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678篇 |
免费 | 1753篇 |
国内免费 | 120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50篇 |
技术理论 | 3篇 |
综合类 | 1473篇 |
化学工业 | 635篇 |
金属工艺 | 13篇 |
机械仪表 | 35篇 |
建筑科学 | 664篇 |
矿业工程 | 694篇 |
能源动力 | 582篇 |
轻工业 | 42篇 |
水利工程 | 3650篇 |
石油天然气 | 16860篇 |
武器工业 | 1篇 |
无线电 | 10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38篇 |
冶金工业 | 63篇 |
原子能技术 | 13篇 |
自动化技术 | 20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86篇 |
2024年 | 426篇 |
2023年 | 387篇 |
2022年 | 553篇 |
2021年 | 766篇 |
2020年 | 744篇 |
2019年 | 622篇 |
2018年 | 526篇 |
2017年 | 693篇 |
2016年 | 868篇 |
2015年 | 760篇 |
2014年 | 1070篇 |
2013年 | 1107篇 |
2012年 | 1416篇 |
2011年 | 1712篇 |
2010年 | 1182篇 |
2009年 | 1116篇 |
2008年 | 1017篇 |
2007年 | 1209篇 |
2006年 | 1425篇 |
2005年 | 1258篇 |
2004年 | 1214篇 |
2003年 | 1131篇 |
2002年 | 936篇 |
2001年 | 704篇 |
2000年 | 554篇 |
1999年 | 428篇 |
1998年 | 327篇 |
1997年 | 299篇 |
1996年 | 230篇 |
1995年 | 206篇 |
1994年 | 209篇 |
1993年 | 82篇 |
1992年 | 76篇 |
1991年 | 67篇 |
1990年 | 48篇 |
1989年 | 36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5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11篇 |
1979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22.
济阳坳陷地层油气藏油气运移动力与方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油气运移研究相对不足是目前制约济阳坳陷地层油气藏勘探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依据油气成藏动力学理论,运用流体包裹体分析技术、油气运移物理模拟实验和地质统计学方法,对地层油气藏油气运聚动力与方式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济阳坳陷地层油气藏油气运移动力早期以流体异常压力为主,后期逐渐过渡到以浮力为主;流体异常压力推动着含烃流体向外运移,浮力因输导层产状变化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高压临时仓储"的存在增加了远距离地层圈闭的成藏几率;盆缘流体异常压力值和地层水矿化度值突进方向与盆缘鼻状构造、坡折带展布方向一致,为油气运移的主要汇聚方向;流体异常压力的形成与发育特点决定了油气运移方式以幕式为主,也使济阳坳陷横向上发育多种地层油藏类型、纵向上发育多套含油层系。 相似文献
23.
裂缝性潜山油藏储集层识别与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埕北30太古宇为裂缝性潜山油藏,裂缝是其主要的储集空间和流体运移通道。裂缝性储集层识别与预测是这类油藏描述的核心和关键。为此,岩心、录井、测井、试井结合建立了储集层划分和分类标准,识别描述了井点储集层的分布;以井点储集层为约束条件,应用三维地震反演技术,预测了埕北30潜山太古宇油藏的储集层三维空间展布。 相似文献
24.
25.
研究水电站工程所在区域及水库影响区天然地震背景水平,不仅可对水库诱发性地震的危险性进行前期评价, 而且可为蓄水后的诱发地震活动监测提供可靠的鉴别依据。通过分析向家坝水电工程所在的区域地震背景、构造特征、应力场及中强震震源机制特点,并结合相关地震监测数据和向家坝水库地震监测台网的地震监测数据,探讨了向家坝水库影响区及周边区域范围天然地震年频次、月频次、地震震级-频度关系及震源机制特征,可为向家坝水库蓄水后库区水库地震监测、预测及地震类型判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水库移民系统经济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水库移民系统的边界划分、投入与产出、各类费用与效益及其计算方法的分析,探讨水库移民系统经济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27.
通过岩心描述、薄片分析、古生物鉴定等分析测试手段,采用岩相学与岩石化学联合分析技术,利用岩性组合、古生物化石等综合划分地层结构单元,对辽河坳陷大洼地区玄武质火山角砾岩储层成因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玄武质火山角砾岩成因为玄武岩水下喷发,经淬火碎裂后快速堆积形成。储集空间主要为残余角砾间孔,次为气孔、溶蚀孔、裂缝等,为中高孔、中低渗储层;水下喷发环境的确定对原中生界地层划分方案提出了质疑,认为玄武质火山角砾岩地层应归属为新生界沙三段。 相似文献
28.
根据地层发育特点,将辽河西部凹陷南段斜坡区划分为笔架岭东坡和葫东斜坡两个构造带,以沉积物形成过程为主线,总结形成"源–渠–汇"体系控制扇体分布的研究方法。首先,明确葫芦岛凸起为渤海湾盆地边缘性凸起的分支,具有持续供源能力;其次,利用地震反射特征在葫东斜坡区识别出若干"U"、"V"型古沟谷,并向盆地方向汇聚成两支主沟道,对应发育两支扇体;笔架岭东坡沙三段沉积期受古地貌控制,物源以北东向为主;最后,利用人工地震相识别方法,在笔架岭东坡识别出楔形反射地震相、上超反射地震相、前积反射地震相、平行反射地震相等类型,并利用有限钻井信息,落实本区沙河街期继承性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29.
南水北调调蓄工程经济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于调节南水北调工程来水的有两类水库,在这两类水库中,一类为已建水库,位于南水北调中线以西较高位置,叫做“高库”,例如黄壁庄水库;另一类为拟建水库,位于中线以东平原洼地,也叫“低库”,以大浪淀水库为例.技术经济指标分析表明,第一类水库的供水成本明显小于后者,故得出如下结论:利用某些已建“高库”的闲置库容调节南水北调来水可能是经济的. 相似文献
30.
水库移民规划设计是一种新兴的专业。水库移民规划设计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促进工程建设的决策科学化。水库移民规划设计提供成果的可靠性,对工程决策是否科学起着重要作用。水 库移民规划设计,在空产上要规定移民资金的合理投向,在时间上要安排好移民资金的合理汉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获得更多的设计任务,这就要拥有真正的技术优势先进的管理手段和较低的设计成本。设计单位必须主动地参与设计市场的竞争,强化竞争意识。加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