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38篇
  免费   332篇
  国内免费   228篇
电工技术   84篇
综合类   1095篇
化学工业   579篇
金属工艺   76篇
机械仪表   207篇
建筑科学   3670篇
矿业工程   98篇
能源动力   50篇
轻工业   35篇
水利工程   174篇
石油天然气   154篇
武器工业   41篇
无线电   59篇
一般工业技术   596篇
冶金工业   71篇
原子能技术   8篇
自动化技术   301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143篇
  2017年   180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577篇
  2013年   356篇
  2012年   454篇
  2011年   528篇
  2010年   532篇
  2009年   561篇
  2008年   529篇
  2007年   642篇
  2006年   405篇
  2005年   248篇
  2004年   245篇
  2003年   231篇
  2002年   185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1964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形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射裂缝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路面的主要病害之一,直接影响了路面的使用功能和使用寿命。反射裂缝导致面层开裂、剥落,路面水沿裂缝下渗,使路面发生损坏。因此延长旧水泥路面沥青加铺层的使用寿命,减少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是沥青加铺层设计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在深入分析反射裂缝形成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反射裂缝的预防及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52.
为研究多轴车辆移动载荷对半刚性路面性能影响规律,针对半刚性路面的特点,依据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将半刚性路面的沥青层、半刚性基层、半刚性底基层及土基层按线弹性考虑,建立了半刚性路面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车辆三轴移动载荷对半刚性路面性能影响。结果表明,3轴载荷作用下路面应力变化与车辆轴数有关,当车桥依次驶过路面时,路面应力出现3次突变,沥青层三向压应力、半刚性基层和底基层的垂直压应力、横向拉应力和水平拉应力均增大,最大拉应力出现在半刚性基层和底基层结合处;前轴驶过时轮迹带中心区域各层的横向剪应力最大,后轴驶过时轮迹带边缘区域各层的横向剪应力最大,最大值出现在沥青层底部;中轴驶过时路面各层的水平剪应力最大,最大值也出现在沥青层底部。因此,设计路面结构时,半刚性基层和半刚性底基层应选取抗弯和抗拉强度较高的材料,并应加强沥青面层的抗剪强度。  相似文献   
53.
Three different surface modifiers, octadecyl trimethyl ammonium (ODTMA), octadecyl primary ammonium (ODPA), and decanediamine (DDA) were used to modify Na+? montmorillonite (MMT), and the resultant organoclays were coded as ODTMA‐MMT, ODPA‐MMT, DDA‐MMT, respectively. Rigid PU foams/organoclay composites were prepared by directly using organoclay as the blowing agent without the addition of water. Investigation shows that the morphology of the nanocomposites is greatly dependent on the surface modifiers of clay used in the composites. In detail, DDA‐MMT is partially exfoliated in the PU matrix with the smallest cell size, while two others are intercalated in the PU matrices with smaller cell sizes. The sequence of their cell sizes is pristine PU foams > rigid PU foams/ODTMA‐MMT > rigid PU foams/ODPA‐MMT > rigid PU foams/DDA‐MMT, and the average cell size of rigid PU foams/DDA‐MMT composites decreases evidently from 0.30 to 0.07 mm. Moreover, all rigid PU foams/organoclay composites show remarkable enhanced compressive and tensile strengths as well as dynamic properties than those of PU foams, and the enhancement degree coincides well with the relative extent of internal hydrogen bonding of materials and gallery spacing of organoclay. For example, in the case of rigid PU foams/DDA‐MMT composite, 214% increase in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148% increase in tensile strength compared with those of pure PU foams were observed. © 2007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2007  相似文献   
54.
全水发泡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对CFC 11发泡替代技术中全水发泡技术路线进行了分析 ,指出水作为发泡剂存在的优点与不足。着重阐述了全水发泡中几种主要因素如水的用量、聚醚多元醇性质和结构以及异氰酸酯指数对泡沫性能的影响 ,并对国外近些年来全水发泡用聚醚多元醇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55.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rigid constraint system for water resources and promote refined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and notion of “basing four aspects on water resources” and the summary of the experience of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the basic theory and management guidelines for water resources control of “basing four aspects on water resources” are proposed. The latest progress of “ basing four aspects on water resources” is systematically sorted out, an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water resources control of “basing four aspects on water resources” should be deepened from the aspects of macro-system evalu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water resources optimization allocation model reconstruction, and refinement of water resources control system. © 2023, Editorial Board of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56.
