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98篇 |
免费 | 189篇 |
国内免费 | 20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87篇 |
综合类 | 320篇 |
化学工业 | 1123篇 |
金属工艺 | 182篇 |
机械仪表 | 45篇 |
建筑科学 | 43篇 |
矿业工程 | 93篇 |
能源动力 | 16篇 |
轻工业 | 148篇 |
水利工程 | 2篇 |
石油天然气 | 82篇 |
武器工业 | 14篇 |
无线电 | 225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761篇 |
冶金工业 | 175篇 |
原子能技术 | 18篇 |
自动化技术 | 5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6篇 |
2023年 | 110篇 |
2022年 | 152篇 |
2021年 | 152篇 |
2020年 | 147篇 |
2019年 | 187篇 |
2018年 | 86篇 |
2017年 | 142篇 |
2016年 | 130篇 |
2015年 | 154篇 |
2014年 | 233篇 |
2013年 | 203篇 |
2012年 | 209篇 |
2011年 | 206篇 |
2010年 | 189篇 |
2009年 | 170篇 |
2008年 | 154篇 |
2007年 | 159篇 |
2006年 | 108篇 |
2005年 | 89篇 |
2004年 | 84篇 |
2003年 | 77篇 |
2002年 | 43篇 |
2001年 | 18篇 |
2000年 | 33篇 |
1999年 | 18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6篇 |
1987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本文选用共沉淀法和水热法制备的BaTiO3粉体,在1200 ̄1320℃/1小时的条件下吉BaTiO3陶瓷。测定了BaTiO3陶瓷的密度、ε ̄T特性等,并用SEM或TEM电镜观察BaTiO3粉体的特征和讨论了两种BaTiO3陶瓷的介电特性。 相似文献
53.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氧化镨(Pr6O11)纳米材料,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所制备微结构的形貌、化学组分和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Pr6O11颗粒多为边长(280±42.9) nm的正四面体纯相纳米结构。制备了基于Pr6O11纳米材料的气体传感器,并测试了其对环己酮的气敏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最佳工作温度(约240℃)下,Pr6O11气体传感器对体积分数为5×10-5的环己酮的响应度可达10.5,响应和恢复时间分别为35和74 s。同时,随着检测环境相对湿度的增加,Pr6O11气体传感器的响应度有所下降,但仍然具备良好的环己酮检测能力,证明其在复杂环境中低浓度环己酮检测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54.
55.
微波水热合成法是新型的纳米粉体材料制备方法,它与常规水热法相比,反应时间更短、反应温度更低,并且微波的非热效应影响产物晶型的形成。立方相氧化钇稳定氧化锆(YSZ)陶瓷材料是制作氧传感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及高温湿度传感器等多种功能元器件的核心原材料。采用可程序化控制的MARS-5微波消解仪实现了微波水热合成,反应温度100~120℃,反应时间1~5h,在强碱环境下制备氧化钇稳定氧化锆纳米粉体,而常规水热法制备氧化锆的温度一般为190~250℃。采用X射线衍射、热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温度、时间、pH和Y2O3含量对产物粒度和晶型的影响,使用了Rietveld方法进行定量分析、粒度计算。结果显示,与常规水热法相比,微波水热法不仅缩短了反应时间,并且影响产物的结构组成。分析表明,微波加速反应的机理可以用晶粒旋转驱动的晶粒聚合解释,而微波的介电加热效应,微波离子传导损耗等是加速化学反应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6.
本文利用水热法成功合成了小粒径(~ 5 nm)锐钛矿/金红石混相TiO2,通过XRD,TEM表征研究了水热反应前的熟化温度和熟化时间对TiO2的晶相、相组成和颗粒尺寸的影响。我们发现通过简单地改变熟化温度及时间能够可控调节样品中锐钛矿与金红石的含量。更重要的是,合成的混相TiO2样品中,锐钛矿与金红石的粒径都很小。以对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为目标反应,评价混相TiO2粉体的光催化活性。通过表面光电压谱的分析可以发现,TiO2样品中锐钛矿与金红石异相结的形成增强了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分离效率,从而使混相样品的光催化活性明显优于纯相锐钛矿。此外,我们发现,锐钛矿含量为83%、金红石含量17%的TiO2样品展现了最高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57.
58.
无机材料纳米枝杈晶的合成成为最近几年纳米材料合成的热点之一。以Ti(SO4)2和Sr(NO3)2为原料,以KOH为矿化剂,在没有采用任何模板和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首次采用水热法在0.1mol/LKOH200℃保温4h条件下成功制备出了SrTiO3枝杈晶。用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对制备出的产物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水热反应初期,首先生成了大量的直径约为5nm的TiO2纳米球形颗粒,随着反应的继续进行,TiO2纳米颗粒逐渐减少直至消失,最终得到SrTiO3枝杈晶。所采用的水热合成方法可以用来合成其他钙钛矿氧化物,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纳米枝杈晶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59.
单模微波水热控制合成PbS纳米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Pb(NO3)2、生物小分子L-半胱氨酸为原料,在室温下生成前驱体,然后采用单模微波水热法在150℃下反应1h,制备出四方形的PbS纳米晶,考察了Pb(NO3)2与L-半胱氨酸的物质的量比对产物形貌的影响。采用XRD和TEM对产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Pb2+与L-半胱氨酸的物质的量比增大,纳米PbS颗粒变小,四方形结构越来越明显。初步讨论了PbS纳米粒子的形成机理。形成机理可能为:首先L-半胱氨酸通过巯基直接和Pb2+结合形成白色前驱沉淀,然后该前驱沉淀在一定温度和时间内热分解形成四方形PbS纳米晶,增大L-半胱氨酸在前驱体中的比例,由于存在阻碍作用,导致PbS小晶粒不能快速聚集而结晶生长,而有利形成四方形的纳米PbS。 相似文献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