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550篇 |
免费 | 613篇 |
国内免费 | 250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00篇 |
综合类 | 644篇 |
化学工业 | 300篇 |
金属工艺 | 166篇 |
机械仪表 | 610篇 |
建筑科学 | 956篇 |
矿业工程 | 753篇 |
能源动力 | 179篇 |
轻工业 | 259篇 |
水利工程 | 144篇 |
石油天然气 | 215篇 |
武器工业 | 123篇 |
无线电 | 56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603篇 |
冶金工业 | 519篇 |
原子能技术 | 107篇 |
自动化技术 | 97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5篇 |
2024年 | 126篇 |
2023年 | 138篇 |
2022年 | 166篇 |
2021年 | 235篇 |
2020年 | 255篇 |
2019年 | 209篇 |
2018年 | 171篇 |
2017年 | 191篇 |
2016年 | 228篇 |
2015年 | 290篇 |
2014年 | 445篇 |
2013年 | 364篇 |
2012年 | 510篇 |
2011年 | 565篇 |
2010年 | 373篇 |
2009年 | 379篇 |
2008年 | 289篇 |
2007年 | 347篇 |
2006年 | 339篇 |
2005年 | 282篇 |
2004年 | 226篇 |
2003年 | 194篇 |
2002年 | 189篇 |
2001年 | 178篇 |
2000年 | 135篇 |
1999年 | 112篇 |
1998年 | 101篇 |
1997年 | 66篇 |
1996年 | 49篇 |
1995年 | 51篇 |
1994年 | 49篇 |
1993年 | 25篇 |
1992年 | 18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1976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59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通过用进口/国产拔色材料,对国产/进口染料所染毛皮进行交叉拔色实验,研究了二氧化硫脲、保险粉、亚硫酸氢钠、硫脲的拔色性能以及一些常用染料的可被拔色性能。 相似文献
32.
为了探讨纺纱新器材配合使用对成纱质量的影响,分析纺纱新器材的工作原理,在环锭细纱机上分别采用后区压力棒上销与压力棒隔距块配合、后区压力棒上销与集棉器配合纺9.7tex普梳纱进行对比试验,并分别对成纱条干、毛羽及强力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后区压力棒上销与集棉器的配合使用对成纱强力和毛羽改善较明显;后区压力棒上销和压力棒隔距块的配合使用能更好地改善成纱条干;同时指出,纺纱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纺纱新器材良好的工作状态,不同的新器材、不同规格的新器材配合使用效果不同,只有合适地配置,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3.
34.
35.
36.
针对配网自动化系统点多面广、分布广泛等特点,设计基于\"网络层+应用层\"的双重防护方案,提出一种基于 SM2 、SM3 、SM4 国密算法与消息认证码组合的一次口令认证协议,实现配电主站与配电终端间双向身份鉴别及业务数据加密,确保通讯数据的完整性和机密性,解决配网自动化系统网络安全防护问题,一旦应用多核异构自主安全芯片进... 相似文献
37.
梭柱,为中间粗两头细之形状,重点是柱子上端卷杀,此作法在宋代《营造法式》中有描述。从实物资料看,梭柱主要流行于魏晋至元代,包括木柱与石柱,但其具体样式又表现出时代与地域的差异。明清时期,梭柱在官式建筑中基本上为柱子收分作法所取代,但在民间仍有保留,如岭南的潮汕地区等。 相似文献
38.
伺服系统干摩擦的加速度负反馈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干摩擦对伺服系统运动过程的影响,总结出其产生的原因,并证明了应用加速度负反馈可以有效地克服低速时的跳运问题。 相似文献
39.
通过理论计算、Solidworks三维建模和ANSYS有限元分析,并结合成本核算,得出VD/VOD精炼炉真空罐体的优化结构.建议罐体选用圆筒形壳体型式,100 t以下的真空罐体底板采用平底加强筋型式;100 t以上的真空罐体底板采用封头型式.罐体真空密封法兰的密封槽采用单边燕尾形或在矩型密封槽上增加3个档板启闭机构,代替常用的燕尾形密封槽,可有效防止密封圈脱掉,且便于加工. 相似文献
40.
动压影响下陷落柱突水机理及治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陷落柱是一种特殊的地质构造,陷落柱突水已经成为危害我国矿井安全生产的重大灾害之一。本文主要采用理论分析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根据陷落柱顶底板突水的机理将顶底板突水模式划分为两种子模式,通过薄板理论和剪切破坏理论推导出了各模式下的突水判据,并建立了煤层底板陷落柱渗流突水模型;运用理论分析得出的突水判据对1103工作面底板发生突水危险性进行预测,为保证工作面安全生产对底板进行注浆加固,取得了较好的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