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72篇 |
免费 | 497篇 |
国内免费 | 210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72篇 |
综合类 | 418篇 |
化学工业 | 553篇 |
金属工艺 | 266篇 |
机械仪表 | 749篇 |
建筑科学 | 304篇 |
矿业工程 | 76篇 |
能源动力 | 96篇 |
轻工业 | 56篇 |
水利工程 | 36篇 |
石油天然气 | 199篇 |
武器工业 | 88篇 |
无线电 | 320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518篇 |
冶金工业 | 108篇 |
原子能技术 | 86篇 |
自动化技术 | 33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66篇 |
2023年 | 86篇 |
2022年 | 79篇 |
2021年 | 128篇 |
2020年 | 128篇 |
2019年 | 122篇 |
2018年 | 96篇 |
2017年 | 136篇 |
2016年 | 134篇 |
2015年 | 156篇 |
2014年 | 237篇 |
2013年 | 240篇 |
2012年 | 294篇 |
2011年 | 274篇 |
2010年 | 185篇 |
2009年 | 218篇 |
2008年 | 176篇 |
2007年 | 220篇 |
2006年 | 234篇 |
2005年 | 185篇 |
2004年 | 132篇 |
2003年 | 137篇 |
2002年 | 122篇 |
2001年 | 107篇 |
2000年 | 83篇 |
1999年 | 69篇 |
1998年 | 67篇 |
1997年 | 50篇 |
1996年 | 42篇 |
1995年 | 33篇 |
1994年 | 38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3篇 |
197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分析关节轴承表面形貌对润滑、减摩和延寿的作用,在向心关节轴承内圈表面设计了微凹坑和交叉微凹槽2种不同的微织构表面形貌,并介绍了一种专门用于关节轴承表面激光微织构的设备。对关节轴承内圈表面微凹坑和微凹槽的激光微织构工艺进行试验,通过对不同脉冲重复次数、重叠度等条件下试验数据的分析,掌握了微凹坑和微凹槽几何形状和分布的控制方法,得到了关节轴承内圈表面形貌参数可控的激光微织构。 相似文献
102.
103.
检测进口自润滑关节轴承套圈的显微组织、硬度及残余奥氏体含量,并测试轴承的承载、耐磨损性能。结果表明:进口轴承套圈材料的成分及热处理工艺与国内同类材料相当;进口轴承马氏体呈针状分布,且较为细小,残余奥氏体含量较均匀;进口轴承的各项性能指标基本符合标准要求,密合度、径/轴向静载荷试验中个别轴承超标,低温磨损试验中个别轴承的自润滑衬垫材料的低温摩擦性能欠佳。 相似文献
104.
105.
106.
以大飞机起落架用WMLS17R型金属关节轴承为研究对象,基于ANSYSWorkbench建立有限元模型对3种工况下关节轴承进行静力学分析,可知:在极限载荷作用下端面沟槽底部会出现应力集中,外圈等效应力值大于材料屈服强度,会产生明显塑性变形;联合载荷下轴承最大等效应力、最大接触应力比纯径向载荷工况下要大。以外圈端面沟槽的截面形状及位置为设计变量,分析了端面沟槽结构对应力集中的影响。并考虑摩擦生热的影响,对3种工况下轴承进行了热力耦合分析,结果表明:在极限载荷下关节轴承在启动阶段会产生大量摩擦热,联合载荷工况下摩擦温升大于纯径向载荷工况,倾斜位置下摩擦温升大于正常位置情况。 相似文献
107.
108.
李静;赵文龙;郭建辉;李岩;柴灵芝 《轴承》2024,(2):37-39
针对原3MZ4250球基面磨床加工风电轴承大尺寸圆锥滚子存在的支承尺寸小以及支承结构不稳定问题,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增大支承尺寸,将支承硬质合金面由方形改进为圆柱形;增大支承安装槽与支承座表面的距离。实际加工表明,改进支承后加工的大尺寸圆锥滚子球基面曲率半径、端面跳动、表面粗糙度均满足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09.
尺寸系列31,32,40,41的CA型调心滚子轴承较宽,实体铜保持架按原方法设计时,滚子装配困难且轴承质量大。因此,提出对保持架宽度和端面内径尺寸进行改进设计,并详细介绍了设计原理。采用改进设计的保持架,滚子装配容易,轴承回转和调心性能均良好,装机使用无异常,减轻了重量并降低了成本,满足了该类轴承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