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23篇 |
免费 | 57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6篇 |
综合类 | 171篇 |
化学工业 | 442篇 |
金属工艺 | 2篇 |
机械仪表 | 1篇 |
建筑科学 | 245篇 |
矿业工程 | 7篇 |
能源动力 | 4篇 |
轻工业 | 32篇 |
水利工程 | 37篇 |
石油天然气 | 10篇 |
武器工业 | 2篇 |
无线电 | 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7篇 |
冶金工业 | 13篇 |
原子能技术 | 2篇 |
自动化技术 | 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16篇 |
2020年 | 31篇 |
2019年 | 20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25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40篇 |
2013年 | 47篇 |
2012年 | 61篇 |
2011年 | 59篇 |
2010年 | 62篇 |
2009年 | 51篇 |
2008年 | 53篇 |
2007年 | 63篇 |
2006年 | 67篇 |
2005年 | 52篇 |
2004年 | 33篇 |
2003年 | 27篇 |
2002年 | 35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195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为研究一种最佳的节能生物除磷方法.方法在传统SBR反应器中,考察了分别以NO3--N和NO2--N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除磷过程中的脱氮吸磷现象.结果试验表明以NO3--N为电子受体硝酸型反硝化除磷过程在除磷效果上要优于以NO2--N为电子受体的亚硝酸型反硝化除磷体系,TP去除率可高出20%,但脱氮效果相对低9%.结论将电子受体浓度控制在最佳条件下,有利于反硝化脱氮除磷效果. 相似文献
92.
采用两级逆向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去除污水中的营养物质.一级人工湿地以连续流方式进水,NH4-N平均去除率为30%,TP平均去除率为62%,硝化和反硝化作用不明显.二级人工湿地中,NH4-N平均去除率为98.6%,TP去除率为100%;硝酸盐氮平均为19.5mg/ L.二级人工湿地进行的是硝化过程,而少有反硝化过程. 相似文献
93.
纪逸群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2,29(11):17-20
论述了废水高效生物脱氮工艺进展,提出了同步硝化反硝化以及其机理分析,短程硝化反硝化及其影响因素、厌氧氨氧化以及其氨氮去除效果等新兴的高效生物工艺,以解决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94.
采用前置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和聚氨酯填料进行高质量浓度生活污水的试验,控制进水在水力负荷0.64m3/(m2.h)、回流比1∶1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气水比下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该装置处理效果好且稳定,当好氧段的气水比为20∶1时,去除效果最佳,具有明显的同步硝化反硝化特征,脱氮效果明显,去除率82.96%,出水质量浓度在10 mg/L以下.对好氧段沿层取样,结果表明总氮的去除主要发生在反应器底部0~0.6 m,表明此期间也就是溶解氧在1.5~2 mg/L下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明显,总氮去除率保持在80%以上.通过同时监测沿层氧化还原电位(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ORP)的变化,确定出ORP在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可给出控制信号且反应灵敏稳定.可根据ORP的变化情况,优化调节曝气量,以达到高效节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5.
生物膜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过程中N2O的产生量及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考察生物膜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过程中氧化亚氮(N2O)的释放量,以碳纤维为填料,采用SBR反应器研究了实际生活污水生物膜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中N2O释放量并对其产生机理进行了分析.在低溶解氧水平(0.2~1.5 mg/L)下系统同步硝化反硝化率维持在79%以上.在4个溶解氧水平0.2、0.4、1.0、1.5 mg/L下,每去除1 g氨氮N2O释放量分别为0.005、0.025、0.021、0.025 g,远低于短程硝化反硝化系统N2O释放量.1个反应周期内,N2O释放量随NH4+-N氧化而增加,NH4+-N氧化结束后,N2O释放量急剧减少.在曝气状态下,N2O释放速率与ρ(COD)呈现了较好的相关性.分析发现,生物膜同步硝化反硝化系统中N2O主要是由异养硝化和好氧反硝化产生. 相似文献
96.
反冲洗是保证生物活性炭装置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以船用污水深度处理装置一体化生物活性炭为研究对象,探究反冲洗对于装置污染物去除能力恢复的影响,得出了装置恢复时间;选取9种反冲洗条件,考察装置反洗后8 h后,装置污染物去除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污染物去除率随着反冲洗时间推移先降低后逐步升高,8 h后趋于稳定,此时COD去除率为60%,氨氮去除率为10%。对比不同反冲洗条件下对于装置性能的影响分析,反洗强度控制在5.0 L/(m2·s),反洗时间为7 min时为较优反冲洗条件,COD去除率达到79.8%,氨氮去除率为5.3%。 相似文献
97.
Distillation-pervaporation in a single unit (DPSU) column can perform separations that are not possible in conventional distillation by overcoming distillation boundaries. Unlike conventional hybrid distillation-pervaporation columns, in a DPSU system the pervaporation membrane is located inside the column. The separation by distillation and pervaporation is carried out simultaneously inside the same column section. In a previous work, a simplified model was used to design and analyze distillation-pervaporation in a single unit (DPSU) systems with a hybrid rectifying-pervaporation section, where the membrane constitutes the whole section. In this study, this simplified model is applied to DPSU columns where the membrane partially constitutes the rectifying or the stripping sections, including the model derivation of the stripping section and the operation leaves. The simplified model is applied for the separation of two mixtures with different Serafimov's topology classifications: acetone-isopropanol-water (topology type 1.0-2) and ethyl acetate-ethanol-methanol (topology type 2.0-2b). Thermodynamic limitations are identified for the separation of the ethyl acetate-ethanol-methanol mixture. Multiple operation leaves are produced depending on the liquid composition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membrane section, hindering the conditions that help to overcome the distillation boundary through a DPSU column. For some conditions, a section that is partially constituted by a membrane performs better than if the membrane constitutes the whole section. 相似文献
98.
99.
100.
ABSTRACT A multistage system comprising an 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 (UASB) followed by anoxic unit and then oxic activated sludge (AS) with biofilm is studied in El-Berka WWTP, Egypt. Different organic loading wastewaters of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less than 500 mg/L till 3000 mg/L are tested during the study. The 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HRT) varies for each loading from 7.5 to 10 to 15 h. The UASB reactor accomplishes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50%–70% of influent COD. The overall system performs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95% of influent COD and NH4-N. Also, the results are verified by a modified mathematical model.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