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1篇
化学工业   21篇
金属工艺   9篇
机械仪表   21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篇
冶金工业   4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冲击波自由场压力测试是武器弹药爆炸试验中的一种重要测试方法,目前常用的笔式传感器需要对准爆心,而动爆 或复杂爆炸中难以实现准确对准,会造成较大的测试误差。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用于空气爆炸场测试的球形传感器结 构,该设计有效地实现了对多个方向冲击波的测量,克服了传统传感器对爆心位置敏感的缺陷,传感器采用压电陶瓷作为敏 感元件,连接传感器端采用一锥形结构,以提升其在复杂爆炸环境中的性能和稳定性。在激波管平台上进行了性能标定,并 完成了实际爆炸验证试验。测试结果表明,传感器上升时间为1.23ms, 灵敏度为100.34 pC/kPa, 传感器测试了6个方向的 自由场压力,分布偏差在±7.1%以内。  相似文献   
12.
结合球度误差的几何定义,提出了一种基于几何搜索的球度误差最小区域评价方法。首先,以初始参考点为基准,布置一定边长的正方体,依次以正方体的每个顶点为假定理想球心计算所有测量点的半径值,通过比较判断,调整正方体的位置及边长,最终获得包容所有测点的最小区域,实现球度的最小区域评定。在终止搜索条件为0.00001mm时,对同一组测量数据,该算法的结果比最小二乘法减小了0.6μm,并与解析法、遗传算法的结果相一致。计算过程及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能准确地得到最小区域解,而且计算结果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超细晶硬质合金及原料制备技术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超细晶硬质合金是WC晶粒度≤0.5μm的硬质合金,这类合金具有高强度和高硬度的优异性能。目前由超细晶硬质合金制备的高效刀具已经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核能、汽车、发电设备、新能源和电子通讯等现代制造业。主要对中国超细晶硬质合金原料(例如超细碳化钨粉、钴粉、复合粉)和超细晶硬质合金制备技术、性能及表征方法作了系统的阐述。最后对超细晶硬质合金制备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钎焊球是BGA及μBGA等高密封装技术中凸点制作的关键材料,球化温度是影响钎焊球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采用自制切丝重熔法装置,以花生油为球化剂,研究了球化温度对63Sn37Pb钎焊球真球度和表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随着球化温度升高,钎焊球球化效果及表面质量越好,但球化温度过高(超过300℃),球化剂易产生浓烟,钎焊球易氧化.实验条件下,球化温度以300℃为宜.  相似文献   
15.
球化剂种类对BGA焊球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钎焊球是BGA及μBGA等高密封装技术中凸点制作的关键材料,球化剂种类是影响钎焊球质量的关键因素.在预热温度为500℃和球化温度为280℃,球化剂分别采用机油、重油、硅油和花生油时,采用切丝重熔法制作高密封装用钎焊球.研究了不同球化剂种类对63Sn37Pb钎焊球的球形度和外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油作为球化剂时,63Sn37Pb钎焊球的真球度系数值最小,钎焊球越接近真球形状,球形度越好,外观形貌也最好,球化效果最好.重油、硅油次之,机油最差.  相似文献   
16.
A method is described for producing large, spherical ThO2 or (Th, U)O2 particles by a sol-gel process. In the method CCl4 is used as a sol-drop formation medium and ammonia as a gelling agent. Source sols used are lighter than CCl4. So, sol-drops are formed in pure CCl4 at the bottom of a gelation column. Thereafter they ascend in ammoniac CCl4 with solidification of their surface and teach interface between the ammoniac CCl4 and concentrated NH4OH which is placed on the CCl4 to complete gelation of the drops. For continuous recovery of the resulting gel-spheres from the interface, special devices are developed. By using this apparatus, large microspheres of ThO2 and (Th, U)O2 are obtained without cracking; maximum attainable diameters of sintered spheres are 1,000 and 1,300 μm, respectively. Their sphericities are less than 1.1 even for 1,000 μm diameters.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设计精度并制备具有目标性能的透水混凝土,选择实际工程中的2种典型骨料,用Image Pro-Plus图像表征了骨料球形度,同时测试并计算了透水混凝土骨架结构参数;基于骨料球形度对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基于骨料球形度的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可适用于粒形较差的宽级配骨料,能显著提升透水混凝土...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催化裂化催化剂喷雾干燥过程中的不同形貌微球成型机理,考察了喷雾干燥成型工艺和催化剂浆液特性对催化剂球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热空气的进出口温差约为260 ℃、载气量为1 500~2 000 m3/h、雾化机转速为5 000~14 000 r/min的喷雾干燥成型条件下,催化剂球形度相对较高,不小于0.85;通过增加催化剂浆液总固物质量分数、降低浆液黏度、优化使用黏结剂的类型及其用量,有益于提升催化剂球形度;通过综合优化喷雾干燥成型工艺和催化剂制备过程,可制备出具有实心结构、表面圆整的微球催化剂,所制备的原位晶化催化剂和助催化剂的球形度均大于0.90,半合成催化剂的大于0.88。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paper a series of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methods were adopted for getting separated coarse aggregates from asphalt mixture specimen using high-resolution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CT) images.The existing three dimensional (3D) particles matching methods based on two dimensional (2D) continuous cross-sections were analyzed and a new ’overlap area method’ was presented.After the 3D particles were extracted one by one successfully,the basic parameters of each aggregate:perimeter,area,surface area,and volume were calculated by chain code method.Finally,the 3D mass center coordinates and the sphericity index were introduced.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实现陶瓷球表面的高效超光滑抛光,提出一种集群磁流变抛光陶瓷球的新工艺。方法在传统V型槽抛光陶瓷球的基础上增加集群磁极和上盘旋转动力,配制适当的磁流变抛光液,通过在上下抛光盘的集群磁极,形成磁流变抛光垫包覆陶瓷球,进行研磨抛光加工。然后,基于陶瓷球工件几何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得到球体各运动参数的影响关系,利用机械系统分析软件ADAMS对成球过程进行动态仿真,可以看出该抛光方法能够主动控制球体的运动,实现球面抛光轨迹的快速均匀全包络。最后,根据仿真结果,通过调整上下抛光盘的转速比、偏心距和加工间隙等参数,控制陶瓷球的自转角,实现球面的快速高效超光滑抛光。结果用自行设计的陶瓷球集群磁流变抛光实验装置,对氮化硅陶瓷球进行抛光2.5 h,表面粗糙度Ra从60 nm左右下降到10 nm左右,球形误差为0.13μm,达到了陶瓷球轴承氮化硅球的国家标准(G5水平)。结论集群磁流变抛光方式可以实现球面抛光轨迹的快速均匀全包络,实现陶瓷球表面的高效超光滑抛光,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