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63篇 |
免费 | 506篇 |
国内免费 | 210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72篇 |
综合类 | 418篇 |
化学工业 | 553篇 |
金属工艺 | 266篇 |
机械仪表 | 749篇 |
建筑科学 | 304篇 |
矿业工程 | 76篇 |
能源动力 | 96篇 |
轻工业 | 56篇 |
水利工程 | 36篇 |
石油天然气 | 199篇 |
武器工业 | 88篇 |
无线电 | 320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518篇 |
冶金工业 | 108篇 |
原子能技术 | 86篇 |
自动化技术 | 33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66篇 |
2023年 | 86篇 |
2022年 | 79篇 |
2021年 | 128篇 |
2020年 | 128篇 |
2019年 | 122篇 |
2018年 | 96篇 |
2017年 | 136篇 |
2016年 | 134篇 |
2015年 | 156篇 |
2014年 | 237篇 |
2013年 | 240篇 |
2012年 | 294篇 |
2011年 | 274篇 |
2010年 | 185篇 |
2009年 | 218篇 |
2008年 | 176篇 |
2007年 | 220篇 |
2006年 | 234篇 |
2005年 | 185篇 |
2004年 | 132篇 |
2003年 | 137篇 |
2002年 | 122篇 |
2001年 | 107篇 |
2000年 | 83篇 |
1999年 | 69篇 |
1998年 | 67篇 |
1997年 | 50篇 |
1996年 | 42篇 |
1995年 | 33篇 |
1994年 | 38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3篇 |
197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共沉淀-焙烧法制备球形铝酸锶粉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碳酸氢铵、硫酸铝铵和硝酸锶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化学组成为SrCO38226;2Al(OH)38226;7H2O的前体,此前体在较低温度下可合成SrAl2O4粉体。利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及能量散射分光光谱(EDS)、X射线衍射(XRD)和热分析(TG-DSC)表征了前体及其热处理产物的特征。结果表明,锶铝物质的量比和pH值对粉体成分和颗粒形貌有显著影响,n(Sr)∶n(Al)=1∶1.6、pH=7.6条件下制备了球形前体,此前体在1 100 ℃于空气气氛中焙烧2 h获得了单分散、球形SrAl2O4粉体,合成温度较传统高温固相法低约400 ℃。 相似文献
83.
84.
连通容器内气体爆炸过程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连通容器内气体爆炸强度增加产生机理以及燃烧火焰与压力传播的基本规律,采用k-ε模型和EBU-Arrhen ius混合反应模型,从流体力学和化学反应动力学守恒方程出发,利用大型流体动力学软件F luent 6.1对连通容器内气体爆炸过程进行了数值分析,获得了气体爆炸过程中火焰和压力传播特性以及气体流动特性,模拟结果能够比较清晰地反映气体爆炸的整个过程。研究表明连通容器中气体爆炸过程中火焰始终是加速传播的,气体压缩和反流以及喷射火焰是连通容器气体爆炸强度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5.
本文对丁二烯罐组扩建时涉及的几个设计难点进行了论述,这些论述在一年多的平稳生产实践中已通过了检验,其对类似工程的设计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6.
87.
提出了一种新型PURU+RR+S球面并联人形机器人踝关节机构,根据机构的几何约束关系和速度合成定理,建立包括各个构件位姿、速度的机构运动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各构件惯性力的影响,基于虚功原理和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机构动力学模型。通过实验测量,得到一组人体踝关节的运动学数据,利用傅里叶公式进行拟合,得到人体踝关节的位姿函数。将此位姿函数分别作为理论模型、踝关节虚拟样机的输出,得到踝关节机构输入的数值解、仿真数据,验证了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研究结果为该人形机器人踝关节机构在工程中的结构设计与应用提供了动力学理论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88.
考虑球面副间隙的4-SPS/CU并联机构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机械系统动力学方程的增广法建立考虑球面副间隙的4-SPS/CU并联机构动力学模型。为了简化该并联机构的动力学模型,通过质量矩的方法视驱动支链为一个整体。根据含间隙球面副元素的接触方式建立该间隙运动副的运动学模型,求出含间隙球面副元素之间的接触变形量与相对接触速度。考虑到接触体之间接触刚度与机械系统动力学模型之间的耦合性,以非线性刚度系数代替Flores接触模型中的常数刚度系数而提出一种改进的接触力模型,并基于该接触力模型利用接触变形量与相对法向接触速度建立间隙运动副元素之间的法向接触力模型,为了保证数值运算的稳定性,采用具有动态修正系数的Coulomb摩擦模型,建立接触体之间的切向接触力模型。进一步把间隙运动副元素之间的接触力转换到该间隙运动副所连接的驱动支链和上平台的质心上,并把该接触力集成到4-SPS/CU并联机构动力学模型的广义力中,从而成功引入了关节间隙效应,采用Baumgarte稳定约束法避免了积分过程中的约束违约问题。通过数值分析预测球面副间隙对4-SPS/CU并联机构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9.
90.
Virtual simulation is an economical and efficient method in mechanical system design. Numerical modeling of a spar platform, tethered by a mooring cable with a spherical joint is developed for the dyna...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