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528篇 |
免费 | 675篇 |
国内免费 | 8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9篇 |
综合类 | 450篇 |
化学工业 | 1283篇 |
金属工艺 | 11篇 |
机械仪表 | 62篇 |
建筑科学 | 64篇 |
矿业工程 | 12篇 |
能源动力 | 94篇 |
轻工业 | 6761篇 |
水利工程 | 79篇 |
石油天然气 | 29篇 |
无线电 | 4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53篇 |
冶金工业 | 25篇 |
原子能技术 | 15篇 |
自动化技术 | 18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200篇 |
2023年 | 222篇 |
2022年 | 411篇 |
2021年 | 478篇 |
2020年 | 479篇 |
2019年 | 421篇 |
2018年 | 332篇 |
2017年 | 358篇 |
2016年 | 393篇 |
2015年 | 390篇 |
2014年 | 425篇 |
2013年 | 459篇 |
2012年 | 582篇 |
2011年 | 533篇 |
2010年 | 345篇 |
2009年 | 305篇 |
2008年 | 263篇 |
2007年 | 382篇 |
2006年 | 368篇 |
2005年 | 351篇 |
2004年 | 240篇 |
2003年 | 267篇 |
2002年 | 185篇 |
2001年 | 131篇 |
2000年 | 136篇 |
1999年 | 101篇 |
1998年 | 85篇 |
1997年 | 65篇 |
1996年 | 52篇 |
1995年 | 50篇 |
1994年 | 38篇 |
1993年 | 43篇 |
1992年 | 49篇 |
1991年 | 22篇 |
1990年 | 20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23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993.
采用富集γ-氨基丁酸(GABA)的优选糙米发芽工艺条件,通过碱酶两步法提取糙米淀粉,研究发芽对糙米淀粉结构和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糙米发芽后,淀粉膨胀度增大,且随温度升高而提高;透明度升高了57.14%;峰值黏度基本不变;冻融稳定性提高,凝沉特性得到改善;淀粉凝胶的凝胶粘性有所提高,硬度和胶凝性有所降低;碘兰值减小,说明糙米发芽后其直链淀粉含量降低或聚合度减小;电镜分析结果显示,发芽后糙米淀粉颗粒变得圆滑,棱角较发芽前不明显。综上得出,发芽对糙米淀粉的理化特性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94.
995.
996.
997.
采用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法检测不同酒酿样品中微生物多样性,发现酒酿中包含酿酒酵母属(Saccha-romyces sp.)、毕赤酵母属(Pichia sp.)、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 sp.)和葡萄糖杆菌属(Gluconobacter sp.)等。从3种酒酿中分离3株优势酵母菌、1株乳酸杆菌和1株球菌,经鉴定为2株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1株贝酵母(Saccharomyces bayanus)、坚韧肠球菌(Enterococcus durans)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3株优势酵母菌MJN2、17JN2和MJN3表现了较强的产酒精能力,培养48h后,酒精产量分别达到1.4%vol、1.5%vol和2.2%vol,2株优势乳酸菌JN3和JN1表现出了较强的产酸能力,培养24h后,pH值分别达到5.13和3.69。 相似文献
998.
999.
从糯米、籼米和粳米3种类型大米中分离提取支链淀粉,采用特征黏度法和激光光散射法研究支链淀粉在二甲亚砜(DMSO)纯溶液和DMSO水溶液中的分子构象。结果表明:籼米、粳米支链淀粉的分子特性较为相似,均与糯米支链淀粉的分子特性有较大差异。以糯米支链淀粉的重均分子质量和旋转半径最大,分支度最高,交点质量浓度最小,分子链更易伸展。大米支链淀粉在DMSO中的分子构象与DMSO水溶液的体积分数以及自身的重均分子质量、分支度和质量浓度有关。在DMSO纯溶液中,大米支链淀粉的分子构象接近球形。在DMSO水溶液中,籼米和粳米支链淀粉的分子构象几乎不受自身质量浓度影响,均接近星形;而糯米支链淀粉分子构象受自身质量浓度影响较大,在极低质量浓度条件下表现为硬球结构,稍高质量浓度条件下表现为柔性球结构。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微生物发酵降解、转化和利用小麦麸皮中的纤维素、蛋白质和淀粉等,可以制备高品质膳食纤维(DF)。以可溶性膳食纤维(SDF)作为主要考察指标,分别采用米根霉、黑曲霉及里氏木霉发酵小麦麸皮制备DF,考察单一菌种及混菌发酵后麸皮DF主要组分的变化,并对混菌发酵条件进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混菌发酵效果优于单一菌种发酵效果;当发酵条件为料液比1:10、里氏木霉和黑曲霉(1:1)混菌接种量10%、发酵温度32℃时,SDF含量达到了11.74%,提高了86.94%,所得产品持水力及溶胀性分别为9.34g/g和12.46mL/g,符合高品质膳食纤维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