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448篇 |
免费 | 5475篇 |
国内免费 | 2451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138篇 |
技术理论 | 5篇 |
综合类 | 4376篇 |
化学工业 | 2734篇 |
金属工艺 | 613篇 |
机械仪表 | 1868篇 |
建筑科学 | 5610篇 |
矿业工程 | 928篇 |
能源动力 | 1130篇 |
轻工业 | 6693篇 |
水利工程 | 897篇 |
石油天然气 | 1098篇 |
武器工业 | 336篇 |
无线电 | 344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4086篇 |
冶金工业 | 1418篇 |
原子能技术 | 1411篇 |
自动化技术 | 558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8篇 |
2024年 | 926篇 |
2023年 | 985篇 |
2022年 | 1736篇 |
2021年 | 1807篇 |
2020年 | 1825篇 |
2019年 | 1588篇 |
2018年 | 1393篇 |
2017年 | 1743篇 |
2016年 | 1787篇 |
2015年 | 1754篇 |
2014年 | 2518篇 |
2013年 | 2552篇 |
2012年 | 3170篇 |
2011年 | 3085篇 |
2010年 | 2136篇 |
2009年 | 2095篇 |
2008年 | 1910篇 |
2007年 | 2154篇 |
2006年 | 1843篇 |
2005年 | 1490篇 |
2004年 | 1153篇 |
2003年 | 1011篇 |
2002年 | 773篇 |
2001年 | 680篇 |
2000年 | 505篇 |
1999年 | 429篇 |
1998年 | 368篇 |
1997年 | 290篇 |
1996年 | 237篇 |
1995年 | 227篇 |
1994年 | 165篇 |
1993年 | 147篇 |
1992年 | 128篇 |
1991年 | 84篇 |
1990年 | 85篇 |
1989年 | 67篇 |
1988年 | 55篇 |
1987年 | 45篇 |
1986年 | 31篇 |
1985年 | 35篇 |
1984年 | 28篇 |
1983年 | 17篇 |
1982年 | 22篇 |
1980年 | 24篇 |
1979年 | 22篇 |
1965年 | 16篇 |
1964年 | 20篇 |
1959年 | 24篇 |
1957年 | 1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以齐口裂腹鱼肉为原料,采用不同蛋白酶水解鱼肉蛋白,筛选出最佳水解用酶为动物蛋白水解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根据Box-Ben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选择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大的四个因素(水解时间、水解温度、加酶量、料液比)做响应面优化实验,以齐口裂腹鱼肉的水解度为响应值建立数学模型,依据回归分析各因素的影响和交互作用,得出齐口裂腹鱼肉水解最佳工艺条件为:水解时间为4.5h,水解温度为54℃,加酶量为5080U/g,料液比为1∶3.2(g/mL),pH为8.0,在此条件下做验证实验,得到水解度为13.67%,与理论预测值13.33%相比,其相对误差约为2.55%。响应面法优化齐口裂腹鱼肉水解工艺能为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2.
83.
以乳糖酸生产菌Rsoultella terrigena Y20为实验菌株,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Plackett-Burman实验和BoxBehnken实验设计,采用响应面法建立土生拉乌尔菌Rsoultella terrigena Y20的发酵培养基优化模型。得到的最优产乳糖酸培养基为:乳糖110.28g/L,蛋白胨19.00g/L,硝酸铵3.00g/L,MgSO40.625g/L,K2HPO41.25g/L,KH2PO41.0g/L,NaCl 0.625g/L,pH7.5。经实验验证,在此条件下,乳糖酸的产量可达102.614g/L,转化率为93.05%,比优化前的93.84g/L提高了9.35%。 相似文献
84.
85.
为了高效制备玉米寡肽,本实验对玉米蛋白粉进行超声预处理,以寡肽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复合蛋白酶、碱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6种蛋白酶对其进行水解,筛选出碱性蛋白酶为制备玉米寡肽的最适水解用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分析确定制备玉米寡肽的最适工艺条件为:加酶量2660U/g、底物浓度8.0g/100mL、反应温度57.0℃、反应pH为9.0、反应时间3h。在该条件下制备的玉米酶解产物的寡肽得率为34.34%±0.22%,与理论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在±1%以内。 相似文献
86.
研究了创伤弧菌优化培养的方案,用以提高该菌的检出率。利用Design-Expert软件中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原理,设计一组3因素3水平实验,通过响应曲面分析,得到优化培养参数为:含盐量3.65%,pH6.75,培养温度37.00℃,在该条件下培养液的OD595nm为0.520。利用创伤弧菌优化培养条件对市售海产样品进行了培养,并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对样品进行快速检测,且该菌的检出率高达23.3%。结果表明:应用本实验的优化培养方案、PCR法能快速有效检测水产品中存在的创伤弧菌。 相似文献
87.
采用中温α-淀粉酶酶解甘薯片中的甘薯淀粉以降低甘薯淀粉含量。应用响应面法优化酶解条件,并将获得的最佳酶解条件应用于甘薯压差膨化工艺中,目的在于获得一种效果较好的甘薯压差膨化工艺。响应面法优化中温α-淀粉酶酶解甘薯片中淀粉的最佳酶解条件是:料液比1∶4,pH为6.3,酶解温度66℃,酶解时间60min,酶添加量为0.95%;甘薯压差膨化的工艺条件是:压力差0.4MPa,切片厚度为23mm,膨化温度100℃,停滞时间10min,抽空温度9095℃,抽空时间2h。在此条件下获得的甘薯脆片其品质高于未经酶解的甘薯脆片。 相似文献
88.
研究了热激处理和柠檬酸发芽介质对糙米的内源植酸酶活性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设计优化了热激处理条件。结果表明,随着热激时间的延长,糙米中植酸酶的活性逐渐升高,达到峰值后下降。利用中心组合响应面设计实验,预测并验证的优化的热激和浸泡条件为,热激温度50℃,热激时间30min,浸泡时间6h。以2mmol/L柠檬酸缓冲液(pH5.2)作为发芽介质,植酸酶活性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下降;发芽3d,植酸酶活性达到最高值(241.27U/kg),高于原料糙米(115.57U/kg)。本工艺提高了发芽糙米的内源植酸酶活性,为开发糙米食品中降低植酸和保持营养价值的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9.
采用Box-Behnken法对藤茶抗氧化活性的最优冲泡工艺进行设计。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抗氧化活性的评价指标,模拟日常实际冲泡条件,研究冲泡温度、冲泡次数、单次冲泡时间、料液比和水质对藤茶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进行响应面分析,对藤茶的冲泡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冲泡工艺选择为冲泡温度80℃,单次冲泡时间5.8min,料液比1∶56g/mL时,藤茶茶汤对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最高。本研究为更科学地饮用藤茶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0.
A systemic solution for radiation hardened design is presented. Besides,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have been carried out on the samples, and then the photoelectric response characteristic and spectral characteristic before and after the experiments have been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MOS image sensor with the radiation hardened design technique realized total-dose resilience up to 300 krad(Si) and resilience to single-event latch up for LET up to110 MeV·cm2/mg.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