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4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29篇
电工技术   23篇
综合类   135篇
化学工业   262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7篇
建筑科学   154篇
矿业工程   23篇
能源动力   27篇
轻工业   195篇
水利工程   78篇
石油天然气   7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6篇
一般工业技术   32篇
冶金工业   13篇
自动化技术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混凝浑液面沉速与混凝剂投加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黄河高浊度水混凝沉淀浑液面沉速与自然沉速之间的相关性,经过对实验数据进行线性回归提出了混凝过程中浑液面沉速与自然沉速、含沙量、PAM投加量之间的经验公式。运用该经验公式得出的浑液面沉速计算值与实测相对误差在0.43%~12.27%之间。  相似文献   
12.
次氯酸钠氧化法测定聚丙烯酰胺浓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能  房永  江勇 《工业水处理》2005,25(8):46-49
阐述了次氯酸钠氧化法(浊度法)测定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浓度的反应机理,研究了聚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次氯酸钠溶液浓度、反应时间对吸光度值的影响,针对大庆油田杏二中三元复合驱采出水中含有碱和表面活性剂、pH值高、黏度大、富集硫化物和亚硫酸根等特点,提出采用过硫酸铵一浊度法检测三元复合驱采出水中聚丙烯酰胺浓度。  相似文献   
13.
高浊度原水磁絮凝的分离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择高浊度原水(浊工=2000-2500,pH=5-6)为对象在自制的磁分离装置上进行磁絮凝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原水经磁絮凝以后,其出水浊度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原水流量、外加电流的不同能引起出水浊度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文章比较了微孔膜过滤法和活性炭吸附法在保健酒除浊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活性炭吸附法不适合保健酒的除浊,而且可能影响保健酒中的有效成分;微孔膜过滤法能有效除浊,且对有效成分、风味和色泽的影响较小,保健酒的静置时间也会影响除浊效果。保健酒粗滤后静置4周,然后用孔径为0.45μm醋酸纤维素膜过滤,除浊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聚合氯化铁混凝剂的电性及除浊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取共聚与复合两种制备工艺 ,加入稳定剂 (S) ,合成了具有不同碱化度 (B)的稳定的高浓度聚合氯化铁混凝剂 (PFC)。通过测定zeta电位对其水解物的电动特性进行了研究 ;通过对模拟悬浊水样的絮凝实验 ,对其除浊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 ,在pH >5的范围内 ,PFC比聚合氯化铝 (PAC)的zeta电位有所降低 ,PFC的zeta电位随pH的变化趋势与PAC也有所不同 ;PFC对模拟悬浊水样具有很好的除浊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线浊度快速分析的方法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散射光在线测量浊度的原理,基于间歇法测量方式,解决了现场浊度测量过程中气泡干扰的问题.结合C8051F020单片机新技术对检测信号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使电路设计结构简单,提高了仪器测量的稳定性.通过实验分析,结果表明相对误差不大于3%.  相似文献   
17.
絮凝沉降性能是河湖疏浚淤泥资源化处理中重要且未完善的研究课题。以武汉沙湖、官桥湖及南湖3种淤泥为研究对象,通过沉降筒试验,利用清浑交界面沉降速度和上清液浊度研究了粒径分布、初始含沙量及高分子聚合物对河湖淤泥絮凝沉降特性的影响规律,并探讨了沉降筒尺寸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河湖淤泥粒径越小,淤泥絮凝沉降越慢,上清液浊度越小;随初始含沙量的增加,河湖淤泥整体沉降速度变小,但当初始含沙量增加到一定值后,初始含沙量的影响作用开始变弱;高分子聚合物会促进河湖淤泥絮凝沉降;沉降筒尺寸虽然对试验结果略有影响,但对于分析河湖淤泥絮凝沉降特性无较大影响。研究河湖淤泥絮凝沉降特性对于河湖通航、蓄洪、水质修复、疏浚淤泥的处理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within the wetted‐perimeter of rivers, referred to as in‐stream construction, are prevalent economically and environmentally motivated activities having direct interactions with sensitive lotic environments. Currently, there is a paucity of research related to in‐stream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and their effects on aquatic ecosystems. In‐stream construction‐induced suspended sediment may result in harmful effects to aquatic flora and fauna. Regulatory frameworks worldwide focus primarily on concentration, with limited consideration for duration and no consideration for spatial extents of suspended sediment exposures. This research develops theoretical concentration, duration, and spatial extent exposure risk relationships for riverine ecosystems to demonstrate the influence of each mechanism during typical in‐stream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To reduce exposure risk, concentration and duration may be considered pragmatically, based on anticipated activity characteristics and site conditions. Spatial exposure characteristics are important to consider, as illustrated by our finding that activities located near the channel centerline may result in greater exposure risk than similar activities conducted near the streambank. Current regulatory frameworks worldwide do not sufficiently consider all exposure risk mechanisms present during in‐stream construction‐induced suspended sediment releases, possibly inhibiting efforts to reduce adverse environmental effects. This research improves our understanding of suspended sediment in lotic environments and may help environmental managers better evaluate and manage in‐stream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19.
两步计算模式下的三门峡水库异重流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 要:针对传统的水深平均异重流模型在实际应用中获取上游边界条件的困难,提出了两步计算模式下的水库明流与异重流耦合模型。浑水明流段与异重流段交替运算,利用潜入点弗汝德数与体积比含沙量的关系作为判别条件确定异重流段的上游边界位置与相应水沙条件,在设置下游边界条件时使用极限吸出高度公式计算异重流出流流量。采用该模型计算了三门峡水库两次异重流的形成、发展与消退全过程。模型预测的异重流潜入位置与观测结果一致,对库区内三个监测断面的异重流到达时间做出了较为准确的预测。计算的清浑水层交界面高程和含沙量过程与实测结果相符,模拟结果反映出浑水水库发生时异重流排沙效率降低的现象。因此该模型可用于水库异重流过程模拟和排沙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20.
在20~70℃之间,用浊点法测定了磷酸三丁酯在水、盐酸和硫酸溶液体系中的溶解度.水在TBP-煤油有机相中的溶解度D(H2O)是TBP在水中溶解度δ的60倍;随着温度升高纯TBP和煤油稀释的TBP在水相中的溶解度δ都增加,符合Apelblat溶解度模型,即纯TBP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lgδ=3.509 4-1 328.31/T;用煤油稀释TBP可以降低TBP在水相中的溶解度δ;随着盐酸和硫酸的浓度的增加,纯TBP在酸液中的溶解度也增加,盐酸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