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3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94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2篇
轻工业   694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篇
  2025年   15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为对比小麦水解肽以及益生菌与其混合物对幼鼠小麦过敏的预防效果,评估益生菌与小麦水解肽是否存在协同增效作用,通过建立小麦过敏幼鼠模型,观察幼鼠体质量、直肠温度、脏器指数、空肠病理切片,检测其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gE)、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1(IgG1)、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2a(IgG2a)水平,测定其脾脏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3(IL-13)、γ-干扰素(IFN-γ)]水平。结果表明,早期消化道摄入小麦水解肽可显著提高幼鼠胸腺指数及脾脏指数;使血清特异性IgE水平与特异性IgG1水平显著降低(P<0.01);使脾脏IL-4水平(P<0.05)与IL-13水平显著降低(P<0.01);使脾脏IFN-γ水平显著升高(P<0.01);使幼鼠直肠温度显著回升(P<0.01)。早期消化道摄入益生菌与小麦水解肽混合物,显著抑制了辅助型T细胞2(Th2)型反应偏移,IL-5水平、Th2/Th1比值显著降低;对空肠绒毛断裂、隐窝深度变浅、绒毛高度变低等空肠病理现象缓解效果明显。综上所述,小麦水解肽与益生菌协同小麦水解肽混合物具有预防幼鼠小麦过敏的潜力,有望用于开发预防婴幼儿小麦过敏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相似文献   
82.
2021年国际益生菌和益生元科学协会发表共识,将后生元定义为对宿主健康具有促进作用的无生命微生物和/或其成分的制剂。自此,关于后生元的研究进入热潮。相较于益生菌,后生元的益生特性不依赖于菌株活性,使其相较于活体微生物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便于大规模生产及容易被消费者接受。作者概述了后生元制备技术,主要包括热加工技术(巴氏杀菌、高温灭菌、欧姆加热)及非热加工技术(脉冲电场、超声波、电离辐射),并重点综述了后生元在维持肠道健康、预防肥胖、维护皮肤健康、治疗便秘、抗糖尿病、改善口腔健康等方面的益生作用,以期为未来后生元的工业生产及明确后生元益生效应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推动益生菌复合配方工业化生产。方法:建立小鼠便秘、肠黏膜损伤、腹泻模型,考察对照组、模型组和干预组小鼠的小肠墨汁推进率、排便情况、肠黏膜组织切片,并结合肠黏膜损伤评分和腹泻评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中、高浓度益生菌复合配方能显著提高便秘模型小鼠的黑便粒数、重量和小肠墨汁推进率,同时显著降低肠黏膜损伤模型小鼠的肠黏膜损伤评分,减轻组织病理损伤。对于腹泻模型小鼠而言,低、中、高浓度益生菌复合配方干预均可显著降低小鼠肠黏膜损伤等级。结论:中、高浓度的益生菌复合配方均具有改善小鼠便秘,减轻肠黏膜损伤,缓解腹泻症状的作用,其中高浓度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4.
刘玮  曹威  刘浩  潘梅 《食品研究与开发》2022,43(13):156-163
为筛选具有益生作用的乳酸菌,该研究从泡菜中筛选到1株细菌菌株RS3,经菌落形态观察、生化试验和16 S rRNA序列分析确定为屎肠球菌。为高效获得屎肠球菌RS3菌体,对其最佳增殖条件进行优化研究。利用单因素筛选和中心复合响应面试验对屎肠球菌RS3菌体增殖用液体培养基和增殖条件进行研究,优化的最佳培养基为乳糖15 g/L、胰蛋白胨25 g/L、初始pH值为8.2、培养温度37℃。与优化前培养条件相比,优化后培养条件下菌体生物量提高了54.9%,乳酸产量提高了53%,为后期规模化培养和益生菌剂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5.
刘玮  曹威  刘浩  潘梅 《食品研究与开发》2022,43(16):163-170
为获得安全高效抗逆性强、性状优良的乳酸菌菌株,对从泡菜中分离获得的屎肠球菌RS3进行生长特性和耐药谱研究。结果表明屎肠球菌RS3为革兰氏阳性兼性厌氧细菌,菌体呈椭圆形或圆形,4个~5个成团簇状或短链状分布;菌体无运动能力;菌体脂肪酸指纹图谱分析发现其特征峰主要为十四碳烷酸、十六碳烷酸、十六碳烯酸、十八碳烯酸和十八碳二烯酸;可特征性发酵山梨醇和D-棉子糖,但不可发酵L-阿拉伯糖和甘露糖,在牛奶培养基发酵液中乳酸含量为5.73 g/L;对氨苄西林霉素敏感,对头孢噻吩等抗生素表现出一定的耐药性,该研究为进一步评估并利用此株屎肠球菌RS3开发为益生菌剂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6.
