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75篇
  免费   1444篇
  国内免费   1416篇
电工技术   411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989篇
化学工业   6387篇
金属工艺   6889篇
机械仪表   1151篇
建筑科学   1044篇
矿业工程   287篇
能源动力   539篇
轻工业   1419篇
水利工程   62篇
石油天然气   533篇
武器工业   207篇
无线电   816篇
一般工业技术   4089篇
冶金工业   1090篇
原子能技术   119篇
自动化技术   102篇
  2024年   143篇
  2023年   489篇
  2022年   697篇
  2021年   759篇
  2020年   732篇
  2019年   692篇
  2018年   699篇
  2017年   865篇
  2016年   730篇
  2015年   770篇
  2014年   1134篇
  2013年   1217篇
  2012年   1495篇
  2011年   1763篇
  2010年   1401篇
  2009年   1363篇
  2008年   1119篇
  2007年   1422篇
  2006年   1437篇
  2005年   1202篇
  2004年   1055篇
  2003年   843篇
  2002年   757篇
  2001年   612篇
  2000年   566篇
  1999年   416篇
  1998年   364篇
  1997年   277篇
  1996年   254篇
  1995年   209篇
  1994年   163篇
  1993年   142篇
  1992年   124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 毫秒
91.
本文采用三种粘度的羟基硅油分别与四种硅烷偶联剂反应固化制备一种双组分有机硅连接漆,并通过附着力、X-EDS、耐淡水浸泡等方法研究连接漆与防锈漆和污损释放型防污漆间的界面化学作用。结果表明:当羟基硅油采用粘度为7 500 Cp的品种,固化剂采用5%KH550和3%CG310复配时,所得连接漆与防锈漆能够形成良好的界面化学键合,同时与防污漆的附着性能也可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92.
耐高温涂层及其性能表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耐高温涂层在涡轮喷气发动机、高温轴承、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热防护以及切削刀具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背景,在技术创新层面,也具有很大的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首先综述了现有耐高温涂层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扩散涂层和覆盖涂层两大类和陶瓷涂层等七小类,并进行了分类讨论。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各种耐高温涂层的制备方法和技术手段,归类总结了耐高温涂层性能的主要表征方法,综述了耐高温涂层的耐高温及失效机理,最后展望了其发展的方向。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耐高温涂层在耐温性、抗氧化性、蠕变性、抗冲蚀性等基本性能方面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对其力学性能、鲁棒性能等方面又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93.
在1250℃燃气热循环条件下,测试热障涂层抗冷热冲击性能,以模拟发动机叶片的启动升温与关闭降温循环过程。采用电化学阻抗谱测试和扫描电镜(SEM)系统研究热循环过程中热生长氧化物(TGO)生长与YSZ陶瓷层微结构演变。结果表明:随着热循环次数增加,热障涂层内TGO不断生长变厚,在中频阶段的阻抗谱响应越来越显著。YSZ陶瓷层内部经历了微裂纹的萌生与扩展两个阶段。经过100次热循环后的YSZ层表现出与喷涂态涂层相似的阻抗特征,表明高温下烧结会使YSZ层产生的微裂纹在短时间内愈合。但经过300次热循环后的YSZ层表现出与喷涂态完全不同的阻抗谱,并随热循环次数增加,YSZ颗粒间隙阻抗值不断增加,表明YSZ内层产生了不可愈合的微裂纹,是导致YSZ层最终失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4.
采用双脉冲复合电镀技术,在瓦特型镀液中,制备含微-纳米TiC颗粒的Ni基复合镀层。研究镀液中纳米TiC添加量对复合镀层微观形貌、组织结构、硬度、摩擦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镀液中添加纳米TiC后,Ni-TiC复合镀层表面出现团聚、致密度降低,复合镀层的组织为Ni和TiC;随镀液中纳米TiC添加量的增加,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呈先增后降的趋势,而摩擦因数则先降后升;当纳米TiC颗粒添加量为6.0g/L时,复合镀层显微硬度最大,为445HV,摩擦因数较小,为0.22,磨损机制以磨料磨损为主;在900℃,100h氧化条件下抗氧化性能最佳,氧化增重为6.828mg/cm~2,为微米复合镀层的0.5倍。  相似文献   
95.
综述了耐候防腐涂料的研究进展和提高常温固化防腐涂料耐候性能的几种途径,主要包括耐候型成膜物质的制备与改性,如含氟类、有机硅类、丙烯酸类等树脂,以及耐候型功能颜填料的添加,如钛白粉、纳米导电聚合物等填料和各类光稳定剂等,并对提高常温固化防腐涂料耐候性能可能的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6.