刚体目标姿态作为计算机视觉技术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旨在确定场景中3维目标的位置平移和方位旋转等多个自由度,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工业机械臂操控、空间在轨服务、自动驾驶和现实增强等领域。本文对基于单幅图像的刚体目标姿态过程、方法分类及其现存问题进行了整体综述。通过利用单幅刚体目标图像实现多自由度姿态估计的各类方法进行总结、分类及比较,重点论述了姿态估计的一般过程、估计方法的演进和划分、常用数据集及评估准则、研究现状与展望。目前,多自由度刚体目标姿态估计方法主要针对单一特定应用场景具有较好的效果,还没有通用于复合场景的方法,且现有方法在面对多种光照条件、杂乱遮挡场景、旋转对称和类间相似性目标时,估计精度和效率下降显著。结合现存问题及当前深度学习技术的助推影响,从场景级多目标推理、自监督学习方法、前端检测网络、轻量高效的网络设计、多信息融合姿态估计框架和图像数据表征空间等6个方面对该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展望。  相似文献   
57.
为更加精确地评价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抗裂性能,系统分析了沥青路面开裂机理,依此设计抗裂测试系统的功能设计,明确其具体构造要求,并对其框架及细部进行了详细设计,基于层底应力敏感性分析确定测试的控制模式及参数范围,依据仪器的工作原理、检验指标,进行了温控系统、横向拉伸系统、竖向剪切系统设计,提出了横纵向疲劳次数作为设计参数,并开发与仪器匹配的计算机辅助分析软件并进行测试;测试系统为半刚性沥青路面的抗裂性能的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8.
针对纤维投料机在纤维称量过程中偏差过大的现象,在分析纤维投料机结构与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基于LabVIEW对纤维称量过程的数据采集,利用回归分析及最小二乘拟合原理,建立了纤维投料机质量称量过程非线性校正数学模型,并利用 LabVIEW 上位机系统将拟合系数实时反馈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的质量称量控制模块,实现了对质量称量过程的实时自动校正.通过静态加载试验及沥青玛蹄脂碎石( stone mastic asphalt,SMA)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试验对校正后的质量称量系统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该控制方式后,纤维质量称量偏差由校正前的7.3%下降至1.4%,达到了±2%的误差设计要求.校正后生产的SMA混合料空隙率降低了17%,车辙变形量减少,动稳定度提高了4.4%,抗弯拉强度与弯曲破坏劲度模量分别提高了7%和10%,且其他路用性能指标均比校正前有所提高,并与室内试验最佳纤维掺量下的性能相吻合,为避免纤维少投或多投现象的发生及提高SMA混合料的质量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9.
为了研究早龄期混凝土材料时变性能,通过现场24组主梁同步养生试块力学试验结果,得到了早龄期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时变规律.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建立了施工期预应力混凝土(prestressed concrete,PC)刚构桥标高控制可靠度模型,结合蒙特卡洛法计算了PC刚构桥标高控制可靠指标.结果表明:主桥同样状态下,混凝土弹性模量与龄期之间的关系呈现幂函数关系,PC刚构桥中悬臂阶段与最大悬臂阶段应以不同的自由端挠度偏差容许值控制,中悬臂阶段自由端挠度偏差容许值最大不高于4 mm,最大悬臂阶段自由端挠度偏差容许值最大不高于20 mm.  相似文献   
60.
实测硬化中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内的温度分布,确定混凝土的终凝时间,提出固化温差及有效温差的计算方法,并计算两种施工环境条件下路面板的固化温差和有效温差,进行固化温差对板的翘曲和应力影响分析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春季和秋季施工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中产生负的固化温差,将会导致路面板在1 d中的大部分时间处于板中脱空的状态,在板中临界荷位处板底产生拉应力,而采用小尺寸板,相比较大尺寸板更能降低路面板翘曲及耦合应力,降低疲劳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