在油气勘探评价中良好的应用价值,讨论了烃源岩显微组分分类,有机抽成熟度确定,生烃排烃作用,烃源岩生烃潜力定量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机岩石学在今后油气勘探评价中的主要发展趋势和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55.
Ian Glasspool 《Fuel》2003,82(8):959-970
The study of six bulk coal samples from the Early Permian Vryheid Formation of the Karoo Basin, South Africa has revealed the importance of wildfire in this coal-forming environment. Inertinite is a major constituent of these coals and was predominantly produced by wildfire. The accumulation of the peat in this setting was both autochthonous and hypautochthonous/allochthonous, conditions varying between the occurrence of standing water and desiccation. Woody gymnosperms and also lycopods wer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the coal swamp vegetation, of which the diversity and abundance of the lycopods may be tentatively assessed by the distribution of megaspores in the coals. Consistent with lycopod reproductive strategy, these megaspores are more abundant and diverse where the vitrinite content is greater.  相似文献   
56.
煤炭可选性的控制因素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生盛 《选煤技术》2003,18(3):11-13
介绍了影响煤可选性的因素 ,并以乌达矿区难选煤层 1 5煤层煤为例 ,对其中的黄铁矿和粘土矿物的赋存状态作了讨论 ,分析了其可选特性  相似文献   
57.
全岩光片有机岩石学分析中有机显微组分的定量统计是一项较繁琐的工作。Leica QWin_V3图像处理软件能对图片中相似光性特征的部分进行选取及定量计算,采用该软件进行烃源岩有机显微组分定量分析,能较好地对同一视域中灰度或颜色相近的有机显微组分进行选取及面积定量计算。通过对煤样中有机显微组分的面积定量统计显示,该软件的应用可较客观快速地进行有机显微组分定量分析,提高全岩有机岩石学分析效率。   相似文献   
58.
广西龙头山金矿床产于晚中生代残存的火山颈机构中。通过对金矿床火山-次火山岩的类型、空间展布及其岩石学和岩石化学等特征分析,结果表明:SiO2含量变化在62.77%~75.24%之间,La/Ce与Rb/Ti比值基本不变,稀土配分曲线为向右倾斜的富轻稀土型,同时铕亏损强烈。研究认为本区岩浆岩均属亚碱性系列英安流纹斑岩类岩石,为一套陆相中心式火山-次火山喷发-侵入岩系,形成于具有火山弧(碰撞期前)-同碰撞性质的构造环境中,具壳幔混合来源特征。  相似文献   
59.
东南极格罗夫山被认为是普里兹造山带向南极内陆的延伸部分,其构造属性为普里兹造山带构造性质提供重要制约。格罗夫山大面积被冰雪所覆盖,零星的基岩露头无法全面反映格罗夫山的地质特征。分布于格罗夫山冰原岛峰附近的冰碛岩可能携带着冰盖之下(冰下高地)更大、更深范围的地质信息,对揭示整个格罗夫山的物质组成和构造演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对格罗夫山碎石带中冰碛岩种类和分布特征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评述了近10年来格罗夫山冰碛岩的岩石学、同位素年代学和锆石Hf同位素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得出格罗夫山冰下高地比基岩具有更加复杂的岩石组成,且只经历了泛非期单相变质旋回。高压麻粒岩在格罗夫山冰碛岩中的广泛分布表明格罗夫山冰下高地或者高地的一部分普遍经历了泛非期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与查尔斯王子山—普里兹湾地区其他地体进行对比,格罗夫山冰下高地略早的变质作用时间和较高的变质作用程度表明普里兹造山带的缝合线位置可能位于格罗夫山冰下高地以南。  相似文献   
60.
四川盆地灯影组中的“皮壳、栉壳及葡萄状”白云石是一种非常特殊结构白云石。对四川盆地灯影组葡萄-皮壳状及基岩岩石学、碳氧与锶同位素等研究表明:皮壳-葡萄状白云石早期由内纤状(AC)、外为束状-放射状海底纤柱状(RFC)的文石及犬牙状高镁方解石或粒状方解石构成。不同尺度"球状-哑铃"或菱形的泥微晶白云石沿C轴呈台阶式相向生长,反映了海水潜流带为主的生长模式。微区同位素揭示了环带中的粉细晶白云石要比黑、白相间纤状白云石中的δ13C,δ18O负偏明显;黑色纤状又较白色纤状白云石δ13C,δ18O正偏。环带至少有3种变化情形:①δ18O(PDB),δ13C(PDB)负偏,87Sr/86Sr较高,较宽的明、暗阴极条带,指示了周期性弱氧化与弱还原环境的变化海水并叠加了大气淡水作用;②有序度变化大,从环带核部至边缘,δ13C(PDB)缓慢下降,δ18O(PDB)缓慢升高,87Sr/86Sr接近同时代的海水平均值,核部中等橙红向外为不发光-暗淡发光,反映了核部弱还原向外变为弱氧化、海水并有持续大气淡水的补给;③有序度较低、从环带核部至边缘,δ13C(PDB)缓慢上升,δ18O(PDB)先升后降,边缘稍为偏负,中等橙红色、间隔有相对暗淡阴极发光,推测为停滞浓缩海水为主、后有弱氧化大气淡水补给。据此推断,皮壳-葡萄状白云石是在新元古南华纪冰期的特殊海水背景下,经历了过饱和海水中微生物中细菌参于下成核、准稳态含镁矿物沉淀(AC-RFC)、大气淡水下水岩作用粒状方解石(RFC-PC)和浓缩海水中的准同生云化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