为探索不同喷涂工艺对NiCoCrAlYTa涂层的显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最优工艺,采用大气等离子、低压等离子、常规超音速火焰和低温超音速火焰4种工艺在镍基单晶高温合金表面制备了NiCoCrAlYTa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显微硬度计等分析手段对喷涂态涂层的相组成、显微结构和显微硬度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不同喷涂工艺下涂层的相组成均为γ′-Ni_3Al、β-NiAl和γ-Ni固溶体。低压等离子和超音速火焰喷涂的涂层致密且孔隙率低,其中超音速火焰喷涂的涂层孔隙率低于1%。低压等离子和低温超音速火焰喷涂的涂层氧含量很低,控制在0.3%~0.6%的范围。综合来说,低温超音速火焰喷涂工艺制备的涂层结构致密,孔隙率和氧含量很低。该工艺是沉积NiCoCrAlYTa涂层的首选。  相似文献   
97.
金属Ni包覆于陶瓷粉体的表面,可以促进其烧结、提高导电性或赋予新的功能性质.本文采用旋转化学气相沉积法(RCVD),利用二茂镍(NiCp_2)前驱体的热分解,借助载体氢气对反应的催化促进作用,在Al_2O_3粉体表面包覆了均匀分散的Ni纳米粒子,并研究了包覆温度和原料供应速率对反应产物物相、粒度和形貌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在包覆温度为450~550℃、前驱体二茂镍(NiCp_2)供给速率为(0.6~2.0)×10~(-6)kg/s条件下,通过对反应过程中镍纳米粒子的包覆温度和前驱体二茂镍(NiCp_2)供给速率调控可对镍纳米粒子的粒径大小和包覆层数进行调控.结合实验结果,分析了载体氢气对二茂镍反应的催化促进作用,阐述了旋转化学气相沉积条件下Ni纳米粒子在Al_2O_3粉体表面均匀包覆的过程与机制.通过调控包覆温度和原料供应速率,可以影响前驱体二茂镍的分解行为,从而调控镍纳米粒子在Al_2O_3粉体表面的包覆状态.  相似文献   
98.
LiNi0.8 Co0.15 A10.05 O2正极材料具有容量高、价格低等优点,被认为是最具发展前景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但LiNi 0.8Co 0.15A1 0.05O2材料本身存在充放电过程中容量衰减较快、倍率性能差和储存性能差等缺陷,影响了其进一步发展.本文以 LiNi 0.8Co 0.15A1 0.05O2为研究对象,采用共沉淀法制备氢氧化物前驱体,在前驱体的表面包覆一层Ni 1/3Co 1/3 Mn 1/3(OH)2,制备成具有核壳结构的正极材料.通过XRD、SEM、EDX、电化学测试等分析手段,系统地研究了其结构、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分析表明:包覆改性后,LiNi 0.8Co 0.15Al 0.05O2正极材料在0.1、0.2、0.5、1 C倍率下,材料的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67.6,160.1,0.4,8.5 mAhg -1.由0.1到1 C,包覆改性前后的正极材料的放电比容量衰减量由34.7 mAhg -1降为29.1 mAhg -1,容量衰减百分比由22.1%降低到17.4%.综合性能分析认为,包覆改性后电化学性能有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99.
Chilled cast iron tappet has a tendency microstructure of white, mottled and gray iron. The exact composition and other casting parameters, like pouring temperature, inoculation and coating, need to be determined for achieving the desired thickness of the chilled layer. Chilled cast iron finds applications in areas where improved hardness and wear resistance are required. Mottled cast iron has very poor machinability and high brittleness due to the presence of secondary cementite. These constitute the limitations for its use. The influence of inoculation, pouring temperature, coating thickness and chill plate on chilled depth was investigated. Taguchi design-of-experiments (DOE) are used for generating an optimal set of casting parameters to obtain a satisfactory chilled depth.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all the parameters on chilled depth has been carried out through a microstructure study.  相似文献   
100.
Burnishing avoids the need for super finishing operations after the conventional turning process, to enhance the surface quality.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surface modifications of Al(B4C)p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MMC) workpiece material after burnishing with a TiAlN coated WC roller. The burnishing speed, lubrication type, burnishing passes, and coating were the input parameters. Surface hardness and roughness after the burnishing were studi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coating on the WC roller had enhanced the hardness in the workpiece after burnishing in the case of Al-5?wt.% (B4C)p, under all conditions. The effect of the coating on the work piece surface hardness was not significant with Al-10?wt.% (B4C)p. While burnishing Al-5?wt.% (B4C)p, the minimum surface roughness combined with maximum surface hardness was obtained, during the third pass under dry condition using uncoated rollers. The number of passe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surface conditions reduced, on using coated rollers with kerosene as the lubrica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