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6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83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50篇
化学工业   46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12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12篇
轻工业   10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3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篇
冶金工业   5篇
原子能技术   12篇
自动化技术   35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段新涛  彭涛  李飞飞  王婧娟 《计算机应用》2015,35(11):3198-3202
JPEG图像的双量化效应为JPEG图像的篡改检测提供了重要线索.根据JPEG图像被局部篡改后,又被保存为JPEG格式时,未被篡改的区域(背景区域)的离散余弦变换(DCT)系数会经历双重JPEG压缩,篡改区域的DCT系数则只经历了1次JPEG压缩.而JPEG图像在经过离散余弦变换后其DCT域的交流(AC)系数的分布符合一个用合适的参数来描述的拉普拉斯分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JPEG图像重压缩概率模型来描述重压缩前后DCT系数统计特性的变化,并依据贝叶斯准则,利用后验概率表示出图像篡改中存在的双重压缩效应块和只经历单次压缩块的特征值.然后设定阈值,通过阈值进行分类判断就可以实现对篡改区域的自动检测和提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并准确地实现篡改区域的自动检测和提取,并且在第2次压缩因子小于第1次压缩因子时,检测结果相对于利用JPEG块效应不一致的图像篡改盲检测算法和利用JPEG图像量化表的图像篡改盲检测算法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82.
 土的初始和再压缩过程中,孔隙比与压力关系(即e-p曲线)是天然地基沉降计算与分析的关键之一。首先在土的初始压缩变形机制及其e-p曲线特征研究基础上,引入土应力–应变关系的双曲线模型,并从完全侧限条件下土的应变与孔隙比关系入手,建立出土的初始压缩e-p曲线分析模型及其参数确定分析方法;然后,根据土的初始与再压缩e-p曲线模型的区别是其初始孔隙比与初始压缩模量不同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再压缩土的初始孔隙比与初始压缩模量等参数确定方法,进而建立出考虑应力历史影响的再压缩土e-p曲线分析模型。本文建立的初始与再压缩e-p曲线分析模型均只包含初始孔隙比、初始压缩模量和压缩系数3个常规试验参数,模型简单,参数少,且物理意义明确。最后,通过实测与理论分析曲线的对比分析,表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83.
胡永健  简超  俞兵华 《计算机应用》2010,30(10):2694-2697
目前基于模式噪声的源相机辨识方法大都只在单颜色通道图像上进行,或是对三个单色通道图像上的检测结果简单地求均值,这显然不能全面反映成像传感器的特征。通过分析相机图像生成过程中马赛克图像插值过程的特点,提出三种新的基于彩色图像信息的源相机辨识策略。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具有更好的辨识效果且需要的特征点少。  相似文献   
84.
针对一类JPEG图像伪造的被动盲取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图像合成是一种最常见的图像伪造手段。该文针对一类JPEG图像合成伪造,根据篡改区域与非篡改区域块效应的不一致性,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检测算法。首先利用估计的一次压缩质量因子对待检测图像进行裁剪再压缩,然后通过计算压缩前后的失真提取图像的块效应指数映射图,最后采用图像分割的方法实现篡改区域的自动检测与定位。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对于各种质量的JPEG图像和较小的篡改区域均能有效检测,当二次压缩与一次压缩的质量因子之差在15以上,虚警率控制在5%以内时,检测率可达93%以上。  相似文献   
85.
现有图像来源辨识算法很少讨论测试图像在受到轻微图像处理后算法检测准确率的变化。以平板扫描仪所获得的数字图像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特征的鲁棒源扫描仪辨识技术。根据不同扫描仪成像色纯、制作工艺的差异,提取反映以上差异的特征,包括颜色特征、图像质量特征以及邻域特征;然后利用支持向量机训练分类器用以辨识扫描仪的品牌/型号;最后对源扫描仪辨识算法的性能和鲁棒性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优于前面提出的算法,并且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86.
随着各种高级图像处理算法以及相应图像处理软硬件的出现,即使非专业人士也很容易篡改图像,并使人肉眼很难甚至无法识别。针对一种常见的图像篡改--复制粘贴伪造,提出了一个能自动检测并标识数字图像中复制区域的方法。将图像分成多个重叠块,每块的特征用由模糊不变矩计算得到的模糊不变量表示,按照预定的相似标准来确定图像篡改区域。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基于PCA的方法,该方法在抗模糊处理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87.
针对一种常见的篡改手段--图像区域复制粘贴,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变矩特征的检测方法。将图像分成多个重叠块,提取每块的不变矩特征与直方图特征,结合起来得到图像的特征矢量。利用字典排序,依照预定的相似性标准,确定图像中的复制粘贴区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抗旋转操作方面明显优于经典的PCA检测算法,能准确检测出90°和180°的旋转。  相似文献   
88.
杜宏业  姚望舒 《计算机应用》2012,32(11):3171-3173
由于现有的图像盲取证方法中所使用的光照模型不能有效地表征物体表面的实际光照效果,提出Lambert-Phong光照模型。该模型同时考虑光照的漫反射和镜面反射,利用该光照模型对无限光源模式下的图像进行蓄意修改检测。实验结果表明,Lambert-Phong光照模型能较准确地计算出图像中不同目标的光照方向,有效地判别出图像是否经过蓄意修改。  相似文献   
89.
图像拼接是伪造数字图像最基本的操作,对其的被动盲检测和定位也是数字图像取证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该文通过对图像进行颜色滤波矩阵插值,对图像进行了原图估计,重建其像素邻域一致性。利用待取证图像的边缘点在像素邻域一致性上偏离估计的原始图像的程度,对图像的拼接进行准确定位。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检测图像拼接伪造区域的位置、大小和形状。  相似文献   
90.
王坤 《煤炭技术》2012,31(9):198-200
在计算机取证领域,许多取证技术在实际的取证过程中已经得到了成功有效的应用。但对所得到的电子证据的有效性或可信性方面还存在明显的问题,文章在此背景下提出了电子证据的可信取证理念,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结合工作流技术及时序逻辑知识构建基于时序逻辑的可信取证工作流模型。研究了构建该取证工作流体系所需用到的关键技术、取证工作流模型的构建过程和原理,对于可信取证进一步发展具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