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674篇 |
免费 | 1585篇 |
国内免费 | 129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29篇 |
综合类 | 1885篇 |
化学工业 | 9563篇 |
金属工艺 | 1446篇 |
机械仪表 | 281篇 |
建筑科学 | 503篇 |
矿业工程 | 512篇 |
能源动力 | 181篇 |
轻工业 | 4288篇 |
水利工程 | 31篇 |
石油天然气 | 1685篇 |
武器工业 | 130篇 |
无线电 | 880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5437篇 |
冶金工业 | 932篇 |
原子能技术 | 231篇 |
自动化技术 | 13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4篇 |
2024年 | 500篇 |
2023年 | 902篇 |
2022年 | 1090篇 |
2021年 | 969篇 |
2020年 | 977篇 |
2019年 | 823篇 |
2018年 | 447篇 |
2017年 | 562篇 |
2016年 | 662篇 |
2015年 | 705篇 |
2014年 | 1334篇 |
2013年 | 1141篇 |
2012年 | 1383篇 |
2011年 | 1448篇 |
2010年 | 1367篇 |
2009年 | 1487篇 |
2008年 | 1618篇 |
2007年 | 1513篇 |
2006年 | 1359篇 |
2005年 | 1322篇 |
2004年 | 1266篇 |
2003年 | 962篇 |
2002年 | 794篇 |
2001年 | 724篇 |
2000年 | 620篇 |
1999年 | 466篇 |
1998年 | 382篇 |
1997年 | 329篇 |
1996年 | 273篇 |
1995年 | 244篇 |
1994年 | 190篇 |
1993年 | 150篇 |
1992年 | 159篇 |
1991年 | 127篇 |
1990年 | 104篇 |
1989年 | 69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3篇 |
1951年 | 3篇 |
194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62.
63.
64.
65.
66.
67.
选择四种粒度的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5、40、60、100nm)在500~900℃之间进行煅烧,制备了一系列二氧化钛催化剂。对亚甲基兰的光催化降解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煅烧是可以提高纳米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活性,650℃时煅烧的二氧化钛光催化效果最好。四种粒度的纳米二氧化钛对比分析结果表明6 5 0℃时6 0n m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68.
在“漏溢同存”复杂井筒建立有效段塞以屏障阻隔油气上移通道,能为堵漏压井、起下管柱等钻井、完井作业提供安全时间。基于水化胶凝和树脂交联固化理论,设计一种利用地层温度和流体碱度激发硬化反应的可固化凝胶段塞工作液体系,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可固化凝胶段塞工作液的流变参数设计合理,具有良好的剪切稀释性能、可泵送性能及沉降稳定性能。(2)该工作液的适用密度范围1.4~2.0 g/cm3,抗温可达140℃,调整激活剂的用量可实现稠化时间大于3.0 h,满足泵注、顶替等施工要求。(3)该工作液固化段塞的孔隙度为2.1%~3.5%,气测渗透率为0.0 032~0.0 045 mD,在?177.8 mm金属管内承压达1.5 MPa/m,表明固化后的段塞致密、与金属内壁胶结紧密,因而封隔气窜能力强。(4)固化段塞的抗压强度,与该工作液的恒温养护时间及体系密度呈正相关,在温度不超过140℃时,抗压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温度超过140℃后,抗压强度降低,分析其原因为高温下形成的微裂缝和微孔隙所致。(5)初步现场试验表明,该工作液体系固化后形成的凝胶段塞,有效地降低了... 相似文献
69.
70.
采用自稳定分散聚合法,制备了粒径在20nm左右、粒径分布均匀的球形丙烯酸酯类反应性微凝胶;同时研究了其对环氧树脂/间苯二胺(MPDA)体系的增韧效果.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丙烯酸酯类反应性微凝胶在室温下呈橡胶态;它是环氧树脂/MPDA体系的一种有效增韧荆,增韧效果受其用量、官能团种类及用量的影响;含有环氧基团的微凝胶颗粒,增韧效果最好,而且提高了环氧树脂的热性能:带有环氧基团的微凝胶颗粒用量越大,或丙烯酸酯类微凝胶中环氧基团的摩尔分数越高,对环氧树脂的增韧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