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459篇 |
免费 | 4802篇 |
国内免费 | 2009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317篇 |
技术理论 | 8篇 |
综合类 | 2364篇 |
化学工业 | 15255篇 |
金属工艺 | 2892篇 |
机械仪表 | 924篇 |
建筑科学 | 2294篇 |
矿业工程 | 855篇 |
能源动力 | 2439篇 |
轻工业 | 2129篇 |
水利工程 | 290篇 |
石油天然气 | 2214篇 |
武器工业 | 153篇 |
无线电 | 1905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8413篇 |
冶金工业 | 2905篇 |
原子能技术 | 376篇 |
自动化技术 | 53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5篇 |
2023年 | 1038篇 |
2022年 | 1459篇 |
2021年 | 1509篇 |
2020年 | 1601篇 |
2019年 | 1511篇 |
2018年 | 1391篇 |
2017年 | 1578篇 |
2016年 | 1671篇 |
2015年 | 1536篇 |
2014年 | 2307篇 |
2013年 | 2452篇 |
2012年 | 2934篇 |
2011年 | 3176篇 |
2010年 | 2341篇 |
2009年 | 2401篇 |
2008年 | 1879篇 |
2007年 | 2390篇 |
2006年 | 2345篇 |
2005年 | 1958篇 |
2004年 | 1660篇 |
2003年 | 1509篇 |
2002年 | 1198篇 |
2001年 | 911篇 |
2000年 | 832篇 |
1999年 | 620篇 |
1998年 | 554篇 |
1997年 | 386篇 |
1996年 | 344篇 |
1995年 | 280篇 |
1994年 | 259篇 |
1993年 | 186篇 |
1992年 | 156篇 |
1991年 | 120篇 |
1990年 | 109篇 |
1989年 | 64篇 |
1988年 | 44篇 |
1987年 | 48篇 |
1986年 | 32篇 |
1985年 | 61篇 |
1984年 | 47篇 |
1983年 | 45篇 |
1982年 | 26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13篇 |
1977年 | 2篇 |
1976年 | 4篇 |
1963年 | 1篇 |
1959年 | 5篇 |
1951年 | 2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活性炭共吸附现象对有机蒸气穿透容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空气避有机蒸气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中,为获得可靠的采样效果,探讨了活性炭对共存有机蒸气的共吸附与穿透容量的关系,试验了四种有机蒸气共存时和组分的有采样效率。结果表明,共吸附使所有共存有机蒸气的穿透容量下降,共吸附物质愈多,穿透窝量下降愈严重。对二种和四种有机蒸气的共吸附,使丙酮的穿透容量下降21.9%和41.7%,四组分共存时,丙酮,丁酮,环已酮、甲苯的穿透窝量分别为5.6、5.0、9.7、1 相似文献
72.
73.
74.
郑举功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2004,2(4):261-265
目前,碳纳米管的各种制备方法如电弧法、激光消融法、催化热解法及化学气相沉积法等,都是在500~3500℃温度范围内经由气固相接触表面合成的,从而使反应的深度和广度都受到了限制.利用固相热解法尝试在溶胶玻璃中原位合成碳纳米管,该方法可以使反应在整个固相范围内同时发生,而不只是在气固相的表面合成.在制备样品的过程中采用了溶胶-凝胶法,成功地将碳源(乙酰丙酮)和催化剂(硝酸钴)均匀地分散在SiO,溶胶玻璃中,制备了纳米级的复合材料.另外,选择了乙酰丙酮作碳源,将碳纳米管的合成温度降到了400℃,实现了在低温固相条件下原位合成碳纳米管.最后通过TEM对生成的纳米碳管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75.
单壁碳纳米管及应用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邹莉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0(1):21-23
讨论了单壁碳纳米管独特的结构、性质和制备方法。由于单壁碳纳米管独特的结构,而导致其独特的电性质、吸附性和力学性能,对单壁碳纳米管目前在电子领域、储氢和复合材料方面的应用研究作了综合阐述。 相似文献
76.
用线性扫描伏安法 (LSV)、循环伏安法 (CV)和微分脉冲伏安法 (DPV)等电化学手段研究了 2 ,4,6 三氨基嘧啶 (TAP)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 :该化合物在玻碳电极表面存在吸附特性 ,在 0 .1 0mol·L- 1 的 pH 5 .0Britton Robinson (B R)缓冲溶液中于1 .2 0V(vs.Ag/AgCl)处有一灵敏的氧化峰。在选定的最佳条件下 ,其浓度在 8.0× 1 0 - 6~ 3.2×1 0 - 4 mol·L- 1 范围内与氧化峰电流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检测限为 6.5× 1 0 - 6mol·L- 1 。 相似文献
77.
丙烯酰胺在炭黑表面接枝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Ce^4 和羟甲基组成的氧化还原体系,探讨了水溶液中丙烯酰胺在炭黑表面的接枝反应。研究了剂用量、单体用量、反应时间、硝酸用量对接枝率的影响。利用IR分析、比表面积分析验证炭黑表面的接枝反应,经接枝反应改性的炭黑在水分散体系中具有较好的分散稳定性。 相似文献
78.
Frictional anisotropy of oriented carbon nanotube surfac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L. Dickrell S.B. Sinnott D.W. Hahn N.R. Raravikar L.S. Schadler P.M. Ajayan W.G. Sawyer 《Tribology Letters》2005,18(1):59-62
This report examines highly anisotropic tribological behavior of multi-walled nanotube films oriented in mutually orthogonal directions. The average values of coefficient of friction varied from extremely high values (=0.795) for vertically aligned nanotubes grown on rigid substrates to very low values (=0.090) for nanotubes dispersed flat on the same substrates. The results were insensitive to humidity, in contrast to graphite materials, and indicate that nanotubes could be utilized as both low and high frictional surfaces. 相似文献
79.
为了强化甲醇制氢反应,分别以酚醛树脂和间苯二酚-甲醛为前驱体,制备了炭膜及复合炭膜.采用扫描电镜和氮气物理吸附等手段对炭膜及复合炭膜的微观形貌与孔径分布进行了分析.考察了原料粒度及固化剂用量对炭膜孔结构以及涂膜次数对复合膜分离性能的影响,并将所制备的炭膜与复合炭膜耦合在反应器内用于强化甲醇水蒸汽重整制氢反应.结果表明,当固化剂质量分数为6%时,炭膜孔径分布最窄,且平均孔径为0.16μm.随涂膜次数从1次增至3次,复合炭膜的透气性先降低后增大.对于甲醇水蒸汽重整制氢反应的转化率而言,炭膜与复合炭膜反应器分别比传统固定床提高了1.6倍和1.9倍.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