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606篇 |
免费 | 375篇 |
国内免费 | 206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90篇 |
综合类 | 475篇 |
化学工业 | 370篇 |
金属工艺 | 541篇 |
机械仪表 | 854篇 |
建筑科学 | 520篇 |
矿业工程 | 708篇 |
能源动力 | 117篇 |
轻工业 | 925篇 |
水利工程 | 615篇 |
石油天然气 | 112篇 |
武器工业 | 28篇 |
无线电 | 75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494篇 |
冶金工业 | 1031篇 |
原子能技术 | 31篇 |
自动化技术 | 112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8篇 |
2023年 | 181篇 |
2022年 | 206篇 |
2021年 | 274篇 |
2020年 | 221篇 |
2019年 | 158篇 |
2018年 | 79篇 |
2017年 | 159篇 |
2016年 | 169篇 |
2015年 | 260篇 |
2014年 | 568篇 |
2013年 | 370篇 |
2012年 | 465篇 |
2011年 | 508篇 |
2010年 | 464篇 |
2009年 | 531篇 |
2008年 | 545篇 |
2007年 | 414篇 |
2006年 | 396篇 |
2005年 | 403篇 |
2004年 | 375篇 |
2003年 | 367篇 |
2002年 | 284篇 |
2001年 | 210篇 |
2000年 | 205篇 |
1999年 | 179篇 |
1998年 | 150篇 |
1997年 | 115篇 |
1996年 | 137篇 |
1995年 | 110篇 |
1994年 | 99篇 |
1993年 | 95篇 |
1992年 | 116篇 |
1991年 | 85篇 |
1990年 | 102篇 |
1989年 | 81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6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通过现场实测和模型实验,对紧贴强热源周围区域温度分布进行研究。实测和实验研究表明强热源周围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沿高度线性增加。建立数学简化模型,推导出了紧贴热源周围自然对流空气卷吸量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82.
为了使得钢结构的性能与用钢量比达到最优,前人对槽型钢的截面尺寸优化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研究。但是,涉及卷边角度的优化特别是偏心受压工况下的优化分析却很缺乏。以Yao-Teng偏心受压计算公式,结合遗传算法,以冷弯卷边槽钢柱偏心受压为例,将槽钢卷边角度与偏心距作为设计变量,寻找在不同偏心距受压情况下,达到最大畸变屈曲临界应力的卷边角度。基于有限条分析程序,对两端简支与两端固支情况下不同截面尺寸构件的畸变屈曲临界应力进行了计算分析,最终得出不同偏心距受压下统一的最优卷边角度。为了方便工程设计人员设计时参考,建议卷边角度统一取为100°。 相似文献
83.
84.
本文在论述鲁西旋卷构造构成的各水文地质单元及其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合本类型、岩性特征、富水性,阐明了鲁中南山区各岩石类型的含水特征。 相似文献
85.
对保定市老城区排水管道改造的必要性做了简单的论述,并对改造中出现的“倒虹吸”现象做出了分析,阐述了“倒虹管”对排水系统的影响,并提出了如何避免出现“倒虹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86.
环境监测数据归档组卷与监测频次及形成的数据资料数量有关。早期监测点位、项目、频次少,以综合卷归档,随着监测点位、项目、频次的增加,已采用分类按监测项目类别组卷进行归档。针对监测数据资料存在的问题,实施整改措施,使监测档案质量符合要求,并得到省级环保部门和市城建和档案部门的认可。 相似文献
87.
88.
《钢结构》2012,(6):80-81
对直接强度法(DSM)进行改进,以计算局部/畸变屈曲相互作用下卷边槽钢柱的极限强度。首先,采用壳体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薄壁构件的几何特性和材料的非线性特性,并简单描述该分析过程的主要内容。利用该方法建立卷边槽钢柱的极限荷载"数据库",以用于改进和评估DSM设计方法。其次,简要回顾了当前计算局部和畸变作用下柱破坏时承重能力的DSM表达式,特别是考虑局部和畸变交互作用的方法。此外,研究了两种边界条件下(铰接和固接)局部/畸变屈曲相互作用下几何尺寸不同的276根卷边槽钢柱的极限荷载,给出ABAQUS软件的参数研究结果,并对其进行了讨论。最后,将这些极限强度数据与DSM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DSM计算局部/畸变屈曲交互作用时需考虑某些特性。 相似文献
89.
新型卷边钢板组合截面PEC柱(弱轴)滞回性能足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薄壁钢板组合截面PEC柱的研究成果,为更好满足受压构件双向等刚度原则和进一步改善薄壁钢板组合截面PEC柱的力学性能,提出采用翼缘卷边和设置外拉结板条的新型卷边钢板组合截面PEC柱。对变化拉结板条间距的3个卷边钢板组合截面PEC柱(弱轴)足尺试件在恒定轴压下进行水平循环荷载的滞回性能试验。观察记录了各试件加载过程中钢板组合截面翼缘局部屈曲和混凝土裂缝开展与压溃现象,得到试件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根据试验结果分析试件的承载力、抗侧刚度、构件抗震延性与耗能、变形规律和破坏模式等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试验卷边PEC柱试件充分发挥了薄板局部屈曲后性能,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与耗散地震能的双重功效;构件的破坏模式为柱脚部位卷边钢板组合截面翼缘局部屈曲区域不断增加,柱脚混凝土压溃面积加大和拉结板条屈服。研究进一步丰富了PEC柱研究成果,为PEC组合柱设计规范的制订和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0.
为推动再生类混凝土在结构工程尤其是工业化建造中的应用,结合实际工程中常用的倒"T"型板构件,提出一种预制层为钢纤维再生类混凝土、现浇层为普通混凝土的叠合板(半再生-半普通混凝土叠合板),并开展了3块足尺叠合板和3块足尺预制底板试件的静载受弯试验及双面剪切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了该类叠合板与普通混凝土叠合板及预制底板受力性能异同,研究了其承载力、变形特征以及不同混凝土材料所形成的叠合面协同工作性能。结果表明:半再生-半普通混凝土叠合板与普通混凝土叠合板受弯破坏过程类似,均经历了弹性、弹塑性及破坏三个阶段,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且叠合面黏结良好,均未出现脱离、空鼓及滑移等现象,具有良好的协同工作性能,可满足一般民用建筑荷载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