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69篇
  免费   4770篇
  国内免费   2853篇
电工技术   2459篇
综合类   4132篇
化学工业   6718篇
金属工艺   2697篇
机械仪表   4497篇
建筑科学   5717篇
矿业工程   4471篇
能源动力   2815篇
轻工业   3197篇
水利工程   2039篇
石油天然气   7054篇
武器工业   617篇
无线电   1834篇
一般工业技术   4930篇
冶金工业   2098篇
原子能技术   794篇
自动化技术   2223篇
  2024年   149篇
  2023年   554篇
  2022年   1216篇
  2021年   1543篇
  2020年   1623篇
  2019年   1289篇
  2018年   1177篇
  2017年   1519篇
  2016年   1706篇
  2015年   1758篇
  2014年   3217篇
  2013年   3175篇
  2012年   4014篇
  2011年   4208篇
  2010年   2954篇
  2009年   2846篇
  2008年   2439篇
  2007年   3201篇
  2006年   3128篇
  2005年   2609篇
  2004年   2335篇
  2003年   1920篇
  2002年   1658篇
  2001年   1458篇
  2000年   1231篇
  1999年   989篇
  1998年   820篇
  1997年   714篇
  1996年   561篇
  1995年   514篇
  1994年   453篇
  1993年   242篇
  1992年   216篇
  1991年   186篇
  1990年   143篇
  1989年   121篇
  1988年   82篇
  1987年   66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50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20篇
  1976年   5篇
  1963年   4篇
  1959年   14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有水气藏是天然气藏中的一个基本气藏类型,其采收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面集输压力、井筒混合气水流动的液柱压力和储层物性等,目前普遍采用经验取值、物质平衡和气藏数值模拟等方法进行研究,但由于受开发评价阶段试采资料偏少和气藏数值模拟无法模拟井筒流动等因素的影响,早期采收率计算往往偏差较大,针对这些问题,从气田开发一体化的特点出发,提出了一种全面考虑地层→井筒→地面流动条件下,有水气藏(含凝析有水气藏)发废弃压力的计算方法,发展了利用物质平衡早期预测有水气藏采收率的理论,方法可靠、适用性强,能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2.
构造作用对油气生成和运聚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有机质从埋藏开始,就处于极其复杂的地球物理化学场中,环境提的能量,一是热量,二是机械能,机械能,主要是通过机械力作用传递给系统的,另外还以机械波的形式赋予系统一定的机械能。当发生断褶构造运动时,机械力对油气运移的影响尤为突出,它经能量的迁移转化,促成了包括机械力降解和地应力驱动等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制造了一次次高效的成油(生运)事件,本文以突变论为着眼点,按照改造控制建造的思路,大胆提出构造运动制造生排烃事件,成就含油气系统的假说。  相似文献   
63.
欠平衡钻井技术及其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着重介绍了欠平衡钻井的适用范围、关键技术、特殊工具、钻井工艺要求以及一些在古潜山大缝裂缝性储层中的应用实例,并对欠平衡钻井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这对国内进一步开展欠平衡钻井技术工作(特别是对于古潜山大缝裂缝性储层)具有一定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64.
济钢燃气厂针对济钢转炉煤气储存加压系统的设备现状,组织了一次设备大修,大修后煤气柜升降速度提高到了1.0m/min,并解决了加压机前负压等问题。  相似文献   
65.
An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tudy have been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of radial local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s of impinging submerged circular jets. Good agreement is achieved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the predicted valu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uter peak usually occurs at the radial location of r/d= 1.8~2.0, in which transition from laminar to turbulence happens resulting from disappeared pressure gradient abruptly, and that the inner peak appears rigidly at r/d=0.5, where the boundary layer has a minimum thickness because of elevating pressure gradient.  相似文献   
66.
ABSTRACT: Set yogurts were prepared from fortified milk subjected to the following processes: (a) Thermal process (85C,°C,35 min), (b) High hydrostatic pressure process (193 or 676 MPa for 5 or 30 min), and (c) Nonprocessed milk (control). Yogurts from milk treated with 676 MPa for 30 min exhibited similar yield stress and water-holding capacity (WHC) to yogurts from heated milk.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micrographs exhibited small round casein micelle aggregates without appendages in yogurts from heated milk. Yogurts from milk treated with 193 MPa and untreated milk exhibited low yield stress, low WHC, and large clusters of coalesced micelles. Mechanisms for gel formation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67.
在国内首次应用模型水轮发电机组对三峡地下电站变顶高尾水洞方案进行水力过渡过程试验研究。对水轮机导叶实行分段关闭 ,并求出了二段关闭的最佳拐点 ,试验证实了二段关闭对减小尾水管进口的负压和机组转速上升有明显的作用。通过有关水力参数的测试 ,认为变顶高尾水洞可以满足各项技术要求 ,是一个减少山体开挖、节省投资的新型设计方案。在地下电站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8.
高压玻璃钢管道的研制及在油田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介绍了高压玻璃钢管道的特性及在我国油田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9.
原油中含有大量的高分子有机固相物质,因此,要准确地描述油气体系相平衡,必须对气液固三相相平衡进行研究,在对高分子有机烃类沥青沉降机理有了一定的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大的交互作用系数,可以描述沥青与原油中轻质不相容性的程度。根据对油气烃类混合物体系的一般性认识与提出的沥青组分特征化方法,导出了与之相应的有其自身特殊性的气液沥青三相相平衡物料平衡方程组,用考虑沥青沉降三相闪蒸数值算法,对沥青沉降进行有效的理化模拟计算,此外,结合实例分析,给出了沥青质参考逸度的计算,饱和压力和沉降量的拟合方法。  相似文献   
70.
The technique of high pressure is utilized to study the carrier transport behaviour in doped and undoped bulk amorphous (GeSe3·5)100−x Bi x (x=0, 2, 4, 10) down to liquid nitrogen temperature to observe impurity induced modifications in amorphous semiconductors. It is observed that pressure induced effects in lightly doped (2 at % Bi) and heavily doped (x=4, 10) semiconductors are markedly different.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view of the incorporation behaviour of the bismuth impur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