生命早期1000 d是影响人生健康的重要窗口期,饮食是影响母婴健康的重要因素.采用随机对照的方式将超重或肥胖人群随机分为发酵乳组和对照组,发酵乳组自孕早期干预到产后6个月,每日摄入富含益生菌益生元的酸奶200 mL.产后定期采集母乳,收集母婴健康随访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探究发酵乳干预对母乳微生物和宏量成...  相似文献   
87.
慢性肾脏疾病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慢性疾病,近年来其患病率逐步升高。除临床药物治疗外,科学家正从营养学、食品科学等不同领域探求一种更加安全可靠、成本低、毒副作用小的治疗方式。诸多研究表明,肠道微生态与肾脏关系密切、相互影响,针对调节肠道微生态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研究为减缓慢性肾脏疾病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因此,该文对慢性肾脏疾病与肠道微生态间的相互联系,以及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8.
利用C57BL/6J小鼠构建慢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探究益生菌联合白藜芦醇对慢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小鼠被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组)和酒精模型组(Mod组),三组益生菌分别联合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干预组(Lactobacillus paracasei J5+Res(J5+Res)、Lactobacillus casei YRL577+Res(YRL577+Res)、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F1-7+Res(F1-7+Res))和阳性药物硫普罗宁组(LP组)。实验结束后,通过分析小鼠肝脏脂质含量、酒精代谢酶活性、氧化应激水平等指标,对益生菌联合白藜芦醇的作用效果进行评价。为了进一步探究联合作用机制,对肝脏中氧化应激相关基因CYP2E1、核因子 E2 相关因子 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related factor 2, Nrf2)、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的mRNA表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Mod组,益生菌联合白藜芦醇能够显著降低小鼠肝脏中甘油三脂、总胆固醇含量、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力(P<0.05),提高肝脏乙醇脱氢酶、乙醛脱氢酶活性并抑制肝脏CYP2E1活性及其mRNA表达,显著提高肝脏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P<0.05),并能有效激活Nrf2/HO-1通路,其中,Nrf2 mRNA表达量在J5+Res、YRL577+Res、F1-7+Res三组益生菌联合干预组中分别被上调了2.6、3.7和2.7倍,HO-1 mRNA表达量被上调了2.0、6.2和4.0倍。因此,益生菌联合白藜芦醇可能通过激活Nrf2/HO-1途径预防慢性酒精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究不同益生菌及其添加方式对米酒制作效果的影响。方法:以糯米为原料,通过外源添加鼠李糖乳杆菌BV-77、发酵乳杆菌TSF-331、唾液乳杆菌AP-32、约氏乳杆菌MH-68、嗜酸乳杆菌TYCA-06、干酪乳杆菌CS-773酿制益生菌米酒,对比只添加糖化酶、同时添加糖化酶和酵母以及添加方式(益生菌麸曲和益生菌菌粉)对米酒酒精度、还原糖、总酸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酵母对益生菌米酒的发酵有促进作用,可显著提高米酒酒精度和还原糖含量。利用发酵乳杆菌菌粉同时添加用量为200 U/g的糖化酶和0.04%的酵母,在30℃发酵3 d的米酒发酵效果最佳,酒精度和还原糖含量达到最高,分别为7.20%vol和270.00 mg/mL,总酸含量达到最低,为8.40 mL/L,酿造出的米酒口感较为浓郁。结论:发酵乳杆菌是6种益生菌中最适宜酿造米酒的益生菌。  相似文献   
90.
后生元是指给宿主带来健康益处的无生命的微生物或其成分的制剂,是微生态制剂领域的新兴概念。后生元具有平衡肠道菌群、增强肠道上皮屏障功能、增强免疫调节和促进新陈代谢等多种功效,并且具有稳定性高、安全性高以及易储存等优点,使其在食品、保健品、化妆品、饲料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目前对后生元的研究和开发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在阐明活性成分及剂量、明确作用机制及靶点,以及制定相应的法规与标准等方面仍需进行更深入的探索。该文从后生元的功能特性、制备方法、鉴定方法、市场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为后生元的研究及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