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51篇
  免费   2760篇
  国内免费   1685篇
电工技术   629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2656篇
化学工业   22117篇
金属工艺   1569篇
机械仪表   834篇
建筑科学   341篇
矿业工程   420篇
能源动力   918篇
轻工业   3566篇
水利工程   49篇
石油天然气   2641篇
武器工业   417篇
无线电   2051篇
一般工业技术   6134篇
冶金工业   777篇
原子能技术   224篇
自动化技术   2052篇
  2024年   121篇
  2023年   505篇
  2022年   737篇
  2021年   981篇
  2020年   948篇
  2019年   914篇
  2018年   957篇
  2017年   1083篇
  2016年   1335篇
  2015年   1292篇
  2014年   2139篇
  2013年   2239篇
  2012年   2683篇
  2011年   3227篇
  2010年   2386篇
  2009年   2661篇
  2008年   2349篇
  2007年   2909篇
  2006年   2689篇
  2005年   2396篇
  2004年   1973篇
  2003年   1859篇
  2002年   1708篇
  2001年   1413篇
  2000年   1206篇
  1999年   983篇
  1998年   787篇
  1997年   579篇
  1996年   464篇
  1995年   383篇
  1994年   345篇
  1993年   271篇
  1992年   208篇
  1991年   151篇
  1990年   124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3篇
  195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纳米级BaAl_2O_4微粉的制备和性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别用溶胶 -凝胶法、低温固相反应法 ,制得了纳米级BaAl2 O4微粉 ,用电镜观察了其形貌和粒径的大小 ,用X-射线衍射仪进行了物相分析 ,测定了其纯度与晶型 ,讨论了制备方法与粒度大小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2.
JFC磷酸酯的合成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俊玲 《染整技术》2002,24(4):35-36
详述了JFC磷酸酯的合成工艺路线,以及它在织物前处理精练工艺中的应用。与其它磷酸酯类精练剂性能对比,证明它可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精练剂中的添加剂。  相似文献   
13.
Poly(vinyl alcohol) is crosslinked in dilute solution (c=0.1 wt%) with glutaraldehyde. The reaction product is characterized by viscometry and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g.p.c.). The intrinsic viscosity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degree of crosslinking and does not depend on temperature. G.p.c. reveals that the reaction product is not homogeneous, but consists of a mixture of particles with different sizes, possibly both intra- and intermolecularly crosslinked molecules. The intramolecularly crosslinked molecules are smaller in size than the initial polymer molecules and their size depends on the degree of crosslinking. They possess a narrow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even if the initial polymer sample had a broad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一系列用于苯与直链烯烃烷基化反应的含有杂原子的磷铝分子筛固体酸催化剂 (MeZrAPO 5 ) ,同晶取代磷铝分子筛骨架中磷和铝的杂原子包括锆和至少一种选自硅、硼、镓、锗、铁、镁、锡等的元素。考察了晶化温度、晶化时间、杂原子种类、铝源等因素对催化剂合成的影响 ,探索了合成样品中模板剂脱除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 ,晶化温度高于 15 0℃、n(TEA) /n(Al2 O3 )≥ 1 5以及加入Zr原子都有利于直接生成MeZrAPO 5晶相 ;用小晶粒和高结晶度的铝源合成时 ,分子筛的结晶度高。  相似文献   
15.
含氯取代基的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蔡明中  黎苇 《石油化工》2002,31(6):440-443
以 2 ,5 -二氯对苯二甲酰氯作为第三单体 ,将其与间苯二甲酰氯、间苯二胺在N ,N -二甲基乙酰胺中进行低温溶液共缩聚反应 ,合成了含氯取代基的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研究了单体摩尔浓度、反应初始温度、叔胺添加剂种类、第三单体用量等对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 ,并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等方法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6.
金刚石膜的计算机虚拟制备技术中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金刚石薄膜形成过程的分子动力学(Molecular Dynamics,简称MD)模拟研究,详细地阐述了原子间相互作用势的选取,总结了不同沉积条件下MD的计算模型和几种典型情况下的模拟结果。研究表明:在原子尺度上,MD方法能较全面地提供有关膜生长的信息,对进一步了解金刚石膜形成的微观机制以及为细观层次仿真提供基本信息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丁醇和制备丙烯腈的副产物乙腈为原料 ,采用一步法合成了乙酸丁酯。通过正交实验得到了影响反应的 4种因素。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为 :催化剂的量为样品质量的 40 % ;n(CH3CN)∶ n(C4 H9OH) =1∶ 1 .0 5 ;反应温度为 1 0 5℃ ;反应时间为 8h。在此反应条件下 ,乙酸丁酯的收率为 88.8% ,纯度可达 99.5 %。并用气相色谱及红外光谱对产品的纯度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8.
PEG20000中试放大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作用下 ,分别利用本体聚合和溶剂聚合的方法 ,在 1L、10 0L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合成了相对分子质量为 2 0 0 0 0的聚乙二醇 ,并讨论了聚合反应机理 ,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经过红外、核磁共振、凝胶色谱、化学分析等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9.
Sol–gel films are actively investigated during the last decade as possible candidates for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re-treatments. However, the important drawback in this case is the lack of active corrosion protection and self-healing ability.  相似文献   
20.
Biodegradable multiblock poloxamers (BMPs) with gel duration of 8 h to several weeks were prepared by varying their molecular weights from 4000 to 40 000 g mol?1.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the BMP was controlled by changing the poloxamer to coupling agent ratio. Assuming a micelle packing model of the BMP gel, as in the case of a poloxamer gel, the micelle properties and critical gel concentration of BMPs were investigated on the basis of the scaling concept.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control of molecular weight by hydrolyzable groups can be a facile approach to optimize the gel properties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Copyright © 2005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