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1243篇 |
免费 | 4472篇 |
国内免费 | 1308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521篇 |
综合类 | 2881篇 |
化学工业 | 27953篇 |
金属工艺 | 1439篇 |
机械仪表 | 601篇 |
建筑科学 | 800篇 |
矿业工程 | 1184篇 |
能源动力 | 1275篇 |
轻工业 | 20482篇 |
水利工程 | 93篇 |
石油天然气 | 3404篇 |
武器工业 | 75篇 |
无线电 | 439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939篇 |
冶金工业 | 2119篇 |
原子能技术 | 482篇 |
自动化技术 | 33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4篇 |
2024年 | 861篇 |
2023年 | 958篇 |
2022年 | 1797篇 |
2021年 | 2237篇 |
2020年 | 2007篇 |
2019年 | 1984篇 |
2018年 | 1677篇 |
2017年 | 2162篇 |
2016年 | 2176篇 |
2015年 | 2101篇 |
2014年 | 3128篇 |
2013年 | 3653篇 |
2012年 | 4194篇 |
2011年 | 4280篇 |
2010年 | 3075篇 |
2009年 | 3136篇 |
2008年 | 2704篇 |
2007年 | 3529篇 |
2006年 | 3262篇 |
2005年 | 2752篇 |
2004年 | 2338篇 |
2003年 | 2027篇 |
2002年 | 1792篇 |
2001年 | 1538篇 |
2000年 | 1398篇 |
1999年 | 1197篇 |
1998年 | 964篇 |
1997年 | 729篇 |
1996年 | 636篇 |
1995年 | 517篇 |
1994年 | 462篇 |
1993年 | 384篇 |
1992年 | 285篇 |
1991年 | 226篇 |
1990年 | 175篇 |
1989年 | 110篇 |
1988年 | 76篇 |
1987年 | 92篇 |
1986年 | 62篇 |
1985年 | 76篇 |
1984年 | 74篇 |
1983年 | 37篇 |
1982年 | 25篇 |
1981年 | 18篇 |
1980年 | 29篇 |
1979年 | 12篇 |
1978年 | 10篇 |
1977年 | 8篇 |
1974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食品工业科技》2013,(06):82-84
以市售合格牛奶及奶粉为材料,采用面粉及淀粉对其进行模拟掺假,通过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样品中的色氨酸(Trp)、苏氨酸(Thr)、缬氨酸(Val)、赖氨酸(Lys)进行检测,建立判别牛奶蛋白掺假的氨基酸简洁模式。结果表明,建立的牛奶氨基酸模式为:色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赖氨酸=1.0∶2.7∶3.5∶5.4,与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牛乳标准氨基酸模式吻合;奶粉氨基酸模式为:色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赖氨酸=1.0∶3.0∶4.5∶5.4;掺假牛奶、奶粉的氨基酸模式与上述氨基酸模式相比有明显差异。利用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牛奶及奶粉的氨基酸简洁模式可有效判别出牛奶及奶粉的蛋白掺假,能满足常规检测及乳品的安全控制需要。 相似文献
43.
44.
45.
本文以脱氟率和氨基酸损失率为指标,比较了四种不同钙源物对南极磷虾酶解液氟脱除的影响。并结合吸附法与离子沉淀法共同脱氟,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脱氟率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优化法对结合脱氟方法进行优化。脱氟前后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酶解液中氨基酸种类与含量。结果表明,四种钙源物中乳酸钙对南极磷虾酶解液氟脱除效果最好。利用结合法脱氟的工艺条件为:乳酸钙与氧化铝质量比1∶4,酶解液p H9.0,流速2.0 m L/min,此时脱氟率可达到93.98%±0.04%。脱氟前后南极磷虾酶解液中氨基酸种类并没有发生变化,氨基酸总量损失率也仅为3.49%。由此证明,结合法对南极磷虾酶解液脱氟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6.
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分析比较了不同采收期野生玫瑰A、B两个品系果肉中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A、B两个品系果肉中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及药用氨基酸含量较高,种类较丰富,属于优质蛋白;A品系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含量高于B,B品系氨基酸质量好于A;A、B两个品系氨基酸含量均在8月中旬左右达到最高,且总体呈不稳定、动态的变化过程,A随着果实成熟呈总体上升,B先升高后下降。A品系果肉中微量元素种类较B丰富,A和B同种微量元素含量比较,A高于或远远高于B;随着果实逐渐成熟A和B微量元素总体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7.
利用氨基酸分析仪和气相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反复冻融条件下的鸡汤氨基酸和脂肪酸变化。结果表明:速冻(冻融1次)鸡汤的氨基酸总量(TAA)、必需氨基酸(EAA)和不饱和脂肪酸(UFA)呈显著增加(p<0.05),而饱和脂肪酸(SFA)显著降低(p<0.05)。随着反复冻融次数增加,鸡汤TAA、EAA和SFA显著性降低(p<0.05),而UFA呈显著性增加(p<0.05),甜味、鲜味和苦味的风味氨基酸均呈现增加后减小趋势(p<0.05)。结论:表明速冻(冻融1次)和反复冻融对鸡汤品质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8.
49.
研究了大孔吸附树脂从栀子黄色素生产废液的京尼平苷碱水解液中纯化制备京尼平苷酸(GPA)的影响因素及工艺条件,比较了大孔吸附树脂对GPA的脱色、吸附及解吸附性能,确定了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弱极性DA201树脂的脱色效果较好,且对GPA的吸附性差;非极性树脂DA201C对GPA的吸附率、解吸率较高,分别达到88.7%、98%。在树脂用量1 g/25 m L 10 mg/m L GPA粗提液稀释液、p H 4.0、25℃、120 r/min振荡6 h的条件下,DA201树脂的脱色率为85.9%,GPA保留率为92.3%。DA201C树脂高效吸附GPA的条件为10 mg/m L脱色液、p H3.0、上样速度1 BV/h、上样量7.2 BV。经25%乙醇溶液洗脱、干燥,制备的GPA纯度达到95.1%,回收率为86.2%。上述结果表明,在GPA的分离纯化中,DA201适用于脱色,DA201C适用于吸附和解吸。 相似文献
50.
通过V.harveyi BB170生物学方法检测分离自内蒙古锡盟地区的8株乳酸菌产生群体感应信号分子AI-2的情况,筛选出高产信号分子AI-2的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探究信号分子AI-2变化规律。结果表明:8株乳酸菌均能够分泌具有活性的信号分子AI-2,其中,菌株2-1产信号分子AI-2的能力显著优于其他7株乳酸菌(p<0.05);高产AI-2的乳酸菌菌株2-1经鉴定为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随着2-1菌体的生长信号分子AI-2的浓度也随之增大,并且信号分子AI-2浓度在稳定期初期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