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34篇
  免费   1775篇
  国内免费   672篇
电工技术   891篇
技术理论   11篇
综合类   3696篇
化学工业   789篇
金属工艺   145篇
机械仪表   287篇
建筑科学   20536篇
矿业工程   535篇
能源动力   634篇
轻工业   245篇
水利工程   398篇
石油天然气   155篇
武器工业   50篇
无线电   102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17篇
冶金工业   654篇
原子能技术   82篇
自动化技术   2330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199篇
  2022年   528篇
  2021年   563篇
  2020年   633篇
  2019年   483篇
  2018年   409篇
  2017年   635篇
  2016年   699篇
  2015年   876篇
  2014年   3644篇
  2013年   2098篇
  2012年   2394篇
  2011年   2487篇
  2010年   2145篇
  2009年   2281篇
  2008年   2042篇
  2007年   2350篇
  2006年   1747篇
  2005年   1482篇
  2004年   1220篇
  2003年   996篇
  2002年   798篇
  2001年   711篇
  2000年   547篇
  1999年   486篇
  1998年   321篇
  1997年   241篇
  1996年   191篇
  1995年   136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2篇
  1964年   5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9篇
  1956年   5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41.
We present a system that is able to autonomously build a 3D model of a robot’s hand, along with a kinematic model of the robot’s arm, beginning with very little information. The system starts by using exploratory motions to locate and centre the robot’s hand in the middle of its field of view, and then progressively builds the 3D and kinematic models. The system is flexible, and easy to integrate with different robots, because the model building process does not require any fiducial markers to be attached to the robot’s hand. To validate the models built by the system we perform a number of experiments. 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s demonstrate that the hand model built by the system can be tracked with a precision in the order of 1 mm, and that the kinematic model is accurate enough to reliably position the hand of the robot in camera space.  相似文献   
142.
在云存储服务中,为使用户可以随时验证存储在云存储服务器上数据的完整性,提出一种基于同态标签的动态数据完整性验证方法。通过引入同态标签和用户随机选择待检测数据块,可以无限次验证数据是否完好无损,并支持数据动态更新;可信第三方的引入解决了云用户与云存储服务供应商因数据完整性问题产生的纠纷,实现数据完整性的公开验证;然后给出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安全性分析,以及该方法的性能分析;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是高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3.
以解决组合公钥体制中共谋攻击和密钥碰撞问题为目的。首先,针对线性共谋攻击,提出了一种新的构造种子矩阵的方法,使得种子密钥和大于基点加法群的阶数,从而使密钥之间不能相互线性表示。其次在密钥的生产过程中,引入系数破坏了层不同和层互斥不同的关系,为解决选择共谋攻击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同时增强了抵御随机共谋攻击的能力。最后,在密钥产生的流程中,通过公钥对比来避免密钥碰撞,为解决密钥碰撞问题提出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4.
针对不同厂商、不同系统的楼宇自控设备互操作、互通信的局限性,分析了BACnet/IP技术和实时数据库,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BACnet/IP技术的实时数据库DasRdb的设备驱动程序。该设备驱动程序采用UDP通信方式,通过调用每个BACnet/IP设备的标准接口函数来驱动实时数据库DasRdb分别进行写操作和读操作,能够有效地实现BACnet/IP设备与实时数据库DasRdb之间的通信,从而使楼控设备的互操作成为可能。现场工程应用表明,该程序的运行契合BACnet的一致性要求,具有简单、高效、精确度高、实时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5.
基于SOA的建筑设备物联网体系架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少林  王越  申斌 《微机发展》2014,(1):196-199
为解决建筑设备物联网系统集成异构的建筑自动化子系统(如:中央空调系统、恒压供水系统、门禁系统等)和整合数据信息资源等问题,文中针对建筑设备物联网系统的自身特点,提出一种基于SOA的建筑设备物联网体系架构模型。重点阐述了该模型的架构组成和层次结构,并将该架构模型应用于建筑用电设备的物联网系统中。实验结果表明,基于SOA架构的建筑设备物联网能够有效整合物联网系统异构平台,且能够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可扩展性和互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6.
针对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BIM)的共享数据标准为IFC标准,但现有软件导出的IFC格式模型缺少关键数据,不能满足结构非线性抗震分析数据需求的问题,提出建筑抗震弹塑性分析数据基于IFC标准的表达方法,编写C++转换程序将BIM包含的数据正确地转换成不同软件(如Marc和OpenSees等)的模型,从而可以使用不同的结构分析软件实现建筑抗震弹塑性分析.该方法为基于BIM数据实现建筑抗震弹塑性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7.
基坑开挖与周围环境相互影响,而邻近建筑物对基坑支护体系局部破坏的影响鲜有研究。通过内撑式排桩支护砂土基坑模型试验,研究了坑外有、无建筑物两种情况下基坑开挖、支撑局部破坏和桩后砂土渗漏对内撑式排桩基坑支护体系受力及变形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受邻近建筑物的影响,随基坑逐渐开挖,平行于邻近建筑物长边的支护桩桩顶水平位移增大,而垂直于邻近建筑物长边的支护桩桩顶水平位移减小,同时基坑中部内支撑轴力明显增大,角撑次之,边撑反而减小;邻近建筑物对平行于建筑物长边的支护桩桩身弯矩及反弯点影响较大,而对垂直于建筑物长边的支护桩桩身弯矩影响较小;局部内支撑破坏引起的坑外地面沉降较小,而内支撑连续破坏导致坑外地面产生显著沉降,影响范围为0.12~0.23倍开挖深度,同时临近的未失效支撑轴力显著增大,易引发连续破坏;邻近建筑物对平行于建筑物长边的支护桩桩身弯矩影响较大,对垂直于建筑物长边的支护桩桩身弯矩影响较小。当桩后砂土出现渗漏时,对平行于邻近建筑物长边的支护桩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8.
简要介绍了P2成型机各部分的结构组成及电控系统的组成、Interbus-s总线的结构特点。分析了Interbus-s总线上出现的故障情况,经排查及改进PLC程序排除了故障。  相似文献   
149.
用磷石膏生产建筑材料的新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针对湿法磷酸副产的磷石膏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及其国内外进展,介绍了用磷石膏制高强度砌块的中间试验流程,并指出在磷石膏中搀入其他材料,采用特殊复合工艺,可生产出新型功能性建筑材料,如石膏基导电材料和石膏基磁性材料等这不仅拓展了石膏的用途,又可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0.
以丁二烯和苯乙烯为原料,采用高低温复合工艺制备了高固含量(60%)丁苯橡胶乳液,后经凝聚法制备出粒径分布均匀(<1mm)的粉末丁苯橡胶(PSBR),探讨了凝聚原理,并优化了粉末丁苯橡胶的制备工艺。通过偏光显微镜研究了粉末丁苯橡胶形成阶段的形貌变化。结果表明,凝聚阶段的絮凝剂、凝聚剂和隔离剂对PSBR形貌影响最大。复配隔离剂(硬脂酸钠、油酸钠和硅油)的隔离效果最好,使用氯化钠为絮凝剂〔添加量为1.3%(以胶乳质量为基准,下同)〕,硫酸镁为凝聚剂(添加量为2.5%)时,丁苯胶乳成粉效果最佳,呈均匀粒径的粉末状橡胶。使用PSBR改性70#基质沥青,PSBR添加量为1.0%(以沥青的质量为基准,下同)时,改性沥青的软化点由70#基质沥青的47.6℃提高到51.8℃,5℃延度提高到100cm以上,优于目前丁苯橡胶(SBR)胶粉改性沥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